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吃瓜群眾們!今天咱來聊聊娛樂圈那點荒誕事兒。
2023年刀郎的《羅剎海市》可是在樂壇掀起了一場超級大地震,這余波還沒散呢,2025年楊坤又搞出大動靜,一紙訴狀把模仿者告上法庭,這新聞一出來,瞬間又掀起了輿論風暴!
這案子核心可太有意思了。有個涉案博主在短視頻平臺發了一系列作品,把楊坤的《無所謂》改成了《有所謂》,歌詞里啥“馬戶聽風就是雨”“驢臉何苦為難草根”,還配上楊坤早年批評刀郎的片段剪輯。
這視頻播放量直接超過5000萬次,評論區高贊留言說“楊坤終于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這可太損了!
楊坤方就不樂意了,說這作品侵犯了名譽權和濫用肖像權,索賠精神損失費50萬呢!他們律師還說模仿者把楊坤弄成心胸狹隘的行業霸凌者形象,超出藝術創作范疇了。
可被告方也不服,說“馬戶”是刀郎歌詞里的,是公共文化符號,不算人身攻擊。而且之前有博主用“馬戶”標簽攻擊楊坤,才賠了4000塊,這次索賠直接漲了百倍,這是明星對網絡惡搞的“威懾式反擊”啊,法律界人士還說這案子可能重新定義二次創作里諷刺和侵權的邊界呢。
這楊坤和刀郎的恩怨都有二十年了。2004年刀郎專輯銷量突破270萬張,把周杰倫、那英這些主流歌手都碾壓了,楊坤當時說這是中國流行音樂倒退15年,這話成了他后來被輿論反攻的“原罪”。
2023年刀郎新歌《羅剎海市》里的“馬戶”“又鳥”被解讀成是對楊坤的隱喻復仇,網友跑去楊坤直播間刷“驢叫打卡”,他演唱會還被集體喊話“換刀郎”,尷尬得一批!
楊坤先是直播里罵網友沒腦子,又發新歌暗諷,結果還被發現歌詞涉嫌抄襲。這次訴訟,外界都說是他用法律武器奪回話語權的最后一搏。
這案子的背后還有行業震蕩呢。有MCN機構專門培訓博主搞“馬戶宇宙”內容,激化楊坤和刀郎粉絲對立來收割流量,單條廣告植入報價20萬,這簡直是模仿經濟的“暗黑產業鏈”啊!短視頻平臺還把“楊坤 馬戶”設成高熱標簽,相關話題自動推薦率超70%,法律專家說平臺放任爭議內容傳播可能要擔連帶責任。
部分刀郎粉絲還以“眾籌訴訟費”名義給被告博主打賞,結果被誘導買三無產品,這“正義變現”暴露了飯圈經濟的畸形生態。
對于這事兒,大家看法也不一樣。
支持派說明星也是公民,用法律維權沒錯,惡搞要有底線。
反對派說楊坤當初貶低草根歌手,現在要法律保護“精英尊嚴”,太諷刺了,天價索賠就是資本絞殺平民話語權。
中立的文化評論人說這案子折射出娛樂圈深層矛盾,法律成了階級固化的新武器。
不管這案子結果咋樣,楊坤和刀郎的恩怨早就不是個人事兒了,成了大眾文化階層撕裂的象征。法庭上的法槌聲能判賠償金額,可二十年的行業積怨哪是這么容易消解的。
就像楊坤那首《白駒過隙》歌詞寫的:“用盡力氣抓住的,不過是時代揚起的沙”。你們說,這娛樂圈的事兒是不是比電視劇還精彩?
對的明星,如何演繹五千年文明的血脈精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