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
本期「世相來信」來自 3 位“不知道怎么辦”的年輕人。
不是那種關乎人生的大事,都是一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怎么辦啊?”
@蘇蘇:在電梯遇到老板尷尬地不敢打招呼,怎么辦啊?
@Carrier:科目二考一次掛一次,怎么辦啊?
@方頭獅:拖延癥拖到想隨時給自己一槍,怎么辦啊?
這一聲聲的“怎么辦啊”想必在很多人的心頭浮現過。
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在與這些片刻的手足無措斗爭。但除了克服它們,熬過它們,或想方設法改變自己,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嗎?
我們邀請了蔡康永作為這一期的“回信人”。當“蔡康永”三個字出現時,你腦海里可能會蹦出很多詞,“很會說話”“會安慰人”“講道理的大師”。
為什么蔡康永講的道理總能讓人聽進去?看完他三封回信,我找到了原因——他尊重“人”作為“人”的那部分,勸你放松,勸你善待自己,但從不勸你消極。
看完這期回信,你或許會收獲一些應對問題的方法。
而我更希望你感受到的是,在生活中,“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刻實在太多了,沒什么大不了。
在下一次被無措席卷時,你或許可以像蔡康永一樣,用“……沒什么大不了”作為開頭,試著讓自己放輕松點。最后,可能你會發現,真沒什么大不了的。
本期的世相來信由三封讀者來信和三封嘉賓回信組成。如果你也想給我們寫信,再次分享我們的信箱地址:xsxdzlx@thefair.net.cn
世相君:
今天早上,我經歷了一個巨尷尬的事情。
早上上班時,我在電梯里遇到了老板!!更尷尬的是,電梯里只有我和他兩個人!!!
看著老板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我默默地躲到了他斜后方的小角里,恨不得自己像土行孫一樣遁地,瞬間消失在電梯里。
我真的好羨慕那些不管遇見誰,都能很自然地走上去打招呼、哈啦的人。
之前,我也曾在心里排演過和老板、領導、同事打招呼的方式:“XX老師,我之前有看過你的作品……哈哈哈……真是好古早的故事了。”
但在電梯里,和老板“二人世界”的這一刻,我的身體像被凍成了一根硬邦邦的冰棍兒。
從1樓到12樓只有幾十秒的時間,但我覺得有一個世紀那么長。
“上去打個招呼。說聲‘hi’也行啊。”
“啊,太尷尬了吧?而且老板臉看著這么黑,也許不想和人說話呢?”
當我的內心還在天人交戰時,“12”層到了。老板提著咖啡走了出去。
我又慌了,我要一起往外走嗎?那這樣老板不就發現,我是他公司的員工了嗎?那他會不會覺得我很沒禮貌?
于是,我做了一個決定。我留在了電梯上。往上又坐了幾層。。。
我知道這很荒唐。坐到15層又下來時,我也覺得自己好丟臉,好不中用,好想死。
現在我坐在了工位上給你寫信,只能祈禱老板有臉盲癥,記不住那么多員工的臉,不知道我是誰。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這么一點小事值不值得專門寫封信。但我真的會在很多時候,腦子一放空,突然就想起一些久遠的尷尬時刻。然后,皮膚就開始收緊,內心就開始尖叫。
啊啊啊啊啊啊!又想起了好多!
好了,我猜這個問題也不會有什么好答案。我只是想到哪說到哪,跟你吐個槽。
蘇蘇
蘇蘇:
你好。
主持工作這件事,經常要看來賓的表演。有些表演棒到令我當場落淚,也有些表演爛到令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曾經來我節目表演跳舞、結果卻跳得非常爛的同學。我問她當時會不會覺得很尷尬,她說,當然很尷尬。我說記得那時我并沒有逼她跳,為什么她還愿意跳?
她說有機會跳,當然要大跳特跳,“尷尬就尷尬啊。尷尬怎么了嗎?”
