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比亞迪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飛輪效應”。“飛輪效應”的核心動能是人才,人才帶來技術,技術帶來產品,產品帶來銷量,銷量帶來資金,資金投資到人才,最終再帶來技術、產品、銷量與資金的進一步加速增長。此次56億美金的輕松到賬,便是明證。
礪石/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出品
1
最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企業比亞迪的發展堪稱高歌猛進,勢若破竹。根據公開數據,2020-2024年,比亞迪汽車的銷量分別為42萬輛、73萬輛、186萬輛、300萬輛與427.21萬輛,5年間增長10倍。放眼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史,還從未有過一家車企實現過如此強勁的增長勢能。
在過去5年銷量快速增長背后,則是源于比亞迪在人才、技術與產品領域發起的一場場閃電戰,其相比其它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表現得更加敏捷。
例如,在人才領域,比亞迪近幾年抓住機遇,果斷進行大舉校招。其中,?2023年?校招總人數為3.18萬人,其中碩博占比達61.3%,80.8%為研發人員?。?2024年校招總人數為1.13萬人,其中碩博占比67%以上,78%為研發人員。截至目前,比亞迪擁有超過11萬名工程師。
在技術領域,比亞迪相繼發布了Dmi、刀片電池、e3.0、云輦系統、璇璣架構與天神之眼等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作為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汽車企業之一,比亞迪在平均每個工作日都能申請多達32項專利。
在產品領域,比亞迪規劃了比亞迪、騰勢、方程豹與仰望四大品牌,主品牌比亞迪還打造了王朝網與海洋網兩張銷售網絡。其中,比亞迪王朝網涵蓋夏、秦、漢、唐、宋與元六大產品IP,海洋網涵蓋海豹、海獅、海豚與海鷗四大產品IP,騰勢、方程豹與仰望品牌也分別推出了D9/Z9、豹8/豹5與U8/U9等一系列中高端與豪華級產品。
就在2025年春節后不久,比亞迪又接連舉行了兩場重要的發布會,一場是“天神之眼全民智駕發布會,一場是“靈鳶”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發布會,致力于在比亞迪旗下的更多車型普及智能駕駛與智能車載無人機兩項技術。另外,比亞迪四大品牌在接下來幾個月內還將發布唐L、漢L、海獅07 Dmi、騰勢N9與方程豹鈦3等一系列重磅新品。
在人才、技術與產品的“閃電戰”之下,比亞迪勢必在2025年再次迎來銷量的新一輪突破。據專家預測,其年銷量有望沖刺600萬輛。
2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比亞迪人才、技術與產品的“閃電戰”背后,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做支撐,企業的發展才會穩健。對此,比亞迪也頗為審慎,一方面其行業領先的銷量創造了頗為可觀的經營現金流,另一方面其也敏銳把握資本市場的機遇,從資本市場適時的進行再融資。
就于近日,比亞迪在資本市場也發起了一場“閃電戰”,其位于香港的上市公司主體比亞迪股份突然發布公告,宣布完成了一場約56億美金的閃電配售,折合435億港元。此次閃電配售是過去十年全球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再融資項目,同時也是全球汽車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閃電配售項目。
所謂“閃電配售”,是香港股市特有的一種高效再融資機制,其核心優勢在于無需繁瑣審批、快速完成資金募集。例如比亞迪在2025年3月3日啟動配售登記,次日即完成56億美金的募資。比亞迪公司董秘李黔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這次配售的過程,“一整個通宵,又完成一件大事。整晚,六角大樓C區只有我們這間會議室一直亮著燈,人聲鼎沸。一通通電話、一根根煙頭、一張張訂單和一次次爭吵,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洲,把各個時差穿越了,終于在凌晨的五點完美收官。當大功告成,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天已經微微亮了,深呼一口氣,快樂心情與清新空氣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叫透徹的開心”。
比亞迪此次配售,有眾多長線、主權基金與中東戰略投資人在內的投資方參與。其中,阿聯酋AI-Futtaim家族辦公室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本次交易。AI-Futtaim企業集團成立于20世紀30年代,總部位于阿聯酋,業務廣泛,涵蓋汽車、金融服務、房地產、零售和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與超過200個國際品牌在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的超過20個國家展開合作。此次交易之前,其便代理了比亞迪在阿聯酋市場的銷售,交易后,雙方將在現有成功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戰略合作。
