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的“北緯28°密碼”
在四川盆地北緯28°的U形釀酒帶上,赤水河與長江交匯處的生態(tài)優(yōu)勢,孕育了全球最密集的優(yōu)質白酒產區(qū)。這里誕生了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舍得、水井坊等“六朵金花”,構成了中國白酒產業(yè)的半壁江山。2024年,川酒總營收占全國52%,利潤占比34%,幾乎每兩瓶白酒中就有一瓶來自四川。
然而,在行業(yè)產能過剩、消費迭代、品類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川酒如何突破內卷化競爭?
01 頭部酒企的“江湖座次”與產品對標
五糧液:濃香之王的“多糧密碼”
作為川酒“頭象”,五糧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配方為根基,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679.16億元,穩(wěn)居行業(yè)第二。其核心產品“普五”占據千元價格帶,而低度化戰(zhàn)略下推出的39度、45度產品,則瞄準年輕消費群體。2025年,五糧液計劃通過“陳年酒價值體系”和年輕化專項行動鞏固高端市場,同時布局低度酒體研發(fā),以應對“少喝酒、喝好酒”的趨勢。
瀘州老窖:單糧濃香的“窖池霸權”
瀘州老窖憑借“國窖1573”躋身高端陣營,2023年中高檔酒毛利率達92%,僅次于茅臺。其單糧濃香工藝(僅用高粱)與五糧液形成差異化競爭。數字化轉型是瀘州老窖的殺手锏——黃艤釀酒生態(tài)園和“燈塔工廠”將優(yōu)質基酒產能提升至10萬噸,智能化包裝中心實現質檢標準行業(yè)領先。2025年,其戰(zhàn)略重心轉向“消費者思維”,強調與年輕用戶對話,通過情緒價值創(chuàng)造搶占心智。
郎酒:醬香陣營的“赤水河突圍”
作為“六朵金花”中唯一的醬香品牌,郎酒以青花郎對標茅臺,2024年回款與出貨量雙創(chuàng)新高。其戰(zhàn)略聚焦“醬香高端、兼香大眾”,砍掉濃香品類,依托赤水河左岸的糯紅高粱與溶洞儲酒打造稀缺性。小郎酒(兼香型)則以低度化、小劑量切入年輕市場,2024年銷售額逆勢增長。
劍南春:文化賦能的“次高端之王”
水晶劍南春牢牢占據400-600元次高端價格帶,憑借“唐文化”IP和三星堆聯(lián)名文創(chuàng)產品開辟增量市場。其窖池歷史超1500年,古法釀造工藝疊加數字化生產,2024年營收突破200億元。面對存量競爭,劍南春選擇“提價值”而非“找藍海”,通過文化附加值提升品牌溢價。
舍得與水井坊:老酒與菌群的“差異化敘事”
舍得以“老酒戰(zhàn)略”突圍,六糧配方(比五糧液多一種大麥)和12萬噸老酒儲備是其核心競爭力。2025年,“老酒戰(zhàn)略2.0”將推動品牌提質與產品提價。水井坊則依托“一號菌群”和古窖池遺產,聚焦高端菁翠與井臺系列,贊助世乒賽、建設文化美學館,強化“精神消費”屬性。
02 市場反饋與銷量博弈:價格、渠道與消費者心智
價格優(yōu)先:從“量價齊升”到“價量齊升”
2024年,白酒行業(yè)總產量連續(xù)七年下滑,但川酒頭部企業(yè)通過“價格優(yōu)先”策略實現逆勢增長。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均強調“價在量先”,舍得甚至將口號改為“價量齊升”,通過數字化管控異地開瓶、嚴打竄貨,維護價格體系。
渠道變革:數字化與下沉市場的雙重引擎
瀘州老窖的“燈塔工廠”與五糧液全渠道數字化體系,推動供應鏈效率提升30%以上。同時,縣域經濟成為新戰(zhàn)場——郎酒瞄準鄉(xiāng)鎮(zhèn)市場“服務不充分”的空白,劍南春通過文創(chuàng)產品滲透年輕消費圈層,川酒集團則以“億萬消費券”激活經銷商信心。
消費者心智爭奪:從“口感”到“精神共鳴”
年輕化與女性消費群體成為關鍵變量。五糧液推出低度酒、聯(lián)名冰激凌;水井坊將白酒定義為“物化的精神產品”,通過文化美學館傳遞時代內涵;瀘州老窖則提出“與年輕人思維同頻”,布局情緒價值營銷。
03 戰(zhàn)略分野:川酒的“三條突圍路徑”
品類聚焦:郎酒的“減法哲學”
面對“醬酒熱”與“清香熱”沖擊,郎酒砍掉濃香品類,專注醬香高端化與兼香大眾化,以品類精簡實現資源聚焦。相比之下,五糧液、瀘州老窖則通過低度化、健康化延伸濃香邊界。
文化賦能:從歷史敘事到時代價值
劍南春的“三星堆聯(lián)名款”、舍得的《大國芬芳》詩樂舞劇、水井坊的世乒賽贊助,均試圖將文化IP轉化為品牌溢價。2024年四川省酒業(yè)協(xié)會啟動“川酒文化建設”課題,旨在構建統(tǒng)一的文化話語體系。
產業(yè)集群:從單打獨斗到“群象共舞”
川酒已形成“6+10+20+N”的產業(yè)梯隊,原酒聯(lián)盟與川酒集團整合中小酒企產能,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龍頭則通過技術輸出提升產區(qū)整體競爭力。
04 挑戰(zhàn)與未來:川酒的“高質增長命題”
盡管川酒占據半壁江山,但隱憂仍存:
品類單一性風險:濃香型占比過高,醬香、清香等品類沖擊下需強化抗周期能力。
國際化的短板:相比威士忌、葡萄酒的全球化滲透,川酒國際化仍處于起步階段。
年輕化落地難題:低度化產品尚未形成規(guī)模效應,如何平衡傳統(tǒng)客群與新興需求仍是考驗。
05 2025年,川酒的破局關鍵在于“價值重構”——從產能擴張轉向品牌升級,從價格競爭轉向文化競爭,從區(qū)域龍頭走向全球烈酒舞臺。正如瀘州老窖所言:“冬天的擔當必定贏得秋天的收獲”。
文圖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