非常多的人告訴我,他們沒有用力擁抱過爸媽,沒有對爸媽說過“我愛你”,也沒有好好詢問過爸媽,請爸媽說說他們的人生故事。
“為什么不呢?”我問。
“那樣很尷尬。”他們說。
有一些專家會提出一些緩解尷尬的方法。
但我的建議是:尷尬就尷尬,尷尬也沒什么。
有人害怕尷尬的原因是擔心出丑,擔心犯錯。
熟悉《康熙來了》的朋友應該知道,有次,電影《風聲》劇組來做客,我介紹嘉賓時,把“李冰冰”叫成了“白冰冰”。
超尷尬。那一刻,我也很想死。
可任何人都有失誤的瞬間,包括那些在我們眼里,很厲害的人。
為了怕尷尬,就不去做很多事,甚至因此陷入人際關系的牢籠,會不會太不劃算了?!
人只要有目的,尷尬就會值得。
人才培訓專家博恩·崔西(Brian Tracy)有一個非常有效的問題清單,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身邊人的想法。
這張問題清單,只有很淺白的四個問題:
有什么事,是你希望我多做一點的?
有什么事,是你希望我少做一點的?
有什么事,是我沒做過,而你希望我做做看的?
有什么事,是你希望我不要再做的?
當你下次再猶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比如和領導、同事打招呼時,你可以試著拿這幾個問題就問問他們。
直來直去的效率會出乎意料,一旦問到答案,你會驚訝,原來對方對你的期待是這個!
當然這四個問題帶來也可能不是驚喜,而是驚訝,讓情況變得更尷尬。但怎么尷尬,都勝過冷淡。
尷尬是件小事,一旦你體會到尷尬沒什么之后,應該也就能做到:放下多余的自尊,拜托別人幫助你管理自己。
比如,拜托同事監督你戒煙,看見你抽煙,就要求你請他吃頓飯。拜托陌生的網友們給你提一個建議,看看收到這些,會有什么反應……
聽起來,都是超尷尬的事,但真的進行了,會發現收獲的遠不是無聊的尷尬所能比較的。
相形之下,尷尬這種小事,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康永
世相君:
我又搞砸了。
我是一位正在考駕照的大四學生。昨天,我補考科目二,我又掛了。
當我從車上下來時,整個人都不好了,趴在一個同行的小伙伴身上嚎啕大哭。雖然我們也不太熟,第一次見面,但我當時真的忍不住了啊。
從考場到學校的一段路,我都在哭,恨自己不爭氣,心態差。
明明在駕校開得很絲滑,甚至還能教新來的學弟、學妹最難的“倒車入庫”,被人尊稱為一聲“大師姐”。但我一上考場,就失誤。
記得昨天考試,剛坐在車上,我的腿就在抖。控制不住地抖。因為第一次考試,我因剎車踩多了導致熄火,痛失一次考試機會。
我小心地控制著腿抖動的頻率,順利通過了倒車入庫。我以為通過了最難的一項,這把肯定穩了。
但沒想到卻栽在了“側方停車”這簡單的一步。
失敗一次就算了,還失敗第二次。我心態真的崩了啊。
回到學校,我跟我媽打電話,嗷嗷地哭,說,我再也不想去考駕照了。
我媽也懵了,也許在她眼里,這是件小事,但對我的傷害真的很大。
直到現在,我一想到考試時的語音播報,就心里打顫。
我不知道你們從小到大的生活里有沒有那種人,比方說,平時成績一般,一到大考就超常發揮;平時不起眼,一到緊要關頭就能扛住事兒。
很不幸,我是這種人的反面。人生中出現的大考、小考,無論是高考,還是大學時的期末考試,我都害怕。有時,緊張到一到考場,腦子就一片空白,這讓我平時努力備考成了一場笑話。
爸媽總會說,“這孩子心態差,關鍵時刻總是掉鏈子。”
但我真的不喜歡這個“設定”。我沒有不努力,也不是態度不端正,但越是我在乎的事情遞到我的手上,我就越是會“啪嘰”一下給砸了。
其實挺沮喪的。會責怪自己,會覺得自己很“虧”。
但沒有辦法,越是擔心,我的心態反而就越差。
Carrier
Carrier:
你好。
有一次,我見一個電影圈的知名經紀人,她說,她幫旗下一位演技極強的人氣男星接了一個很爛的劇本。
“是為了輕松賺錢嗎?”我問她。
她狡黠地笑笑。
“錢一定是要賺的啊,康永。但演爛劇本并不表示工作會輕松呦。”
“那為什么要接?”我問。
“他已經連著演了兩個好劇本了,他還這么年輕,他應該用心地去演一個爛劇本看看。”經紀人說。
“這是什么歪理?”我不明白。
“他要用心地去做,可是拍出來是爛片的概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上映時,票房會很爛,他會被罵,我也會被罵。”經紀人說。
“那這有什么好處呢?”
