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調查志愿者招募
在當下城市建筑景觀中,鳥撞現象正悄然威脅著鳥類的生存。一群心懷熱忱的志愿者投身于鳥撞調查行動,以嚴謹且執著的態度,在觀察與記錄中踐行對自然的守護。他們的感言如閃爍微光,匯聚成一張別具意義的畫卷,其中承載著對鳥類命運的關切與守護自然的堅定信念。
根據志愿者感言生成的詞云圖
大漁灣中心湖公園的水鳥 曾曲墨攝
加入我們,你將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觀察、記錄鳥撞情況,為科學研究積累珍貴的數據。你會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討如何為鳥兒創造更安全的飛行環境。你更將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份子,用實際行動讓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讓鳥兒在我們的守護下,繼續在城市的天空中自由歌唱、暢快翱翔。
01
什么是鳥撞
鳥撞,簡單來說,就是鳥兒在飛行途中與人造建筑發生碰撞,最終導致傷亡的不幸事件。
在日間活動時,鳥類常常面臨"玻璃幕墻陷阱"的威脅。由于建筑玻璃的透明特性對鳥類視覺系統造成誤導,當它們觀察到玻璃透射的外部景觀或反射的環境影像時,會將這些光學幻象誤判為可穿越的空間,從而導致撞擊事故的發生。
而到了夜晚,城市的燈光又成了 “溫柔殺手”。在燈光中茫然亂飛的鳥兒,可能撞上建筑物,也可能因長時間找不到合適落腳點,體力耗盡而死亡。
城市夜間燈光對鳥類的迷惑和吸引(圖源:Burt et al., 2023)
鳥撞問題反映出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對生物多樣性考量的欠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自然棲息地被建筑蠶食,鳥兒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
關注鳥撞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它推動著鳥類友好的城市設計與建筑實踐,助力為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打造友好的生存環境,在此契機下催生了防鳥撞行動網絡。公眾能通過鳥撞調查、數據收集,以及相關宣傳教育活動,直接參與鳥類保護行動。其中,全國鳥撞調查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規模較大的公民科學調查項目之一。
我們生活中的鳥撞:
02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是一個充滿使命感與行動力的跨機構合作組織。2022 年,昆山杜克大學、朱磊博士攜手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守護荒野、紅樹林基金會、樂觀地球、武漢觀鳥會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本網絡。
我們始終聚焦 “鳥撞” 這一關鍵議題,以四大核心行動為發力點:開展公民科學調查,發動公眾力量,為鳥撞研究積累一手資料;提升公眾意識,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鳥撞問題;推動防鳥撞行動,積極探索并實踐各類有效減少鳥撞的方法;進行行業政策倡導,呼吁政府與企業重視鳥撞問題,制定并實施相關保護政策。
我們的目標清晰而堅定,通過這一系列行動,全方位積累鳥撞知識,促使社會公眾、政府及企業對鳥撞問題形成更深刻的認知,探尋切實可行的防鳥撞策略,減少鳥撞悲劇的發生,打造鳥類與人類和諧共生的友好型城市。
03
我們的成果
自2021年起全國鳥撞調查活動已舉辦8期,輻射186個城市,累計 3777名志愿者參與,調查建筑5627棟,上傳調查記錄近15萬條,發現近1000起鳥撞事件,推動城市變革,但防鳥撞仍需構建良性循環機制,誠邀更多人加入。
· 2024年9月首次聯合政府、企業及組織機構舉辦深圳城市生物多樣性研討會,簽署城市生物性保護跨界合作備忘錄。
· 2024年11月我們的防鳥撞項目獲得 CCTV 新聞頻道報道,央視新聞頻道對防鳥撞行動網絡進行采訪。
近年來,參與調查志愿者人數也逐次增長。現已有來自186個不同城市的志愿者們參與到了調查中。
04
如何報名
Step1: 掃描文章開頭海報中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
Step2:點擊右上角“守護野朋友”,根據所屬地區,找到相對應的“2025春季全國鳥撞調查”并點擊“進入”。
Step3:點擊右上角“報名”。
Step4:點擊下部“開始填寫”,完成問卷。
Step5:完成填寫后掃描問卷中負責人微信二維碼,加入志愿者微信群,等待負責人通過審核。
Step6:重新返回項目頁面,顯示" 個人編號 "即為 通過 審核。
報名成功!
05
調查安排
調查時間
南部地區:
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香港、澳門 、臺灣
3月20日:第一期志愿者線上培訓
3月21日至3月24日:預調查
3月25日至5月12日:正式調查
中部地區:
包括: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西
3月27日:第二期志愿者線上培訓
3月28日至3月31日:預調查
4月1日至5月19日:正式調查
北部地區:
包括: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河北、內蒙古、新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
4月2日:第三期志愿者線上培訓
4月3日至4月7日:預調查
4月8日至5月26日:正式調查
調查安排
培訓與預調查:
正式調查前 3-5 天,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組織線上培訓,涵蓋鳥撞知識、往期結果和本次標準,培訓錄屏可云端回看。培訓后需進行預調查,填寫預調查問卷,確定正式調查建筑、上傳信息并熟悉方法,務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正式調查:
使用野朋友小程序,按流程規范填問卷。選定至少一棟完整建筑,確保調查路線覆蓋各面,可就近選擇,同時調查多棟時選特征不同建筑。7周調查期內開展至少四周、每周連續至少五天的定期調研,每次一般30 分鐘內完成。
劃重點:
注意“兩米原則”,即發現鳥類尸體離建筑邊緣≤2 米,判定鳥撞致死;大于 2 米,不排除其他死因。
06
你的收獲
? 志同道合,熱愛鳥類和自然的伙伴
? 學習鳥類保護和系統科學研究的相關知識
? 關注身邊環境變化,深度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視野
? 與國內多家自然保護和科研機構協作,促進個人成長的機遇
? 成為公民科學家,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做出貢獻,在身邊創造改變的成就感。
還有:
? 滿足要求的志愿者可獲得行動網絡成員機構共同認證、設計精美獨特的電子志愿者證書(須志愿者主動提交申請)。
? 線上、線下的培訓、學習和分享交流活動。
往屆志愿者證書
07
其他參與方式
當您在調查時間外發現鳥撞,只需掃描海報中的小程序碼,填寫隨機鳥撞調查問卷,或者進入“防鳥撞行動網絡”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加入我們”,“隨機鳥撞記錄上傳”,獲得隨即鳥撞上傳途徑,提交相關數據。您的這份舉手之勞,將為我們洞悉國內鳥撞現狀注入關鍵力量 。
08
如果您還有其它關于全國鳥撞調查活動的具體問題,歡迎您通過電子郵件聯系:
Biodiversity&SustainabilityLab@dukekunshan.edu.cn(昆山杜克大學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
阻止鳥撞玻璃的悲劇,我們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加入我們,共同守護身邊的飛羽精靈~
從身邊的每一棟建筑開始,讓溫暖的改變發生!讓我們攜手同行,為城市中的鳥兒撐起一片更自由飛翔的天空!
文字、排版丨吳藝琛
貼紙丨秀米
圖片丨曾曲墨、防鳥撞行動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