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海,提到印度,很多人表示一臉嫌棄,“哎呀外企墳場嘛”,但其實人家的汽車工業起步比中國還早,而且至今也不差。目前全年銷量已經是世界第三了,僅排在中美之后。
而塔塔汽車就是絕對霸主。印度公路上每10輛車,就有7輛來自塔塔,它也是全球十大商用車制造商之一。所以塔塔還有個別稱——印度國民神車。
創始人拉坦·塔塔是印度最大財團塔塔集團的掌門人,他在2024年10月去世,曾引得印度舉國哀悼。印度總理莫迪盛贊他是一位有遠見的商業領袖,印度首富穆克什親自送行,美國前首富比爾·蓋茨也發文悼念他。因為,他的商業帝國塔塔旗下公司關系著印度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其地位堪比三星之于韓國。
說回“印度國民神車”塔塔汽車,它是如何一步步封神的?概括起來,三步走。
第一步,從商用到乘用。
1945年,印度獨立,那一年,塔塔汽車就成立了。
最早它并不做汽車,而是生產火車車廂和其他工業品。后面隨著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條件的提升,塔塔才開始造車。
1954年,塔塔推出了自家首款商用車,塔塔407型卡車。這款車皮實耐用、維護成本低,一上市就廣受好評。開門紅后幾十年,塔塔不斷擴充產品線,從輕型貨車到重型卡車,從公共汽車到拖拉機,幾乎覆蓋了印度商用車市場的各個角落。
到了90年代,印度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并開始推行經濟自由化改革,國民的出行需求開始旺盛起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塔塔把重心向乘用車轉移,并且成功打造了第一款小轎車,奠定了塔塔汽車的崛起之路。
其實在2000年之前,中國汽車工業也是主要集中在商用車領域,轎車、SUV、MPV等車型,還沒有樹立起大眾心智中的品牌感召力。2000年之后,中國GDP迅猛增長、消費力大幅提高、主機廠也開始從學習案例到成為案例,像長安、江淮、江鈴等等車企紛紛開始“商轉乘”,開拓了企業新的增長點。所以,對時代變化的感知力,有時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塔塔走的第二步,是開始專注造小車。
1998年,塔塔推出了首款在印度設計和制造的小型轎車——印迪卡(Indica)。印迪卡采用斜背式設計,外觀時尚、價格低廉,只賣五六萬人民幣一臺,上市后很快就接到10多萬臺的訂單。2002年,塔塔又給印迪卡做了改款,取名印迪戈(Indigo),光是這兄弟倆,一度就占到印度中小汽車市場1/4的份額。
2008年,塔塔又發布了一款號稱全世界最便宜的轎車Nano,差不多1.3萬人民幣一臺,又是一個大爆款。
為什么塔塔要死磕小車呢?
因為這符合國情。當時印度70%的人還沒解決溫飽,20%的人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老百姓只能買得起省油省心省錢的代步小車。
這也是在學習日本,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把全世界拖入了經濟危機,日本三菱抓住機遇,推出全新車型藍瑟(Lancer),定位家庭用車,主打一個省油,日本其他車企也快速跟進小車戰略,于是,完成了日系對美系的反超。
塔塔走的第三步,是國際化并購。
塔塔汽車真正被世界所了解,其實是源自于另外兩個豪華品牌,捷豹和路虎。
在2008年之前,捷豹和路虎還屬于福特。
但金融危機爆發后,福特自身難保,只能賣兒子。塔塔掏出23億美元,當了接盤俠。
塔塔雖然是造小車起家的,但并沒有改變捷豹和路虎的豪華路線。
塔塔給自己的定位是戰略投資者,只給錢不干涉。甚至直接承諾,捷豹路虎仍然是“立足英國的英國企業”。整個公司,只有餐廳里的咖喱有一點“印度味兒”。
金融危機過后,捷豹路虎滿血復活,尤其是專注在豪華SUV領域的路虎,而BBA當時的戰略重心是轎車,所以讓路虎鉆了空子。在中國,路虎極光一度要加價20萬,還得排幾個月的隊才能提車。
借助捷豹路虎,塔塔汽車才真正成為全球頭部車企。
當然,塔塔汽車也存在它的很多問題,比如捷豹路虎的品牌老化、新能源轉型失速、收購導致負債率過高等等,但它仍然是一堂鮮活的案例課。你認為塔塔有機會成為印度的大眾、比亞迪嗎?
作者 | 吳婷
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
[1] 塔塔汽車:“印度國民神車”如何煉成?.嘉賓商學.2024
[2] 塔塔汽車以510億美元市值躋身全球十大車企.中國經濟網.2024
[3] 同樣是收購,吉利的成功,印度塔塔是無法復制的.中國日報網.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