“他會嘗到搞砸的滋味。切身體會到以前稱贊他的人,翻臉就會把他罵得一文不值。
他會知道演的電影不賣錢是什么感覺,會發現朋友想安慰他又找不到恰當的說法有多尷尬。”經紀人說。
“這樣他就不會老是想討好,人生沒那么多‘好’可以討要。”
照這個經紀人的意思,人生要犯錯,要體會犯錯之后,別人給我們的臉色,練習不被它嚇到,我們就漸漸有了膽子。
“康永,這只是吹破一個氣球,在臉上炸了,讓他痛一痛、學一學,還可以同時讓他知道怕,不能去玩真的炸彈。”經紀人又說。
我愣了一下。
這個故事讓我重新認識“搞砸”這件事。
搞砸,有時也是一件好事。甚至,有機會,我們要練習搞砸。
在承擔得起的時候,我們用心搞砸一件吃得消但仍然很受傷的事,能幫我們預習未來可能承受的痛。
一方面,它讓我們學乖,從此盡可能避免更大的痛發生;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準備好面對痛苦的勇氣。
不害怕終將造訪的猛虎,別招惹不必招惹的惡龍。
人生嘛,要冒險,也要能幸存。
康永
世相君:
我是真的廢了。
每次當我有正事要做時,我都會陷入無!可!救!藥!的拖延。
昨天,客戶要我在明天上午12:00之前交一份策劃書。但現在離交稿還有幾小時,我也只是找到了適合的PPT模版。
我發現,在deadline之前,一切與正事無關的事情,都變得好玩了起來。
今天本該好好坐在電腦前碼字的,但當我打開電腦時,突然發現我的電腦桌面好久沒清理了,滿屏都是工作文件。
我把文檔一個個打開,重新命名,按照分類把它們放在不同的文件夾里。
桌面一下子清爽了好多。看著真的神清氣爽。
清理桌面真快樂。
當我再次打開PPT頁面,準備工作時,我又發現洗衣簍的衣服冒了出來。有一周沒洗衣服了,我趕緊把衣服一件件地放進洗衣機。
放衣服時,我又發現家里好久沒打掃了。地板上都是外賣袋、小貓的玩具,以及鏟貓屎時,掉落的貓砂。
真的太臟了。我跑到陽臺,拿出吸塵器,把地板吸了吸,當吸塵器把貓砂、皮屑、灰塵都一一吸干凈時,我心上的褶皺好像也被熨平了。
打掃衛生真快樂。
當我把家里的垃圾扔到樓下,把洗衣機的衣服一件件撐起來,晾在陽臺時,發現今天的陽光也太好了吧。這么好的天氣,我卻只能被困在家里,想想就覺得自己好可憐。
我把椅子搬到陽臺,曬了會太陽。
曬太陽真快樂。
這時候,已經到中午了,離交稿只有一天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拖了。
我點了個外賣,決定吃完飯后,大干一場。但突然又有點飯困,接下來,你懂的……
等我醒來,已經下午2點了,真的不能再拖了。
我“唰”地一下從床上爬起,跑到電腦前,開始找資料。但我一個好朋友突然在群里說,她要分手了。
我克制不了我該死的窺私欲,又在群里八卦了一會兒。還化身知心大姐,開導了她幾句。
天吶,現在想來,我真的有病。但好像每次都是這樣,越靠近deadline,越焦慮,我越會做些有的沒的。我甚至還花了一小時,翻完了我過去幾年朋友圈的所有內容。
每次,快到刀架到脖子上,時間真的不夠用時,我就十分后悔我的拖延行為。有次因為交稿的壓力太大,我甚至偷偷希望誰能從窗戶爬到我家,拿著槍,對著我的腦門來上一槍。真的,我會感謝他。
我想,這樣即便上了新聞,別人也不知道我是因為拖延癥,不堪壓力而走上絕路的吧。
方頭獅
方頭獅:
拖延的感覺很微妙,很像一邊知道自己太胖,一邊卻忍不住伸手去抓薯條來塞進嘴里。也就是說。在充滿罪惡感的同時,又感受到一絲任性的愉快。
“哎呀,康永,我為什么每件事都這么愛拖延……”,曾經一位節目制作人問我。
“我也很愛拖啊。我每次都希望:拖著拖著,要做的事就會自己消失不見。”
拖是一定要拖的,這是我對拖延的態度。能夠絲毫不拖的事,恐怕也不具備推動自身進化的力量。
拖,一方面代表疑慮,另一方面代表期待。
疑慮是因為害怕做不好。我們為什么會害怕做不好?因為我們希望自己要做好。
如果說做就做,很快做完,然后做壞了,一定會自責:“為什么要這么急躁?為什么不準備好了再做呢?”
