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起,江西小炒開始爆火,且蔓延之勢愈來愈盛,那么,江西火鍋能否被其帶動,成為火鍋行業的一顆新星?
一起來看。
第1793期
文 | 張冬
大火的江西小炒
切中了打工人的命脈
從2024年下半年,江西小炒就開始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爆火,截至目前,小紅書相關筆記達47萬篇,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達20億+。
八大菜系都沒進的江西菜,為何如此之猛?
要回答一個問題,肯定不能從問題本真的維度思考,必須升個維,當然,在升維之前,我們還要讀懂“題目”。
所謂江西小炒,并非具體品牌,而是品類,指的是“江西人炒的菜”,餐廳名字也極隨意,諸如某某贛菜館、某某江西土菜、某某江西特色菜等等,而這些江西人開的館子,多分布在江浙滬地區。這是重點。
◎江西小炒
在浙江義烏一次音樂節上,某歌手與現場觀眾互動,問及義烏特產是什么,大家竟異口同聲回答“江西小炒”,至此,江西小炒,藝術已成。
對此,火鍋餐見同幾位江浙滬的朋友聊過,他們大多對江西小炒的評價是,比飯店便宜、熱乎、比吃外賣強、新鮮現炒、沒有預制菜、特別下飯等等。
通過了解發現,江西小炒并不局限于江西菜,很多打著江西小炒招牌的餐廳,還售賣川湘魯粵菜。
也就是說,江西小炒是以江西菜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什么菜受歡迎、顧客喜歡什么菜,他們就炒什么菜;甭管人家什么定位,聚什么焦,也甭管人家怎么選品,江西老表一顛勺,就是要擊穿市場。
那么,回到剛才的問題“江西小炒為何如此之猛”,你的內心是不是有了答案?
現炒、好吃、下飯、快捷、產品多元,而且極具成癮性,最關鍵的一點,江西老表用中餐水準,把炒菜做出了快餐屬性和快餐價格,這就相當于,你看到一杯糖水,以為是可樂,喝一口,擦,竟然是紅酒,關鍵是,老板收的還是糖水的錢,這超預期情緒,直接拉滿。
所謂的超預期,對于老百姓而言,就是拿小錢買了大物件,把不是等價交換的商業活動,硬生生地等價交換了。從鑒寶的角度看,這確實“很開門”。
◎江西小炒隱隱有升級之勢
2025年,老百姓能否比2024更愿意消費?大概率不會,因為1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一組數據,2024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7.9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4.26萬億元。
住戶存款連續4年增加,反映了一個問題——消費保守。那么,什么時候才能不保守?就是等他們覺得“物超所值”的時候。
江西小炒無疑是物超所值的,看得見的新鮮、升騰的煙火氣、下飯的成癮性、感人的價格,每一個優勢都狠狠地擊打在打工人的關節上。
如果拿這些標準去對標火鍋行業,也不難發現端倪,比如,呈現菜品的新鮮、現場制作手工菜(蒸包子、炒飯、熱鹵現撈等),至于價格,價格戰打到現在,愿意花多少錢吃頓火鍋,大家心里都跟明鏡似的——你盡管貴,只要我覺得物沒超所值,你就還有降價空間。對于很多火鍋品牌而言,顧客這樣的想法確實很無解。
再回到開頭的重點,為什么江西小炒最先在江浙滬火爆?
◎江西區域王火鍋
江蘇菜和浙江菜位于八大菜系之中,卻被江西菜撂翻在地,這背后,是口感的淪喪,還是味道的扭曲?江西小炒會否誕生出一個偉大的火鍋品類,同樣撂翻川渝?
