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一年級數學下冊學到十幾減9時,遇到一道應用題,孩子很快速做完,正沾沾自喜時,發現答案是錯的。怎么會是6只呢?不應該把老鷹減去?
我問他:老鷹捉小雞,難道沒有老鷹嗎?
孩子略有所思:有老鷹啊?
再問:那小雞一共有多少?
孩子答:15-1=14。
繼續問:已經捉住了9只小雞,還有多少小雞沒有捉住呢?
孩子列算式,15-1-9=5(只)。
當時感覺有點不對勁,隱約覺得應該還有一只老母雞才對,但又覺得一年級不該出這么難的題,只有老鷹也行吧,也能捉小雞!
后來看到其他孩子做類似題,正確答案是先減2再減捉到的小雞數。再次求證,發現的確應該減2,和上學期遇到的捉迷藏的情況不同,屬實有些考慮不周了。
這道題的正確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步,讀題。
圈出關鍵信息,15人、9只,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沒捉住的‘小雞’數量”。
第二步,確認游戲規則
1人當老鷹,1人當老母雞,剩下的人當小雞。
第三步,畫圖。
用三角形代表老鷹,用圓形代表老母雞,用豎線代表被捉住的小雞。
第四步,列算式。
根據示意圖或者直接列算式,求部分用減法:15-1-1-9=4(只)
減去的第一個“1”是老鷹,減去的第二個“1”是老母雞,9是已經被捉住的小雞。
第五步,答題。
如果題目后面有空格或橫線等符號,需要寫上4(只),才算完整答題。
同類題目
藏在游戲里的數學密碼
這道題讓我想起上學期困擾孩子的“捉迷藏”問題:14人玩捉迷藏游戲,小麗已經找到了4人,還有幾人沒被找到。
當時,孩子總是忘記扣除“找人的小麗”。看不到題目中隱含的信息,而直接用題目給出的明面數據計算,導致答案錯誤。
原來,這些童年游戲不僅僅是孩子的娛樂方式,還藏著培養數學能力的密碼。
現在的數學學習真的不是加加減減那么簡單,更貼合生活實際,讓孩子學會用數學分析真實存在的問題,學會把游戲語言翻譯成數學符號。
如果孩子沒有做過這些游戲,不理解游戲中的角色和規則,就無法考慮到題目中的隱含信息,無法成功答題。
讓孩子多參與生活實際,多體驗不同的生活場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孩子做過這些游戲,清楚規則和角色分配,但是從真實場景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欠缺,無法將生活和數學關聯起來,也同樣回答錯誤。
到底該怎么讓孩子活學活用,彌補知識漏洞呢?有必要進一步做好鋪墊。
童年游戲類題型解析
帶著對孩子未來學習的思考,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除了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等游戲規則類題目外,還有其他游戲可以設計為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將解題思路概括如下:
一、老鷹抓小雞類
游戲規則:角色有1只老鷹、1只老母雞、若干只小雞。
解題思路:需要從總人數中扣除老鷹、老母雞,再計算剩余人數。
有特別指明的除外,比如,隱含條件是沒有老母雞的情況、或者老師做老鷹或老母雞的情況。
題目舉例:
1、13人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已經捉住了9只小雞,還剩下幾只小雞沒有捉住?
2、15人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已經捉住了9人,還剩下幾人沒有捉住?
解答:
第一題:總人數-1(老鷹)-1(老母雞)=小雞數量。
剩余小雞數量=小雞數量-已經捉住的小雞數量=13-1-1-9=2(只)。
第二題:總人數-1(老鷹)=被捉的總人數。(母雞也在被捉的一列,所以不能減母雞)
剩余人數=被捉的總人數-已經捉住的人數=15-1-9=5(人)。
二、捉迷藏類
游戲規則:角色有1個“找的人”、若干個藏的人。
解題思路:需要從總人數中扣除“找的人”,再計算沒有找到的人。
題目舉例:
12人玩捉迷藏游戲,已經找到4人,還剩多少人沒有被找到?
解答:總人數-1(找的人)=藏的人數
還沒被找到的人=藏的人數-已經找到的人數=12-1-4=7(人)。
三、丟手絹類
游戲規則:角色有1個丟手絹追趕的人、若干個被追的人
解題思路:需要從總人數中扣除“丟手絹追趕的人”,再計算剩余人數。
題目舉例:
15個人玩丟手絹游戲,有7個人被追上淘汰下場,還有多少人沒有被追上。
解答:總人數-1(丟手絹追趕的人)=被追的人數
還沒被追上的人=被追的人數-已經淘汰的人數=15-1-7=7(人)。
四、跳大繩類
游戲規則:角色有2個負責搖繩子的人、若干個參與跳繩的人
解題思路:需要從總人數中扣除“負責搖繩的人”,再計算剩余人數。
題目舉例:
14人玩跳大繩游戲,有6人跳過去了,還有多少人沒有跳過去。
解答:總人數-2(負責搖繩的人)=參與跳繩的人
還沒跳過去的人=參與跳繩的人-已經跳過去的人=14-2-6=6(人)。
一年級游戲規則類應用題,有一定難度,如何把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是孩子們面臨的挑戰。但是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多用數學思想聯系生活,定功不唐捐。
童年游戲里的歡聲笑語,同樣可以變成紙上跳動的數字精靈。那些曾經在操場上追逐的身影,終將成為孩子破解應用題的智慧鑰匙。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