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騰訊近期最熱的產品,那一定是 AI 新寵「騰訊元寶」了。
上個月底,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分享過元寶的使用體驗,也用它集成的 DeepSeek R1 模型進行了產品原型圖評審。
不管是產品體驗、回答質量、響應速度,我覺得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最近騰訊元寶出了個事。
先假設這么一個場景,通過我的輸入和提示讓元寶寫了一篇文章,那這篇文章的版權屬于誰?
你可能會說,當然屬于自己啊!
可是,按照之前騰訊元寶的服務協議,你輸入的內容以及它生成的內容,騰訊都擁有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分許可/再許可的、非排他的、無地域限制的、永久的、免費的許可使用權。
這種描述看起來可能不太好理解,于是我讓騰訊元寶的 Hunyuan 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
用一個更直白的例子來說,就是我寫完一篇原創文章,然后讓騰訊元寶幫我找找錯別字,結果這篇文章就屬于它了。
在上述協議聲明下,騰訊可以隨意、永久、免費地使用我這篇原創文章做任何事。
顯然,這是不合理的。
說實話,這種用戶協議一般是沒人會認真看的,也不知道網友們是怎么扒出來的。
隨后騰訊元寶發表了聲明,說用戶上傳的內容版權歸用戶所有,并且上線了一個開關功能來控制是否將內容授權給模型優化。
同時,騰訊公關總監張軍還在留言區道歉并承諾立刻改正。
在新版本的騰訊元寶里,通過「設置-數據管理」可以控制這個開關,默認是關閉的。
說實話,這個策略更像一個產品補丁。
在最新版本的用戶協議中,也改變了原有描述,更是直接強調用戶上傳和生成的內容權利歸本人所有。
或許,這也是 DeepSeek 開源體現價值的地方。
很多機構和公司選擇本地部署自己的大模型,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需求做微調,另一方面就是確保數據安全。
事情到這就過去了,不過這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其中一個,就是平臺、 模型、和用戶之間的界定關系到底是什么?
平臺提供了大模型產品的使用,用戶通過大模型上傳和生成內容,然后這些數據都會留存在平臺上。
過去,我們在使用 App 和網站時都是用戶單向生產數據,平臺只負責存儲和交換。
現在,平臺提供的產品也能生產數據,這就衍生出了上面提到的問題。
法律制度上沒有對這方面的約束,但這恰恰是新技術早期一定會面臨的問題,機制往往是逐步完善的。
包括這幾天很火的 Manus,它能替用戶完成很多操作,那授權到什么程度、以及授權后的風險和處理方式,這些也是問題。
隨著 AI 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們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量接入這種能力,這是比使用 App 和網站更為親密的數據交換,影響面也會更大。
相比技術層和產品層的迭代和創新,機制層的跟上也是一項重要挑戰。
不過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技術迭代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也意味著新機會的出現。
騰訊最近推元寶的勢頭很猛,幾乎在自家所有流量渠道都有覆蓋,還對外做了很多投放。
或許,騰訊的高層也下了個決心,要去爭奪 AI 時代的產品入口。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害怕錯失這一輪機會,至少可以先從使用各種 AI 產品開始。
畢竟,使用是沒有門檻的。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才過了幾天,關于Manus的信息就井噴式出現,關鍵是流量非常大。其實,不是制造焦慮的媒體太多,而是焦慮的人太多。
我是一只產品蝗蟲,所以你大概率能在我這里最先看到新產品的信息和體驗,以及原理和邏輯分析。
關于Manus最有價值的幾個問題,你們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