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天,氣溫不冷不熱的,到處都是鳥語花香,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地里的野菜如同雨后春筍一般,一茬又一茬,怎么挖都挖不完!
閑暇之余,三五成群,攜家帶口到郊外去挖野菜,既能踏青郊游鍛煉身體,還可以品嘗到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挖野菜是很多農村孩子的“必修課”,從小就在田間地頭長大,長輩們言傳身教,早已對于各種各樣的野菜早已爛熟于心,但是對于一些在城里長大的朋友,面對野菜和野草總是傻傻分不清,挖堆野草鬧笑話就罷了,還經常挖一些有毒的植物,把自己送進醫院!
這里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挖野菜的小知識,愛挖野菜的朋友注意啦,這5種野菜不要吃,請轉發至你們的“相親相愛”、“幸福之家”家庭群里,告訴家人!
有毒的“野菜”
自然界的野菜本身就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有些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但是有些卻是有毒的,這些有毒“野菜”跟我們正常食用的野菜非常相似,如果沒點生活經驗,還真分不清楚真假,尤其是以下這幾種,經常被誤食:
1、水芹菜VS石龍苪
水芹菜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野菜,經常生長水邊,口感酷似芹菜而得名,水芹菜莖細長,呈淡綠色,炒著清香爽口。有一種叫石龍苪植物跟水芹菜非常相似,它的鮮葉中含原白頭翁素,誤食非常容易引發中毒,也被稱為“毒芹”。
2、野蒜VS石蒜
野蒜是春天常見的一種野菜,外觀似蒜非蒜、似蔥非蔥,也被稱為“小蔥”或者“小蒜”,辛辣味十足,用來炒雞蛋非常美味。有一種名為石蒜的植物,單從外觀上看跟野蒜非常相似,但是卻不能當做野菜食用,易引發中毒。
3、香椿VS臭椿
香椿是春天最受歡迎的野菜之一,價格不菲,但是依然擋不住大家對它的喜愛,香椿香味濃郁,吃法多樣,吃上一口,滿滿大自然的味道。采摘香椿的時候,要注意辨別臭椿,臭椿跟香椿的外觀極其相似,但是氣味卻大不相同,聞起來臭臭的,不可食用!
受污染的野菜
我們在郊外挖野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野菜生長的環境,如果周圍有工廠、臭水溝,即便是野菜生長的多旺盛,也不建議大家采摘,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野菜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容易吃壞身體。
公園和綠化帶的野菜也不建議大家去挖,園林綠化經常噴灑農藥、殺蟲劑等,這里的野菜大多有農藥殘留,吃起來也是不健康的。
野生菌類
“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這句膾炙人口的歌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春雨過后,地里的菌類一個個都冒出了頭。
msp.smkcw.cn
msp.llmjd.com.cn
msp.dooee.cn
msp.zcrj.org.cn
msp.ipddc.cn
msp.bmsst.cn
msp.hao423.cn
msp.gaozf.cn
野生蘑菇看起來鮮嫩無比,但食用風險是非常大的,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農也有翻車的時候,越是顏色鮮艷吸引人的菌類,毒素可能就越大,大家一定要謹慎采摘。
不新鮮的野菜
春天吃野菜本身圖的就是一個“鮮”字,野菜雖然免費,但是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挖太多,適量夠吃即可。
野菜離開自然生長環境之后,隨著周圍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水分會大量流失,營養成分也會大打折扣,一些上了歲數的老年人,節約慣了,腐爛變質的野菜還依然清洗食用,這種做法極易引發身體不適!
直接食用野菜
在很多人看來,野菜鮮嫩無比,為了保留野菜的鮮味,通常都是清洗干凈直接食用,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可取。
野菜在自然環境中生長,上邊極易殘留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蟲卵和雜質,因此采摘回來之后,需要把野菜放在淡鹽水里浸泡十幾分鐘,然后反復多次清洗干凈。
食用前,焯水這個步驟也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野菜都含有大量的草酸,如果直接食用大量的草酸會跟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容易形成結石,通過焯水可以大大降低草酸的含量,還能去除部分野菜的苦澀味以及降低寒性,吃起來更健康!
春天正值挖野菜的時候,大家在食用野菜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辨別,另外野菜嘗鮮即可,不可當做主菜食用,大部分野菜都是寒性的,容易引發腸胃不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