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城市發展進程中,垃圾處理一直是嚴峻挑戰。廣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千年商都,也曾面臨“垃圾圍城”的難題。然而,我們的環保工匠、綠色循環的設計師,通過自主創新的技術革命等多維度探索,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破局之路。以“新質”為筆,為羊城繪就一幅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宏大綠色畫卷。
這次,清氣團走進廣州環投的標桿項目——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實地探尋資源循環帶來的無限可能。
全球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清潔焚燒發電項目
從廣州市區出發,一路向東,沿著廣園快速路行駛約30公里,就能到達廣州市黃埔區福山村。
這里曾是一片荒蕪的山地,如今卻崛起了一座全球領先的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廣州市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同時也是一個以固體廢棄物處理為主題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在這里,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危廢處置、污水處理等項目協同運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垃圾不再是城市的負擔,而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園區占地約1600余畝,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固廢處理能力超過1萬噸
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廣州市面臨著垃圾處理的巨大壓力,垃圾填埋場不堪重負,庫容嚴重告急。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廣州市政府高瞻遠矚,規劃布局五大循環經濟產業園,先后推進一、二期項目建設,一場前所未有的“垃圾革命”逐漸進入高潮。
按照規劃,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由資源熱力電廠、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爐渣綜合利用廠、飛灰資源化處理廠、危廢處理廠及公用配套工程等部分組成。其中,資源熱力電廠日處理能力達8000噸(生態環境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平臺確認處理能力為9900噸每日),在全球垃圾清潔焚燒行業中,日處理規模處于領先位置。
同時,園區還包含生物質綜合處理項目日處理能力為3420噸,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6950噸,爐渣廠日處理能力2000噸,醫廢處理廠日處理能力60噸。
福山已經成為全球日處理規模領先的綜合垃圾無害化產業園區之一
福山一、二期項目及南沙、花都、增城、從化項目的先后建成,廣州日處理垃圾提升至3萬噸,市民無不拍手稱贊。同時,廣州環投的七大循環經濟產業園,也助力廣州在全國超大城市中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為今后的“廣州樣板”“環投方案”應用至廣東、湖南、山西、西藏等地,夯實了堅實的基礎,讓“中國智造”的綠色基因走向世界。
“雙脫酸+雙脫硝+污水回用零排放”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極致環保
福山項目的資源熱力電廠,是生活垃圾處理的核心項目之一。
這里采用先進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每天來自廣州東部的生活垃圾,會通過垃圾收運車運達電廠的卸料平臺。一般來說,垃圾投放進垃圾儲坑后會存放5到7天,經過干燥和發酵工序,會產生滲濾液。隨著滲濾液被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就會變成再生水,經過檢測達到城市雜用水標準,可實現在園區內循環利用。
而發酵好的垃圾,通過垃圾抓斗投送進爐膛焚燒,爐膛內溫度保持在850攝氏度以上,經過烘干、點燃、燃燒、充分燃燒、燃燼五個階段,最終產生20%左右的爐渣,這些爐渣被制成環保磚,用于市政道路鋪設和花臺建設。
焚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余熱回收鍋爐將水轉化為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轉動,產生電能。
2024年,福山園區焚燒處理垃圾超過220萬噸
垃圾滲濾液和其他污水,通過高濃度污水處理工藝和低濃度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后出水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要求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標準中道路清掃、城市綠化和車輛沖洗標準較嚴值后作中水回用,實現零排放。
除了道路清掃、城市綠化,再生水還可以用于養魚,圖為福園魚池
生物柴油、沼氣助燃、周邊供熱垃圾處理行業的全能王
福山項目不僅處理其他垃圾,還同時處理餐廚垃圾、危廢、醫廢、爐渣等多種廢棄物,儼然成為全能型的垃圾處理項目。
餐廚垃圾的提油率約為2%,園區每日處理大量餐廚垃圾,提取的油脂成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原本棄之如履的垃圾,變身清潔能源。
生物質綜合處理廠
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渣及篩上物則運至生活垃圾電廠焚燒處置,跟其他垃圾同樣經過發酵和焚燒發電,進一步實現減量化和資源化。
園區內的生物質綜合處理廠二期生產的沼氣,用于垃圾焚燒爐的助燃風加熱,既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也節約了大量的外購燃料成本。
同時,福山項目還向園區周邊企業提供供熱服務(主要為生物質一期、生物質二期及醫廢處置設施),年供蒸汽約5萬噸,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綠色動力。
香濃咖啡背后的點點科技之光
福山有一個中外來賓必打卡的觀光點,參觀者乘坐福山觀光電梯,沿著巨大的煙囪,爬升到福山最高點---環保明珠。大家一邊觀賞著廣州東部的美景,一邊品嘗著噴香的手磨咖啡時,所有的參觀者都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割裂感——這里怎么可能,是那個剛剛參觀完的、儲坑里堆積如山的垃圾焚燒廠?平常我們聞到的垃圾氣味去哪里了?
