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奔馳高管怒懟惡意競爭#的話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段建軍,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公開批評部分車企采用“操控水軍、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競品”等不良的競爭手段,表示目前汽車行業正流行著一種“互黑”生態,直指行業競爭之混亂。
這不由得令人深思:良性競爭的邊界究竟在哪?
“對標秀”“拉踩秀”
相信看到#奔馳高管怒懟惡意競爭#的話題,想必大家大概知道為何奔馳高管會公開怒斥這種行為了。
此前,某新勢力品牌在發布會上將奔馳邁巴赫(參數丨圖片)作為競品,通過爬坡能力、過坑測試等測試進行全方位對比,對比不重要,重要的是刻意放大自身優勢,貶低對手性能獲得所謂“碾壓式勝利”。
對此,網友們表示見多不怪,畢竟遇事不決遙遙領先,“手機支架”“麥弗遜雙叉臂”雙標梗,更是經典!
事實上目前網絡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某品牌電動車出事,其中某一品牌方操控輿論將責任歸咎于競品“技術缺陷”,但卻沒有公開實質性的事故數據支撐;惡意為傳統豪華燃油車貼上“過時”“守舊”等標簽,以此產生對立的價值觀,從中獲益。
在快餐時代流量即王,懂的都懂,通過制造話題、煽動情緒即爆款真理。當然這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于片面,相當容易造成一面倒的局面,尤其在平臺算法的助力下,極其容易誤導消費者的判斷。
這就好比之前全國人民沉浸在“貓一杯”的劇本當中一樣,在真相公布之前,我們還沉浸在她的劇本當中無法自拔,但其實真相往往只有一個。
這類拉踩式競爭可能對于品牌而言,短期內能收割不少關注度,但就犧牲了行業的整體信譽。
什么樣的競爭,才是良性的?
段建軍先生指出:“高質量發展不是營銷噱頭的狂歡,而是對品質的堅守?!?/p>
真正的競爭應建立在有透明化對比,能夠合理對標需基于客觀數據。比如奔馳每款新車需經歷150次實車碰撞測試、500萬公里耐久性試驗,用硬核標準的來推動行業發展。
另外一點則是技術共生。大家都知道奔馳和寶馬是對相愛相殺的老CP了,盡管奔馳與寶馬此前也有過互相調侃的過往,但卻始終保持克制。在新能源領域的“競合關系”,奔馳和寶馬的做法堪稱典范。寶馬推出第六代大圓柱電池技術,奔馳則在本土化智能座艙方面的研發繼續加碼,雙方都通過打出自身的差異化創新,共同拓展高端市場。
車神探有話說
可以說奔馳與寶馬的百年競爭史,是良性博弈的最佳注腳。當寶馬以“駕駛樂趣”定義豪華時,奔馳以“乘坐舒適”回應;當寶馬推出i系列電動車時,奔馳以EQ家族迎戰。盡管兩者偶爾也有拌嘴時刻,但卻始終以堅守技術創新、用戶至上原則,在一次又一次的角逐中共同進步。
正如段建軍所言:“汽車產業不是零和博弈,內卷式競爭只會讓行業低質量地重復性“空轉”?!?/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