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軌道交通中環線可能真的快來了,上海軌道交通建設再迎里程碑!
根據24年底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的《軌道交通中環線及沿線地區專項規劃》采購意向,將在3月采購《軌道交通中環線及沿線地區專項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對軌交中環線沿線地區進行整體戰略研判、現狀梳理評估、對標案例研究、規劃目標定位,明確總體空間策略、整體空間布局和分段發展指引,土地資源整備和后續規劃實施建議等。預算金額5200000.00元。這條上海軌道交通中環線,曾被坊間稱為26號線,或將成為中國最長城市地鐵環線,重構上海城市交通格局。
根據上觀新聞的報道,在此前舉行的上海兩會上,市人大代表、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畢湘利介紹,目前正在市規劃資源局、市交通委等單位指導下開展二環線研究,力爭構建尺度適宜的第二環線,并充分發揮其換乘、截流以及聯絡功能,進一步提升網絡整體的安全韌性及效率效益。
關于這條環線的走向,當前互聯網上主要流傳著兩個方案,最終走向請靜候官方消息!
早期流傳的方案
近期流傳的新方案
相較于之前在網絡上傳播的版本,近期流傳的方案在北段、東段及西段均呈現出明顯的向外擴展趨勢,除北蔡至楊思區間外,其余路段幾乎沿外環線行進,部分路段甚至位于外環以外。該方案成功實現了由原先地鐵中環線布局向地鐵外環線規模的拓展。
新傳規劃方案中,全線長度約95至100公里,或將躍居為中國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
目前,上海唯一的環線是核心內環線 4 號線 ,它是上海交通的重要線路,在城市交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環線的存在不僅能減少換乘,還能擴大城市的核心區域,有力地促進城市的發展。
上海現狀網絡呈現“環+放射”結構。相比于北京的棋盤式線網結構而言,單線故障情況下靠線網自身疏解的安全韌性不足。既有4號線環線覆蓋范圍偏小,環線的截流和換乘服務功能未能充分發揮。從數據來看,上海地鐵全日客流量排名前30的車站承擔了全網46%的客流量,其中83%的車站位于4號線環線以內。射線間的換乘大多在既有環線4號線內進行,換乘不便。既有線網缺乏在中外環附近的切向線或環線,以解決射線間的換乘和故障情況下靠自身網絡的疏解功能,緩解核心區擁擠現狀,增加乘客可替代路徑。
來源:城市軌道交通網CCR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