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的建設成果備受矚目,2025年繼續在浙江省招收90名本科生,但何時實現對浙江省外招生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該校已成功構建多個頂尖學科體系,校長施一公秉持"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理念,以務實作風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專注培養拔尖人才,始終拒絕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
最新數據顯示,該校部分學科的科研創新實力已躋身國內高校第一梯隊。隨著辦學成效顯現,公眾對跨省招生的期待持續升溫。
3月6日,施一公校長在京參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宣布了一個重要消息:
在完成浙江省連續三年(2022-2024)本科招生試點后,將于2025年首次面向全國部分省市開放本科招生。
根據學校官網消息,臺灣地區將率先納入招生范圍,計劃招收不超過3名優秀高中畢業生,而門檻非常高。
報名的考生需在臺灣地區學測中,國文、數學A、英文及自然四科均達“頂標”級,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級985高校在臺灣地區招生門檻基本一致。
值得關注的是,在臺灣地區的招生學費與浙江生源同等收費標準,每學年僅收取6000元學費,住宿費用亦維持同等費用,如果在其他省市招生的話,學費也都是一樣的,充分體現了該高校的公益屬性。
在專業設置方面,2025年招生目錄新增數學與應用數學、人工智能兩大專業,與原有物理學、化學等五個專業形成互補。
本科新生將接受兩年的通識教育,大二上學期根據個人專長自主選擇專業方向。
而西湖大學的人才培養體系獨具特色:
全球遴選的240余位博士生導師向本科生全面開放雙向選擇,實施本博貫通培養機制(最短8年完成),并保障所有本科生獲得海外交流機會。
盡管辦學規模有限(目前在校本科生僅240余人),但精準化培養模式已初見成效。
針對外界關注的跨省招生計劃,校方雖未正式公布具體方案,但網絡渠道釋放的積極信號引發遐想。
此前有消息指出,江蘇省或成為首批開放招生省份,預計招生規模不低于30人。不過受限于"精英化"培養定位,短期內全面開放全國招生的可能性較低。
隨著社會公益資源的持續注入,這所立志打造"中國加州理工"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其獨特的人才培養優勢有望逐步顯現,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全新范式。
對此,你期待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