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是一個出場并不多的人物,他是司禮監派浙江的河道監管,在平時可是肥缺啊。
成千上萬的銀子從手中過,平時只要不出什么紕漏,李玄日子很好過。
浙江毀堤淹田后,李玄卻被干爹楊金水交了出去,送了性命。
這么一個小人物,胡宗憲為什么要殺他呢?
其實在一場復雜局勢中,并不是胡宗憲真要殺李玄,而是一種試探,胡宗憲揮淚斬馬謖,將馬寧遠殺了,其他相關責任人還活著,這說不過去。
平時聽起來高大上的杭州知府、河道監管,這時就是一個卒子,隨時可以舍棄。
李玄、馬寧遠的命,走到這一步時,就已經不屬于自己,而屬于背后的宮廷斗爭了。
官場老手楊金水自然明白胡宗憲的意思,李玄就必須要殺且不得不殺。
李玄屬于陪葬品,他本身是一個小人物,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老大將他拋出去,他也無力反抗。
胡宗憲的想法
浙江出了這么大的事,胡宗憲怎么做,才能達到最圓滿的結果呢?
河堤決口,需要一個政治定性,如果是天災,那么李玄難辭其咎。
如果是別的原因,深查下去,會有什么結果?
那勢必要掀起大獄,擾亂整個朝廷的政治生態,這是胡宗憲最不想看到的。
要了解內情,徹查本案,李玄是繞不開的關鍵人物。
所以要將這樣一個人物,直接除掉,避免以后查到宮里,牽扯到道長。
胡宗憲不虧是官場老手,比其他人高明,浙江這幫官僚,怎么會有他這般心思。
他一早就想到嘉靖,知道這件事查到宮里,必然會牽扯到嘉靖,提前做好防火墻,弄一兩個小人物,出來將這件事完結掉。
所以之后嘉靖接見過胡宗憲,夸他公忠體國,是有原因的。
胡宗憲的解法
毀堤淹田,沒有人通知胡宗憲,責任卻要他來承擔。
胡宗憲也不是一個可以被隨意擺弄的人,他在浙江還有重要任務,東南海上的戰事,這是重中之重。
如果發生了民變,仗就不要打了,胡宗憲的腦袋也保不住了。
改稻為桑在浙江推不下去,嚴世蕃背著嚴嵩,繞過胡宗憲,直接給鄭何下命令。
胡宗憲最后選擇保住百姓,也保住老師嚴嵩。
這時的浙江,被清流盯上了,他們要倒嚴,這件事給了他們一個理由。
司禮監楊金水為了完成50萬匹絲綢出口任務,也默認了這個行為。
他們還選中了愚忠的馬寧遠操作,他是胡的親信,這讓胡宗憲陷入了矛盾中心。
清流不在乎浙江百姓,要浙江亂。嚴黨為了利益,也不斷盤剝浙江百姓。
作為嚴黨的胡宗憲,要緩行改稻為桑,那么要得到老師和宮里的支持,他才可以施行。
三方的博弈,胡宗憲要牢牢抓住嚴黨和司禮監的人,才能實現他的想法。
確實最終,胡宗憲拉住楊金水、鄭何一起上書,暫緩改稻為桑。
但是嘉靖不同意,他太想要錢了,不肯放棄50萬匹絲綢。
楊金水不得不做的原因
司禮監的人平時誰也不敢動他,這次胡宗憲卻膽子很大,楊金水卻同意了。
歸納起來,楊公公思考過,怎么做是最優的。
第一件毀堤淹田的事兒,是楊金水和浙江官府一塊議的。
如果只殺浙江官府的人,楊金水手下卻沒事。
胡宗憲怕楊金水反水把他賣了,李玄是楊金水的投名狀,讓楊金水跟浙江官府一起扛這個事。
第二點在楊金水眼中胡宗憲是一個有擔當的人,講究平衡,不落口實。
河堤失修意味著上百萬兩銀子被貪墨,如果只定河道總管和兩個協管的罪,卻不給監管的人定罪,就會貽人口實,
第三點胡宗憲畢竟是嚴閣老的人,下面的人給嚴家招風惹雨,他胡宗憲得替嚴閣老擋著。
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楊金水毫不留情地將李玄殺了,也是一種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