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開學初的那個夜晚,當我咬緊牙關,帶著疾如擂鼓的心跳與嗡嗡作響、幾乎無法思考的腦瓜完成環校一圈的2公里“壯舉”時,我不會想到4年后的自己竟能泰然自若地報名家門口的半馬賽事。馬拉松是什么概念!就算路程被削去一半,對當時的我而言也無異于天方夜譚。
可是,我已經厭惡了曾經那無所作為、只是任憑時間白白流過的生活:與其整天呆在宿舍里刷劇看綜藝講垃圾話,不如站上跑道揮灑汗水,至少還能減肥。最懶動是跑前熱身時,各種奇怪理由都蹦出來阻礙行動,等到真邁步前進,拖延情緒反倒煙消云散了。人的適應性是很強的,當我習慣了跑前跑后稍顯繁瑣的拉伸、用呼吸節奏來控制全程體力平穩輸出、在奔跑中放空被繁重課業積壓的大腦時,跑步的真正魅力才慢慢以一種只可親身體會的方式展現出來。作為一個戀家的本市土著,我所就讀的大學也處在武漢市邊緣,與文娛設備數量成反比的是當地環境質量,埋葬了許多先人的龍泉山沉默佇立在學校西北角,24小時為當地百姓無私貢獻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因此,入夜后灌進肺腑的每口空氣都帶著森林密集之地清新自然的涼爽,抬頭就能看見武漢市區內所不能見的幾顆較為明亮的星。
長此以往鍛煉下來,體質增強了不是一星半點:換季往往是感冒頭疼高發區,同學都在咳嗽流涕甚至臥病在床時,我沒有什么感覺,甚至精神抖擻,還想再來兩圈。在該時間段選擇跑步,就意味著放棄胡吃海喝與電視電影,學會忍受孤獨寂寞,在不斷的邁步前進中錘煉自我與靈魂,漸漸就能明白為了達成當日目標需要怎樣的努力,進而是自己在人生中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因此,當校外各個流動小吃攤隔著鐵絲網排成一線,用喇叭、嗓門和香氣招徠下了晚自習后無所事事的學生時,我從不在他們面前駐足——腰包得用來放水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因為我能清楚看見自己的心,明白那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每逢周末回家,我就在公園里沿河畔繞上7圈,加上來回里程正好10公里,河水的粼粼微波與水生動植物散發出的腥氣總能適時撫平那顆為俗務所擾、躁動不安的心。在那之后又對跑酷感興趣,順便體力也提高了,想著玩點花樣,于是翻欄桿、跳臺階之流也被納入奔跑流程中,總能吸引到路人投來的目光。得益于此,同性&異性緣有所提高,記憶中至少10男8女因此來搭過訕,橫跨各年齡段,至于遠觀議論者恕我無法給出確切數值了。
再說季節。最好當然是春秋,在或溫和或涼爽的適宜天氣里嗅著當季花香,每一步都是對身心的極大撫慰。不過武漢的春秋向來短得可憐,占支配地位的是夏與冬。夏天出門前所有裸露區必噴花露水,否則就是舍身飼蚊,即便如此,滿是油汗的額頭與身體上也難免撞死幾只小黑蟲;冬天寒風凜冽,初跑時手、耳、鼻尖、臉頰幾乎是無知覺狀態,有時還會一陣陣發疼,得2公里左右,血液舒緩過來,在肢體末端也能順暢循環時才能漸入佳境,不過也因此害上了凍瘡。
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我從大學順利畢業,無意中還在人群里混了波臉熟——無他,能堅持天天繞著校或河跑圈的家伙,在同年齡同性別群體中大約少得可憐,看得多自然便熟了。之后半年,由于專心考研,我暫時放棄了跑步,然而一旦重擔結束,被書山題海禁錮了許久的身心也就蠢蠢欲動。原先的河邊由于要建一座直通徐東的高架橋而頻繁施工,道路已是塵土飛揚、破碎不堪,不再適宜長期鍛煉,我便把目光轉向新落成的武昌生態文化長廊。這條由武九鐵路北環線升級改造而來、橫跨武昌青山二區、總長超13km的長長蔚藍騎行道也是跑步愛好者的不二選擇。同樣是由廢舊鐵路改造,地處紐約的高線公園太過遙遠,不如把目光與幸福放在當下觸手可及的每一天。也就是此時,隨著實力增長,我心中自然涌動起了“要跑馬拉松”的念頭,于是一氣呵成地報名了今年年末舉辦、位于廣東河源龍川的半馬——之前報名的漢馬13公里就沒能中簽,為防萬一,還是先挑個小地方、報名人數少的來試水吧,順便用腳步丈量當地,不失為一種很酷炫的旅游方式。
在正式比賽前,適應性訓練是少不了的。為了以最小成本精確測定公里數,我邊開著悅跑圈APP邊騎共享單車,在選定的騎行道上馳騁,一次是4月里測量的10公里,一次是10月里測量的21.0975公里。正好,從深圳來此暫住的二姨媽又送一套2公斤的負重訓練帶,于是每次出門跑步,我雙手手腕上都要綁著藍黑相間的沙袋,以保證比賽時身體能更快更輕。途中要穿過地下隧道還有好幾座天橋,長長上坡最是費力不討好,每次上完坡都要邊喝水邊走路稍事休息,而后才有力氣繼續。冬天的耗水量和出汗量都遠小于夏天,所以原先由于無法補水而遲遲不敢嘗試的半馬也終于能提上日程。之前就已測算過10公里需要耗時1.5h,至于半馬,翻倍便是,正好能趕上官方要求的3h10min關門時間。于是,為了按時上床睡覺,向來只在吃過晚飯后出門鍛煉的我第一次嘗試著在下午四點半吃晚飯,五點半出門,三小時后再帶著一身疲憊、灰塵與汗水歸家。看著夕陽一點點下沉、天空慢慢變黑、街燈一瞬間全部亮起、眼前風景不斷變換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仿佛在奔跑路途中自己也慢慢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肌理紋路,呼吸與長空共振,心跳與大地同搏。
如今已入12月,2025的武漢半馬已經報名,離12.15舉行的龍川半馬也沒幾天了。在祈禱漢馬中簽的同時,我沒有忘記加強訓練,何必太重結果,就算卡著關門時間完賽也無所謂,就算不中簽也無所謂。至少,我來過、愛過、跑過,給了自己一個足夠交代的答案:生命的意義,在于去發現、去探索、去熱愛、去成為更好更強更圓滿本真的自己。這次不中簽,那就下一次,我對跑步的熱愛不會因此而消退。我也堅信,有生之年,自己一定能在櫻花盛開的時節奔跑在漢馬賽道上,與數萬跑友一同體會奔跑這份來自生命最深處,也是最純粹的快樂、感動與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