環保明珠觀光塔海拔高度262.5米,這里的觀景平臺可以鳥瞰福山
科技賦能的“智慧大腦”,部署全球首個垃圾焚燒車間巡檢機器人
在福山項目內,系統智能化領域不斷實現創新,引入人工智能輔助垃圾焚燒、機器人車間巡檢、無人自動抓斗等先進技術。
這得益處于建設人員在設計福山之初,經過無數次的技術推演:工程師們將關注點放在垃圾的接收、儲存、預處理等關鍵區域,通過強化密封管理,增加鍋爐一二次風壓,確保垃圾儲存空間保持足夠負壓,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得到有效收集與處理。同時采取加強通風換氣、放置活性炭等手段來進一步調節生產區域的氣體構成。
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對項目園區的里里外外,長期進行例行性環境監測,監測項目包括鉛、鎘、汞、氯化氫、氨、硫化氫、甲硫醇、氣體濃度等。一份份報告結果均顯示,園區周邊環境空氣各項指標均長期達標。
此外,在福山電廠車間內,一只“電子壁虎”,穿行在軌道上,完成多種安全監測工作,這是廣州環投引入的新型智能巡檢機器人,也是目前國內乃至全球第一個引入垃圾終端處理應用的巡檢機器人。它同時對車間的室內環境質量,進行氣體監測、圖像采集、超溫監測、粉塵感知等多功能巡檢任務,并且能夠實現對各類管道、設備是否出現異常、室內是否存在有害氣體泄漏等多項任務的在線巡檢。
這就是為巡檢人員增加了一雙“千里眼”!
站在新的起點,廣州環投集團瞄準更高更遠的目標,將深化產學研融合,研發磁懸浮霧化器等新一代技術,推動垃圾焚燒向數智化、綠色化升級。以“技術+運營”模式拓展“一帶一路”市場,讓中國方案惠及全球。
自2020年對外開放以來,福山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接待社會公眾約9萬人,近2500批次,接待省部級領導10余人,外事接待涵蓋亞、非、歐、北美、南美五大洲,包括20余個國家及地區,約800人次。
多次接受新華社、央視等媒體采訪,積極傳播環保理念,推動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廣州環投,福山項目的成功經驗正從廣州輻射全國乃至全球,被多國譽為“綠色發展教科書”。
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是廣州人用智慧和勇氣書寫的一部“變廢為寶”的傳奇。讓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在垃圾處理的全球考場上,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
后記:本期稿件是中華環保聯合會發起、清氣團深度參與調研和撰稿的《垃圾焚燒的中國方案》系列稿件第三期。
中國垃圾清潔焚燒產業開創的“清潔、高效、兼容、和諧”的垃圾處置方案,實現了低成本、高質量地生活垃圾處理,協同處置城市固廢,并做到了與人與物與環境的和諧相處。
基于此,中華環保聯合會發起《垃圾焚燒的中國方案》一書編撰和出版工作,并邀約清氣團聯合參與相關工作,通過大數據篩查和行業推薦,選取垃圾清潔焚燒的中國案例和中國典型垃圾清潔焚燒企業,通過標桿總結經驗和成績,樹立全球垃圾治理的“中國奇跡”形象,給全球垃圾清潔焚燒提供一個先進可行的參考借鑒樣本,以服務中國垃圾清潔焚燒產業的出海。
為了《垃圾焚燒的中國方案》一書編撰和出版嚴謹性,清氣團通過從前期大數據模型篩查,基于356個優于歐盟2010環保標準的項目群,優選了40家優秀企業和50個優秀項目入圍案例庫,將通過陸續的實地走訪和專家團評審,最終選取入圍的典型企業和典型項目案例,同時還將相關項目案例,率先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