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李意章投稿:
前不久,聽到城里人不能回村建房,老家的親戚紛紛前來勸我早點回村建房,這樣父母年邁后,回村養老時也有個好的歸宿。
然而,我態度很堅決:寧愿在城里多購置一套房,也不會回村建房給父母養老。
我今年47歲,25年前從師范大學畢業后,便進入縣城的一所高中任教。
工作不到3年,我娶了城里的妻子,并在城里買房定居,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2003年,隨著女兒的出生,我順勢將戶口從農村遷到了城里,就此成為新一代的城里人。
在城里安家后,我回農村老家的次數愈發稀少。年輕時,父母還在老家務農,我通常會在過年過節時回去探望。
11年前,老家遭遇一場洪水,父母辛苦耕耘十多年的果樹被無情沖毀后??粗改敢怖狭?,實在不想他們繼續勞累,于是我就咬咬牙,在城里置換了一套大四房,把他們接到城里生活。
自那以后,老家沒人了,我回去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除了清明節,會陪父母回去祭祀,其他時間基本不會回老家去。
每到節假日里,我更喜歡帶著父母和孩子外出旅行,或者去看望遠嫁的兩個姐姐。
我老家的房子建于四五十年代,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大合院。從外觀上看,房子規模不小,可并非獨屬于我們一家的。
在我還小時,院內原本是住著7戶人家,房間交錯分布,不像現在獨門獨戶那般自在。
直到我15歲時,有三家在村里建了新房搬走了,還有的則是跟隨子女去城里,老家不住了,然后父母通過置換和購買的方式,逐步將房屋整合,才有了如今獨門獨戶的格局。
雖說我們的房子像個家了,但原本用泥磚砌成的瓦房,歷經幾十年的風吹雨打,也已變得破舊不堪,時不時還會這里腐朽,那里漏雨,那里又需要修補。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看著村里許多人都建起了新房,父母也動了在老房子邊上建新屋的念頭。
在老房子旁,我們家有一塊90平米的宅基地,用來建個二層半的小樓再合適不過。但那時的我,一心撲在城里置業上,經濟能力也有限,建房的話還得四處借錢才行。
所以,無奈之下,那些年只能先簡單修繕老房子,等以后經濟寬裕了再考慮建新房子。
可是等啊等,等我有點錢了,等我手頭有點積蓄了,卻不再想回村建房。因為父母被接到身邊后,生活得十分愜意,平日里很少回村,我便覺得花大價錢回村建房實在沒必要。
可每次回村,村里的鄰居、親戚朋友總會勸我建房,他們說好好的宅基地閑置著長草太可惜。
村里大部分人都建了新房,以我們家的條件卻不建房,會遭人笑話。他們還提及,父母老了總歸是要落葉歸根,回村養老的。
但我對此不為所動,覺得我們一家人在城里生活得舒適安穩,父母也沒再強烈要求,我自然也就沒必要回去建房。
近些年來,不知是父母年紀越大越愛面子,還是真的動了回村養老的心思,一聽到親戚朋友的勸說,就開始鼓動我回家建房。
尤其是前不久,親戚們告知城里人不能回農村建房后,父母又開始操起來這心說,我們夫妻倆都是城市戶口,且都在體制內工作,按規定已經不能回村占地建房了。
可他們兩老的戶口還在農村,就催著我趕緊用他們的戶口回村建房,錢不夠他們那也有不少。
按理說,父母的戶口還在村集體,用那塊宅基地報建房子是非??尚械?,但我依舊沒有建房的打算。
這不是因為我資金不足,也不是我不喜歡農村的生活環境。
這些年,隨著我和妻子職位晉升,收入增長,加之老岳父家拆遷獲得了一筆可觀的補償款,我們夫妻二人的存款,用來建一棟三四層的小樓綽綽有余。
再者,老家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方面都有了顯著改善。村子變得更加衛生整潔,水電供應穩定,網絡實現了村村通,村道也都完成了水泥硬化,出行十分方便,我對現在村里的環境其實頗為喜愛。
然而,有錢歸有錢,喜歡歸喜歡,要我花四五十萬回村建個房子,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意義不大。
首先,如今農村環境再好,我們一家人也很難再適應農村生活了。
我們在城里住了一二十年,早已習慣了城市的便捷與繁華。真要回歸農村,去過那種田園生活,恐怕難以適應。
每年回去祭祀或者偶爾回去過年,我和妻子作為70后,都難以長時間停留,00后的女兒更是如此,她根本不喜歡回農村,每次回去不到半天,就吵著要回城里。
父母雖然還能較快融入農村生活,但長期受城市生活影響,讓他們在農村住上十天半月,也會覺得待不住。
比如母親,在城里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去跳舞,或者和一幫老太太去領免費禮品,回到農村,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睡,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父親呢,平日里就喜歡去公園打乒乓球,或者去麻將館打牌,回到村里,這些活動平日里都沒有,只有過年過節村里人多的時候才有麻將局。
如此枯燥的農村生活,時間長了,他們也會受不了。
其次,相比花幾十萬在村里建房,我更愿意在城里再購置一套房子。
因為農村的房子建好后,除了自住,無法進行交易。我仔細算過一筆賬,按照我家那塊宅基地,建一座90平的二層小樓,簡單裝修一下,少說也要40萬。
這40萬我拿得出,但把這么多錢花在偏遠農村,建成一座一年到頭住不了幾天的房子,我覺得實在浪費。
即便現在建好了,父母可能會經?;厝プ?,但等他們百年之后,我肯定不會經?;厝ァ?/p>
女兒更是如此,且不說她以后會嫁到哪里,就算一直留在我們身邊,我想她也絕對不會回農村生活。
既然清楚花這么多錢建房,只能滿足一時之需,我又何必為了所謂的面子,或者為了留住宅基地,而回去建房呢?
因此,我覺得與其花大價錢回村建房,真不如在城里再買套房子,畢竟城里的房子才是實打實的固定資產,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更具價值。
最后,很多人說老了回農村養老更好,但我認為城里才是老人養老的最佳選擇。
不少親戚都說,父母年事已高,在農村建個房子給他們養老好,老家山清水秀、安靜祥和,吃的喝的也都健康。
不可否認,農村的一些環境條件確實適合老人養老,但要論及老人養老的最佳地方,我覺得環境好只是一方面,生活便利才是關鍵。
在農村,購物、出行都不如城里方便,而老人晚年最基本的看病買藥,在農村也相對麻煩。
就拿我們村來說,村里沒有診所,看病得去鎮上的衛生院,可衛生院路途較遠,而且并非所有病癥都能診治。一旦遇上急病、重病,最終還是得往城里跑。
所以,老人回村短住尚可,要是為了養老而回去建房,真的不如城里再買一套房子更讓人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