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贏商網綜合整理
頭圖來源|新華社
今日(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除了經濟、消費、民生、生態等各方面KPI悉數公布,還包含了各種新政策、新方向。
緊跟政策,才能找準發力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與零售商業行業相關的信息重點,贏商網為行業人都劃出來了!
去年經濟“穩中有進”,
今年GDP增長目標5%左右
2024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就業、物價總體平衡。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外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穩中有升,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民生保障扎實穩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
2025正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財政政策更加給力,
提振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愿
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
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強化融資增信和風險分擔等支持措施。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便利度。
卯足干勁促消費,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與有效投資
讓人民更有錢“消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健全縣域商業體系;
完善免稅店政策,推動擴大入境消費;
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
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
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350億元;
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實施好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下放項目審核權限等措施;
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
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讓民間資本有更大發展空間。
出臺政策,
為民營企業的發展“護航”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落實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
企業稅費再“減壓”,
拉動本地消費
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下劃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城市更新風口更猛
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
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
加速發展數字經濟,
“人工智能+”大勢所趨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
穩外資政策再“加碼”,
外資標志性項目備受關注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
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
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
加強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加快標志性項目落地,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這些依然是重點發展區域,
零售商業人值得關注
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等戰略。
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勢不可擋,
跟得上的企業才能站在“起點”上
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
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
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老年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發放育兒補貼,
兒童消費潛力有望再次被激發
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未來,生育政策下有望帶動新出生人口的增長新空間,母嬰及兒童消費市場的潛在消費力也隨著釋放。
2025年5月28-29日 廣州朗豪酒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