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朱曉渭共同為“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
3月6日,陜西文化名家進校園暨“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舉行。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朱曉渭,共同為“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梅爭利,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商子雍分別代表雙方單位致辭,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終身名譽會長肖云儒為廣大師生講授《地球之虹——八萬里絲路親歷故事》文化講座,活動由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愛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師費翔聯合主持。
西安市書協主席、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石瑞芳宣讀《關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文件》。活動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聘任了部分與會專家學者為“傳統文化校外導師”,哲理中國畫創始人、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王家春代表受聘藝術家講話,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鄭欣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頒發“副會長單位”證書。
陜西省書協原常務副主席、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書畫委副主任李艷秋,陜西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文化藝術顧問陳宏,陜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對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張德勇等,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史館舉行了傳統文化主題筆會。陜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史飛翔,陜北民歌非遺傳承人、中國音協陜北民歌研究會理事屈旺旺,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陜北民歌研究會理事延錦園,川劇變臉傳承人、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劉彬,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王新妮,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各位老師、同學代表等三百余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離退休工作辦公室表演的開場節目:民樂小合奏《喜洋洋》
活動由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愛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師費翔聯合主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 梅爭利致辭
他表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來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并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希望“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揭牌,能為文藝大師們扎根校園生活、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提供建大沃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也將與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力爭取得高水平合作成果,切實為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 商子雍致辭
他講解了自己對文化的理解——講到文化就是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的總和,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祖祖輩輩形成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的總和。文化是一直在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繼承傳統優秀文化,也要學習外來優秀文化。文化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要立足文化不忘本。
西安市書協主席、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石瑞芳宣讀《關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文件》
頒發“傳統文化校外導師”聘書
著名文化學者、哲理中國畫創始人、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王家春代表受聘藝術家講話
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 鄭欣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頒發“副會長單位”證書
領導嘉賓合影
陜北民歌非遺傳承人、中國音協陜北民歌研究會理事 屈旺旺演唱陜北民歌《一把掛面不零賣》
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陜北民歌研究會理事 延錦園演唱陜北民歌《高樓萬丈平地起》
川劇變臉傳承人、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 劉彬表演《川劇變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離退休工作辦公室女聲小合唱《相逢是首歌》
文化講座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詹紹文主持
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終身名譽會長肖云儒作了生動詳實的文化講座《地球之虹——八萬里絲路親歷故事》,他告訴大家“走出中國才知道中國好,走向世界才知道世界小,走進絲路才知道千年絲路情未了”,同與會師生分享了自己重走絲綢之路的寶貴經歷,進一步闡釋了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王家春
石瑞芳
李艷秋
吳福春
陳宏
張德勇
近年來,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文化建設工作置于突出位置,積極構建科學全面、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文化育人體系,精心打造格調高雅、內涵豐富、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生態,形成了具有建大特色的大學文化體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學校深入推進 “11445” 發展新格局文化鑄魂工程,堅持五育并舉,通過實施 “千問千答” 計劃、學術文化繁榮計劃、開展 “體育運動紅旗院” 精神傳承行動、完善學校榮譽制度體系、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美育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方法,構筑現代書院制建設背景下 “面向人人” 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格局。學校精心打造了 “大先生”、“春天,我與詩相約” 等品牌文化活動,不斷豐富 “建大精神” 的文化內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
圖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輯:王新妮
制作: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