如果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往根兒上刨,得從八大菜系說起。
本地菜系決定了
“本地特色火鍋”的生死
八大菜系,指的是川湘魯粵和蘇浙閩徽。在這八個菜系里,有兩個明顯差異化的菜系——川湘,以辣聞名,而其他菜系更傾向于口味中和。
中和,有優勢,包容性強;劣勢也明顯,沒個性。關鍵是,中和是一種味覺,辣是一種痛覺,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講,痛才有記憶,人一旦癡迷上某種與其他同類型事物無法帶來的痛感,這種感受,無疑會使其瘋狂上癮。不管是味覺還是情感。
◎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
至于上世紀90年代初,粵菜的盛行,并非菜品屬性所致,更傾向于一種文化的輸出,強勢經濟造就強勢文化輸出,亙古不變;沿海地區經濟好,內陸人們就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吃粵菜,吃的是一種身份和格調,而非粵菜本身有多么無可替代。
從這個維度看,小菜園上市確實不易,一家做徽菜的館子,口味并無成癮性,復購方面就有天然的缺失,為了彌補這個短板,其他長板就需要超出“成癮性品類的品牌”更長,服務、環境、運營、股權架構等等,都要做到更好,才能讓消費者忽略這一近乎致命的短板。
不難猜測,同是安徽老鄉的老鄉雞和誕生于浙江的綠茶餐廳,在面對上市時,是多么絕望。
火鍋成為中餐第一品類,正是取決于其成癮性,即便養生鍋底、酸湯鍋底、無辣鍋底頻出,但始終無法超越川渝火鍋,
中國吃辣的地區這么多,為何唯有川渝火鍋最爆?江西小炒如此火,能否誕生出一個火鍋品類與川渝抗衡?
如果盤點中國吃辣的地區,大致有這么幾個,四川、重慶、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廣西、江西。
◎草本味羊肉館
川渝不提,湖南菜強勢得過了頭,以至于沒人關注“湘式火鍋”,最出名的火鍋品類竟是羊肉館;湖北菜雖然不強勢,但是大眾認知中,湖北的菜和火鍋,都沒什么鮮明的特色,火瀑很聰明,定位椒麻火鍋,不過,大眾無法將椒麻口味與湖北聯系起來,所以,這個“湖北”的標簽,要不得。
貴州跑出了酸湯火鍋,酸辣口味也不錯;云南人也喜歡酸辣,但火鍋沒主打酸辣,反而主打臘排骨、野生菌、銅瓢牛肉之類,有些可惜;廣西這兩年跑出了螺螄粉火鍋,臭辣雖是辣,終究小眾。
江西小炒一直很有名氣,只是囿于地域,沒有強勢經濟,飲食文化不好輸出,季季紅算是占山為王,但外省人也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另外還有陜西和海南,當地也很能吃辣,但北方更傾向銅鍋涮,辣勁沒出來,寶雞人喜歡做“油潑辣子火鍋”,但傾向蘸料,非鍋底本身;海南的火鍋就剩了糟粕醋和椰子雞,都不是成癮口味,也很難跑出品牌來。
◎糟粕醋火鍋
以菜系對照火鍋,拋開川湘菜,再看余下的六大菜系“魯粵蘇浙閩徽”,從這些地域中,你能想到的本地火鍋品類有哪些?除了豬肚雞和牛肉火鍋,估計就是些冷門品類了。
從火鍋的發展,我們能透視菜系的未來,從菜系的發展,當然也能看到火鍋的未來。兩者是相互比對、相互借鑒的存在,就像豬肚雞,以前是粵菜中的一道,后來才細分出一個火鍋品類來。而這樣的例子,非常罕見。
那么,我們不難發現,如果一個地域沒有本地特色的火鍋連鎖品牌,本地菜系出不來,如果一個地域的菜系特色不夠鮮明,本地火鍋也出不來。
江西小炒很火,但很難帶動江西火鍋的爆起,因為只有品類,沒有品牌,大眾對于江西小炒的價值,目前還只停留在功能屬性上,等有一天,江西小炒能夠喚醒人們的情感記憶時,基本就大成了。
然而,在此基礎上,想吃到地道的江西火鍋,估計還要等很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