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皇子病危,太醫束手無策。此時,一鄉下郎中,手捧泥漿水,灌入皇子口中?;屎篌@呆:“混帳東西,竟敢欺辱皇子,拖走!”片刻,宋神宗大呼:“賞!重重有賞”。
這個不要命的太醫雖赫赫有名,但真的說出名堂來,可能除了醫學生以外,大多數的老百姓也是一頭霧水,但要是論起他的藥方來,那便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北宋著名兒科大夫錢乙,研制了流傳至今的六味地黃丸。
錢乙出生在山東,自幼喪母已經很不幸了,他卻還攤上了一個不靠譜的爹。他父親在他三歲的時候突然萌生了修仙得道,尋求長生不老藥的念頭,于是背著行囊,踏上船只,東游海上,一去不復返。
他走的倒是干脆利落,三歲的錢乙趴在自家的院子了里差點沒餓死。他也想不明白爹怎么說不要他就不要他了。后來的人也想不明白,你說你一個鄉村郎中也沒什么舍棄不下的錦衣玉食,萬里江山,好端端的找什么長生不老藥呢?
至于錢乙爹怎么想的,沒有人知道了,唯一能知道的就是錢乙這會沒爹了。
錢乙的姑姑嫁給了一個姓呂的郎中,夫妻倆心地善良,過日子有商有量的。姑姑聽說錢乙被遺棄,就跟丈夫商量著干脆將他收養了吧。他們家中尚有一個女兒,加上一個兒子這就算是湊成一個好字了,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趕,總歸是自己家的血脈,也不白養。
錢乙命還行,姑姑是個挺靠譜的人,一粥一飯的將他伺候長大成人。姑父經常出去給人家看診,有時候會帶著錢乙。那時候他就發現錢乙這小子似乎是天生的醫學圣體,特別能感同身受。
只要是誰家小孩有點毛病,他看到人家的臉色,就立刻身體上也和人家一樣難受,也跟著愁眉不展。
姑父一天就拿出了一本書給錢乙,認為如果他感興趣,就可以認真研習一下。
這本書說來也不尋常,這本書的作者是堯舜之臣,上古巫醫所寫的《顱囟方》,不過這本書至今已經失傳了。當時很多醫學者都沒有鉆研透這本書,沒想到卻在錢乙這個毛頭小子手里發揚光大,他竟參悟的分毫不差,運用自如。
古代兒科少有專業的人,因為小孩的病最難看。一是孩子五臟六腑脆弱,經不起下藥,稍有差錯就是萬劫不復。在一個小孩子不會講話,也很難講清楚,醫生無法分辨,不敢下癥。
錢乙呢有一個本領,就是看人家面色就知病在何處,可能是因為自己幼年的坎坷經歷,他對孩子格外有同情心。成年后的錢乙成了遠近聞名的兒科圣手,救了不少孩子的命,有兩個孩子年少時得他相助,成年后也都成了有名的大夫。
錢乙二十多歲的時候,姑父的壽數將近,他臨終時告訴錢乙:“我這如今走了,想要告訴你。人人都說你父親去世了,其實他沒有死,只是去找神仙一直沒回來,生死不明罷了?!?br/>錢乙對父親還有執念,告訴姑父:“既然如此,我要尋找我的父親,以盡孝道。我會給您養老送終,報答您的養育之恩?!?br/>姑父點點頭,不久后去世。
錢乙給姑父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不在于金銀花費多少,而是來送行的隊伍很壯觀。都是姑父生前所救治過的病人,還有錢乙救過的人,這對于一個醫者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結局。
姑父葬禮結束后,他又妥善的給姐姐也嫁了出去。
了卻了這一樁事,他才踏上尋找父親的路程。他父親東游,游到哪里誰也不知道。他就守著海邊,等待每一次適合出行的日子,一邊行醫一邊找爹。
找啊,找啊,一直找了好多年,往返五六次,終于得到了父親的消息。
他的爹到底漂洋過海的到哪了,不知道,反正被錢乙找到了。父子二人相認痛哭流涕,爹也沒有再娶也沒有子嗣,就跟著兒子回家養老了。
這一年錢乙也三十多歲了。父親跟著兒子過了七年,撒手人寰。
錢乙后來入宮成了御醫。他曾經給長公主治好過病,大家都知道這個民間來的大夫,有兩把刷子。
這一天,神宗的皇子渾身抽搐,眼瞅著要噶了?;实奂钡膱F團轉,要讓御醫提頭來見,但威脅也沒有用,治不好還是治不好。于是,大家就想起來錢乙這個人。
錢乙趕到的時候看了一眼,便立刻開了個藥方,熬了一碗黃泥湯子就要給皇子灌進去?;始夷哪芡?,自然一堆人阻攔,罵罵咧咧,給錢乙好一頓批評。
不過救人要緊,黃泥湯子灌進去后,這皇子一下子就好了,也不抽搐了,錢乙這才有功夫慢慢道出因由。
他說皇子病在腎,腎屬北方之水,根據中醫五行,土克水,應當用灶心黃土和藥熬下去。這黃土也不是隨便的黃土,應該是灶臺下反復燒過的灶底土,也常稱伏龍肝。
錢乙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無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