京東外賣騎手高薪策略。
清晨六點半的北京國貿商圈,剛完成晨會的外賣騎手張磊迅速跨上電動自行車,車尾保溫箱上醒目的京東小時達標志在朝陽下泛著熒光。這位從美團轉投京東的騎手算過一筆賬,每天跑夠70單,每單按9元計算,加上每月1200元的全勤補貼,月底收入輕松突破14000元。這串數字像磁石般吸引著同業者。
達達騎士APP后臺數據顯示,平臺注冊騎手數量在薪資方案公布后48小時內激增2.3萬人,其中38%來自競品平臺。在杭州文三路配送站,站長王浩正忙著調試新到的30輛定制版電動自行車。這些裝備智能溫控系統的車輛,每輛采購成本比普通車型高出40%,卻能將配送時效提升15%。
京東為每位全職騎手每月支出的1634元社保費用,正在財務系統里形成持續擴大的紅色數字。以首批2萬名全職騎手計算,僅社保支出每月就高達3268萬元,但真金白銀的投入正轉化為市場勢能。
深圳科技園站點上線首周日均訂單從37單暴漲至4100單,配送半徑從3公里擴展到8公里仍無法完全消化激增需求。上海陸家嘴商圈的數據更令人咋舌,某輕食連鎖品牌接入京東外賣后,單店日訂單量從美團端的150單飆升至2700單,配送準時率維持在98.6%的高位。這種爆發式增長正在重構行業版圖--京東。
外賣依托近20萬入駐商家形成的服務網絡,已將生鮮、藥品等即時配送品類占比提升至37%,而美團同期該項數據為28%。但在南京新街口,某奶茶店老板陳女士正對比著兩家平臺的抽成比例,京東目前收取15%服務費,比美團低5個百分點。但不知道這種優惠能持續多久,財務總監們則在算另一本賬。
參照美團每單7.2元的平均配送成本,京東當前每單8-10元的騎手報酬,意味著更大的成本壓力。不過京東物流CFO單蘇在內部會議中透露,通過將倉儲資源與即時配送網絡打通,使前置倉到消費者的平均距離縮短1.8公里。這項優化每年可節省9.2億元運輸成本。這種倉配一體化模式正在39個城市快速復制。鄭州航空港區的智能倉儲中心數據顯示,融合京東到家訂單后,單個倉的坪效提升了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