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上海的弄堂里,月光如紗,輕柔地灑在青石板路上。全城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沉睡在夢鄉。
深夜11時30分,閘北方向突然傳來劇烈爆炸聲,如同平地驚雷,打破了夜的寧靜。幾乎在同一時間,刺耳的警報聲撕破上海夜空。
日本海軍陸戰隊400余人,不宣而戰,趁著夜色向閘北中國駐軍發動突襲。
中國駐軍是由蔣光鼐、蔡廷鍇統率的十九路軍。蔣光鼐是廣東東莞人,蔡廷鍇是廣東羅定人,他們率領的十九路軍是一支由廣東子弟兵組成的粵軍。他們率部入駐上海后,面對日本浪人的騷亂和日本官方的蠻橫態度,早就下定決心,如敵來犯,全軍上下必堅決予以還擊,決不犯“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抵抗喪失大片國土的大錯。
十九路軍
因此,當日軍幾十輛鐵甲車碾過蘇州河橋的瞬間,駐守閘北的十九路軍156旅翁照垣所部毅然下令還擊,打響了抗戰第一槍。這群來自廣東的農家子弟或許未曾想到,他們扣動扳機的動作,將點燃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燎原之火。
1月28日當晚,閘北、北四川路一帶槍炮聲驟起,通宵達旦不止。第二天清晨,日本航空部隊又派出3架轟炸機,在閘北、南市一帶狂轟濫炸,企圖摧毀中國軍隊的抵抗信心。
然而,十九路軍此前積極備戰,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此刻,他們英勇抵抗,不但擊退了日軍五路進攻,還截獲了3輛鐵甲車。
1月29日,蔣光鼐、蔡廷鍇與淞滬警備司令戴戟聯合通電全國,宣稱:“暴日占我東三省,版圖變色,國旗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殺人放火,浪人四出,極世界卑劣兇暴之舉動,無所不至。至炮艦紛來,陸戰隊全數登岸,竟于二十八日夜十二時,在上海閘北公然侵我防線,向我挑釁。光鼐等分屬軍人,惟知正當防衛,捍衛守土,是其天職,尺土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種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絕不退縮,以喪失中華民國軍人之人格,此心此志,質天日而昭世界。”
十九路軍奮勇抵抗日軍入侵的消息,隨著這份通電傳遍上海乃至于全國。廣大民眾無不受到鼓舞,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十九路軍的褒揚和支持。
十九路軍
日軍不斷增兵,進攻如狂風驟雨般襲來,艦炮火光映紅江面,炮彈如雨點般砸進居民區,南京路的電車軌道被炸得扭曲變形。十九路軍的將士們在廢墟中迅速構筑起防線,用沙包、課桌甚至戰友的尸體堆成臨時掩體,頑強抵抗。
日軍意想不到,這次進攻上海,同“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在東北的境遇大不一樣。那次,關東軍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這次,日軍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巨大代價。
1月28日,日軍總司令、第一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少將曾狂妄地宣稱:4小時內占領上海。但一天一夜過去了,日軍連占領閘北的目標都沒實現,還被擊斃800人。
日本方面見硬來不行,便改變了策略,向上海方面提出停戰要求。
十九路軍提出三項停戰條件:一、所有駐滬日軍全部軍艦,退出吳淞江,并保證以后不再來滬。二、日本便衣隊武裝一律解除,不得再有放火、暴動、搶劫、騷擾等行為。三、日領事及軍事長官,向我政府道歉。
這樣的停戰條件,當然不符合日軍的設想。日本人的野心更大。他們不明白一個道理: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
雙方分歧太大,自然談不攏,那就繼續打。
十九路軍
在停戰三日之際,日軍調兵遣將,火速增兵,并于2月4日重新燃起戰火,發動第一次總攻。戰火擴大到江灣、吳淞一線。雙方激戰一整天,日軍絲毫沒有占到便宜。在中國軍隊的堅決抵抗下,日軍不但沒有完成登陸,反而被調歸十九路軍156旅第4團指揮的第88師高射炮連擊落一架飛機。
日軍繼續增兵。幾天后,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將乘旗艦來到上海,替換鹽澤幸一少將擔任總司令。日軍在上海總兵力從幾千人增加到25000余人。
2月7日,野村下令第二次總攻,揚言在24小時內攻陷吳淞要塞,再全力占領閘北。十九路軍將士英勇抵抗,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使野村占領吳淞的幻想成為泡影。日軍傷亡較大,不得不在2月9日狼狽撤退。
2月14日,日軍進行了第三次換將,日軍植田謙吉中將帶著他的王牌第九師團抵達上海,取代野村成為總司令。
植田謙吉隨即發動第三次總攻。他投入1萬余兵力,配有130門大炮,40多輛坦克和鐵甲車,加上30多架飛機,向江灣、吳淞、廟行等地進攻。十九路軍與日軍幾番激戰,已經摸索出反擊經驗,在敵人狂轟濫炸時充分利用戰壕掩護,用手榴彈和小鋼炮攻擊坦克,用機關槍向坦克后面的日軍掃射,使得日軍無功而返。
在廟行之戰中,國軍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命令259旅孫元良、261旅宋希濂率部增援廟行,親率中央軍校的教導總隊進行策應。
血戰數天后,日軍王牌第九師團遭受重創,丟下數千余具尸體,再次宣告失敗。
中國軍隊奮起抵抗
日本孤注一擲,調派白川義則大將來上海,代替植田擔任總司令,又增調了3個師團的兵力和200余架飛機到上海,使得日軍總兵力達到9萬余人,光是在數量上就達到中國軍隊的2倍。
2月29日,白川發動第四次總攻。十九路軍和第五軍連日作戰,極度疲憊,又損失了不少士兵,無法得到補充。他們向駐守杭州的上官云相、戴岳求援時,又沒有得到回應。加之日軍從瀏河登陸,為防止被日軍切割包圍,他們決定放棄第一防線,撤退到第二防線。
3月3日,日軍占領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戰。血戰33天的“一二八”抗戰宣告結束。
“一二八”抗戰是十四年抗戰中,中國軍隊第一次與日軍的全面對抗和較量。中國軍民所體現出來的抗日決心,改變了國際人士對中國抗戰的認知,有力推動了國際反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堪稱中國脊梁震撼世界的覺醒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