比亞迪之所以突然實施此次閃電配售,是源于其近期股價大漲,能夠獲得更好的融資價格,是一個較好的配售時機。而如果比亞迪的股價相較內在價值低估,那么此時融資就不太劃算。比亞迪雖然已經是一家巨頭企業,但其在決策上依然保持著高度的敏捷性與靈活性,所以當再融資的時機出現后,比亞迪便快速地做出了此次閃電配售決策。
另外,要想成功實施“閃電配售”并不簡單。因為其需要投資者快速做出投資決策,因此對融資企業的經營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往往只有市場上最為優質的投資標的才能夠讓投資者快速拍板。比亞迪此次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閃電配售,也證明了海外投資者對它長期發展的信心。
據悉,此次配售資金將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海外業務發展。目前,比亞迪正在海外市場面臨著一場大的機遇,數據顯示,2024年比亞迪累計出口汽車共43.3萬輛,同比增長71.8%。具體到細分市場,在馬來西亞,比亞迪拿下了電動汽車銷量榜第1位;在泰國,比亞迪位居汽車注冊銷量榜第1位,市占率38.5%;在哥倫比亞,比亞迪位居汽車銷量榜第1位;在菲律賓,比亞迪Atto3銷量位居菲律賓純電動汽車銷量榜第1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用戶較為挑剔的新加坡市場,也以6191輛的注冊銷量成為2024年新加坡最暢銷汽車品牌,市場份額達14.4%,首次超越豐田(5736輛)、寶馬(5042輛)和特斯拉(2384輛),創造了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新里程碑。
不過,上述表現還遠不是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終局,只是一個初始。進入2025年的前兩個月,比亞迪便在海外市場分別實現了創紀錄的66336輛、67025輛銷量,同比大漲83.4%與187.8%,該銷量已經接近比亞迪開啟爆發式增長的第一年,即2021年全年的平均月銷水平,這意味著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只是適用于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也具有普適性。
最終決定一項新技術或產品能夠在全球范圍獲得普及的最關鍵要素有兩個,一個是其是否帶來了相較傳統技術、產品更好的體驗;另外一個是其是否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全新的技術與產品服務。例如,最近DeepSeek之所以在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引起巨大轟動,一方面是因為它相較其它大模型更優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是更低的訓練成本。
而經過數年的發展與驗證,新能源汽車也符合上述兩個特征。一方面,其相較傳統汽車有著更佳的動力、節能與智能化體驗,另外一方面,用戶的購買成本、使用與維護成本已經優于傳統的燃油汽車,這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終將在全球范圍內全面替代燃油汽車。
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其已經在技術、產品、規模、成本、品牌與渠道等各個維度都已經建立起全方位的系統優勢,其勢必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紅利受益者。而有了此次巨額融資的夾持,比亞迪的海外市場有望在2025年迎來一場大的質變,有機構預測海外銷量將突破100萬輛。
3
筆者在長期商業研究中越來越發現,要想準確預測一家企業的長期價值,最重要的依據不是其當下的業績表現,而是要看其是否形成了支撐企業長期正循環發展的“飛輪效應”。
這是因為短期業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只是過往因素在當下的體現,而不能代表未來。而如果一家企業形成了高成長的“飛輪效應”,那么在未來的業績將水到渠成。
目前,比亞迪便已經形成了支撐其長期正循環發展的“飛輪效應”。“飛輪效應”的核心動能是人才,人才帶來差異化的技術,技術帶來行業領先的產品,產品帶來銷量,銷量帶來經營現金流與融資現金流,資金投入人才,最終再帶來技術、產品、銷量與資金的進一步加速增長。此次56億美金融資輕松到賬,便是比亞迪“飛輪效應”的一個具體體現。
未來,只要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不見頂,比亞迪的成長飛輪就很難停下來。即使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遇到增長瓶頸,比亞迪的技術與產品積淀也有望實現業務延伸,在其它領域找到新的成長空間。這就像之前其將電池領域的核心能力延伸到消費電子與汽車產業一樣。而此次敢于短時間便決策投資56億美金的長線投資者,也一定是看到了比亞迪的這種飛輪效應,看到了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