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
農民工返鄉創業受到廣泛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為家鄉帶來了資金、技術、新理念和新的市場機會,帶動了家鄉的經濟發展,也減輕了沿海城市的就業壓力。也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層面都出臺了鼓勵農民返鄉創業的政策。
農民工返鄉創業當然不是始于現在。1990年代開始,大量農民進入沿海城市務工經商,他們在沿海城市尋找獲利機會,將所獲收入匯回家鄉,農村因此變得更加繁榮。也有在外務工經商的農民工有了積蓄,學習了技術,學會了經營,再加上農村當地有了一定市場,就返回家鄉開店辦廠。他們成為最早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這個意義上,在東西之間和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東部沿海地區和城市吸引了大量農民前來務工經商,同時也有農民工將在東部沿海地區城市所獲收入、技術、經營理念帶回家鄉的相反方向的運動。農民工返鄉創業是一個自發且持續的運動,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進程。
農民工返鄉創業有兩個動因。一是在家鄉發現獲利機會,因此將外出務工經商所獲的積蓄、技術和理念帶回家鄉,以在家鄉創業獲利。二是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往往只是為了更好的家鄉生活,返鄉創業是他們仔細權衡利弊后做出的艱難決定。
在外務工賺不到錢,年齡大了就要回到家鄉。農民工會在外出務工、返鄉創業、自身資本(年齡、技術、資金、關系等)之間進行權衡,從而做出理性決策。
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農民工進城邏輯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個變化直接推動了農民工返鄉創業邏輯的變化,因此出現了與第一波返鄉創業潮不同的另外一種邏輯。
1990年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目的是從城市獲取收入,以增加農村家庭收入。農民工進城了,農村家庭有錢建新房,支付得起更高的人情開支。就是說,農民進城,農村更加繁榮。農民進城是手段,返鄉才是目的,就是要過體面舒適的村莊生活。村莊是家鄉,是魂牽夢繞的地方,是相互攀比產生人生意義的熟人社會。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10年,進城農民工在城市待的時間越長,對家鄉的牽掛越少,也越適應城市生活。進城的農民不再是在城市掙錢回農村消費,他們越來越希望在城市買房安居。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在家鄉縣城也要買房??孔约簞展そ浬痰氖杖胭I不起房,就將父母務農的收入一并拿來買房。過去是進城青壯年將務工收入匯回農村家庭,現在則是留守的中老年父母將務農積蓄拿出來支援進城子女。也就是說,不僅越來越多農民進城了,而且家庭這條管道將有限的農村收入也吸進了城市。農村真正衰落了。
當前多數農民都想進城,并且希望能在城市體面生活。不過,僅靠務工收入,一般農民家庭很難在城市體面安居。農民家庭往往舉家合力在縣城買房,農村中老年留守父母為進城年輕子女提供支持,減輕負擔。年輕人勉勉強強進了縣城。
縣城的優點是房價往往不高,缺點是獲利機會不多,工資收入不高。靠在縣城務工經商的收入很難維持基本生活。因此,農民家庭在縣城買了房,卻必須到沿海地區大城市務工經商,以獲得在縣城維持生活的收入。
農民希望有真正的體面城市生活,他們希望不只是在縣城,而且在有更多工作機會的大城市買房,或者希望在縣城獲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就業與收入機會。
當前中國是一個充分流動的社會,充分流動形成了全國勞動力市場,也就形成了勞動力平均工資率,意味著幾乎不再有超額工資和超額利潤。農民工工資水平只與其勞動時間、危險程度、生活成本、勞動強度有關,沒有人可以輕輕松松拿到比其他人高的工資。之所以大城市工資更高,是因為大城市生活成本也高。在當前階段,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農民工進城所獲的工資是可以預期的,這個工資一般都不足以維持他們在城市的體面生活。
進城農民仍然年輕時,他們還可以耐心積蓄,希望出現奇跡。隨著年齡逐步增長,所獲收入始終有限,靠有限收入無法滿足城市體面安居的需要,這個時候,農民工就有進入收入更高、風險也更大的創業市場碰運氣的強烈沖動。他們將自己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務工積蓄投入到創業中,一旦創業成功,就有了可以在城市體面安居的收入條件。換句話說,為了能體面進城,農民工有著內在的返鄉創業的動力。他們很清楚,僅靠務工收入必然無法體面進城,因為務工收入太確定了。進入到風險大的創業領域,通過增大不確定性來換取更大的獲利機會,只有兩種命運:要么成功,成為幸運兒;要么失敗,幾十年務工的積蓄打了水漂。為了進城,農民傾向冒險。之前保守的農民開始偏好風險。
現在的問題是,全國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了,全國創業市場也已形成,哪里有創業獲利機會,哪里就會有資本投入進去。農民為體面進城而進行創業的強大動力和風險偏好,使得農民工返鄉創業市場變得過于擁擠,從而導致創業市場上的更大風險和更多農民工創業的失敗。
農民工返鄉創業風險很大。在我看來,這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
2020年3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