這種“等我準備好了再做”的心態,很可能堂而皇之地變成我們拖延不做的理由,于是開始拖。
然后拖久了,這理由也像放壞的牛奶一樣變得酸臭。
這時候,如何扭轉拖延,最先做的不是自責。而是把要做的事極度簡化,然后去做。
比如,我們想做一個仰臥起坐,但一想到要做仰臥起坐,就忽然變得一絲力氣都沒有。
這時,我們把仰臥起坐去做“仰臥”,簡化為“起坐”。只要挺起腰,從椅子上站起來就好。
簡化到這個地步,也許很丟臉,但反正沒人知道。重要的是,你完全做得到,完全不必遲疑。
有開始做的意識,這就是“振作”。愿意振作是最珍貴的,別讓無聊的羞恥感澆熄它。
就算小到微不足道的振作,也只是振作的程度還沒到顯著的地步而已。可以自得其樂地稱為“不費勁地振作”。
在動漫世界,只要人類必須跟巨人打架,最常瞄準的就是巨人的眼睛,再來就是瞄準巨人的腳跟。
對比于巨人整個軀體的巨大,眼睛和腳跟都是很小的局部,但那是一個有效率的起點。
想學英文的人,可以由聽一首英文歌開始。
想學投資的人,可以由買一門教你投資的課程開始。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光是每天能起床,就已經很耗力氣啦。不費多余的力氣,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我們可以借由一個不費力的開始,一步步向前。
康永
對人生有困惑的年輕人,都在試著從他人的智慧里找到解法。來自蔡康永的 2025 年最新作品《你愿意,人生就會值得》或許能成為一個好去處。他不勸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想勸你善待自我,做到“明白、恰當、慢慢來”。
新的一年,我們不只想要成為一個“樹洞”,還想要試著扮演一個“連接者”的角色——
我們會帶著你們的來信,為它找到最合適的「回信人」。
他們可能是學者、創作者,也可能是普通人。
我們會與 Ta 一起,寫下一封回信。它將不止是一聲回音,一點撫慰,也是一次討論形成的開端。
因此,我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寫信,也希望你能在信中告訴我:
你對你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困惑?你觀察到周遭有什么新的故事或現象在發生?
也可以直接告訴我們任何你想要討論的現象、議題,以及原因。
我們會在每個月的月末,用“世相來信”這個欄目,搭建一次這樣的連接。每一次按下郵箱的發送鍵,都是我們敞開各自的世界,彼此連接得更多一點。
如果想給我們寫信,再次分享我們的信箱地址: xsxdzlx@thefair.net.cn
期待你的來信。
撰稿:甄珍
設計:路遙
晚禱時刻
看了這三封吐槽信,你想到了自己哪些不好意思對別人說,但每天都在做斗爭的“小毛病”。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大家一起笑一笑(bushi)。讓大家幫你出出招!
大膽往前沖,
沒什么大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