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們的駐歐洲盧大使就已經給出答案了,這個問題是來自《聯(lián)合早報》記者提問:中國會不會拉攏與美國漸行漸遠的歐洲?盧沙野是這樣回答的:“中國不需要拉攏啊,中國的朋友遍天下,中國實行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互利共贏的外交政策,使我們能在國際上結交越來越多朋友,不需要拉攏。中國就在那兒,我們的政策就是跟所有人結交朋友。”
另有記者追問美國當前對歐政策,對中歐關系是不是一個機會時,盧沙野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強調,中國并不會乘人之危,也不會去挑撥他國之間關系,他聲稱:“中國外交政策始終站自身的立場,站在人類共同的利益的這個基礎之上來決定。”
你歐洲現(xiàn)在幾斤幾兩重自己心里沒點數(shù)嗎?
你要是2018年貿易戰(zhàn)剛開始的時候,稍微愿意支持下中國,中歐全面投資協(xié)定送上。那時候中國是真希望歐盟爭氣,能成為世界三極中的一極。
然而,自以為還很牛逼的歐盟在2021年以壓倒性優(yōu)勢的投票決定凍結這份協(xié)議。
三年半過去了,中國國力獲得了很大的成長,大量的高精尖武器領先于世界,對外貿易增長了30%多,貿易順差更是增長了180%,芯片領域獲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遙遙領先等。你們歐盟呢?原地踏步都抬舉你們了,一個俄烏戰(zhàn)爭都快要把你們家底掏空,現(xiàn)在特朗普勒令烏克蘭投降,歐盟竟然連吱都不敢吱一聲!
這么廢的歐盟,還有什么資格,什么能力和中美坐一桌?小孩那桌坐去吧。還想讓中國去拉攏你?
一百多年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交往史,是一部浸透血淚、充滿壓迫與反壓迫的斗爭史。從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到八國聯(lián)軍的屠刀,從殖民掠奪的屈辱到意識形態(tài)的圍堵,中國人民早已看清西方所謂“文明”的虛偽本質。
正如先賢所言,西方300年對“民主、科學、自由”的追求,最終只落得“利己殺人,寡廉鮮恥”的結局。
歐洲的“文明”從來建立在暴力掠奪之上。從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屠殺到工業(yè)革命后的鴉片傾銷,從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策源地到冷戰(zhàn)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霸權,歐洲從未停止對全世界的剝削。盧森堡大使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幫強盜出身的‘老貴族’,雙標虛偽、寡廉鮮恥的基因早已刻進骨髓。”
他們至今仍在用“民主人權”的幌子掩蓋新殖民主義本質:法國至今控制著非洲法郎區(qū)的貨幣主權,德國通過歐盟規(guī)則榨取南歐國家的經濟紅利,英國攪屎棍特質深入人心!
更可笑的是,這些曾經的侵略者竟對中國表現(xiàn)出“莫名其妙的仇恨”。歐洲議會將中國與俄羅斯并列為“系統(tǒng)性對手”,北約戰(zhàn)略文件公然將中國定義為“挑戰(zhàn)”,德法領導人在七國集團峰會上叫囂“解決中國問題是西方團結的核心”。這種歇斯底里的敵意,恰恰暴露了其內心的恐懼——他們害怕中國崛起會徹底撕碎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害怕14億中國人民打破“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神話。
二、現(xiàn)實困境:歐洲已是美國的政治傀儡
今日的歐洲早已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從“棱鏡門”曝光的美國對歐洲領導人的全面監(jiān)聽,到北溪管道被炸后德國政府的裝聾作啞;從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家族與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利益勾連,到英國首相蘇納克對拜登政府的亦步亦趨,歐洲政壇充斥著美國的“裸官”與代理人。這些政治買辦從未考慮歐洲利益,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美國的全球霸權”,哪怕讓歐洲陷入去工業(yè)化深淵!
馬克龍所謂“歐洲戰(zhàn)略自主”的豪言,現(xiàn)在看起來就像一個笑話!朔爾茨高調訪華簽訂的經貿大單,回國后立刻被美國施壓縮水。這樣的歐洲,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主宰,談何成為中國的合作伙伴?
三、工業(yè)霸權崩塌:歐洲已無與中國交易的籌碼
曾經的“世界工廠”歐洲,如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去工業(yè)化。根據歐盟統(tǒng)計局數(shù)據,2023年歐洲制造業(yè)占GDP比重已跌破13%,能源密集型產業(yè)外遷速度創(chuàng)下冷戰(zhàn)以來新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工業(yè)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突破30%,新能源汽車、光伏、造船等23個制造業(yè)領域全球份額第一。當歐洲還在用“市場經濟地位”這類過時的概念對中國指手畫腳時,中國盾構機已鑿穿阿爾卑斯山脈,比亞迪電動巴士正駛過巴黎香榭麗舍大街。
更致命的是,歐洲賴以維持高福利的殖民紅利正在耗盡。非洲國家開始要求法國撤出軍事基地,拉美左翼政權集體反抗歐洲資本控制,東南亞選擇RCEP而非CPTPP。當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建立“非西方全球化”網絡時,歐洲卻只能蜷縮在美國的“小院高墻”里茍延殘喘。法國對尼日爾政變的軍事干預遭全民抵抗,英國試圖重振英聯(lián)邦卻被印度當面羞辱,德國“以貿易促變革”的非洲政策淪為國際笑柄——這些昔日殖民者的“后花園”,如今已是中國合作伙伴的廣闊天地。
四、文明優(yōu)越感的終極崩塌:歐洲已不配做中國的對手
歐洲精英至今沉浸在“文明導師”的幻覺中。他們以為中國會像19世紀那樣,對“西方紳士”的橄欖枝感恩戴德;他們幻想在中美博弈中待價而沽,用幾句空話就能換取中國讓渡核心利益。
當歐洲議會2024年通過第17份涉華決議時,中國海關總署數(shù)據顯示中歐貿易順差已突破5000億歐元,相當于希臘、葡萄牙、愛爾蘭三國GDP總和。
軍事領域的對比更令歐洲難堪:中國海軍年度下水量超過歐洲各國總和,055型驅逐艦的綜合作戰(zhàn)效能是英國45型驅逐艦的8倍,殲-20隱身戰(zhàn)機數(shù)量已超過全歐洲臺風戰(zhàn)機總數(shù)。
中國早已超越需要外部認可的階段。從“一帶一路”沿線128國簽署合作文件,到金磚國家擴容后經濟總量超G7,從上海合作組織安全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到非盟55國集體支持全球發(fā)展倡議,中國建構的國際合作體系具有真正的平等性與生命力。反觀歐洲,其主導的七國集團GDP占比已從1980年的62%暴跌至2023年的30%,所謂“全球影響力”全靠殖民時代殘存的媒體話語權強撐。
中國根本不用在乎他們,因為他們沒有什么用,當朋友不交心,當敵人更不配,整個歐洲就沒有幾個正經人,也談不成什么事,干什么廢什么……等他們內耗到活不下去,真的“選”出一個靠譜的話事人再說吧。
一群“發(fā)達國家”,把日子過成現(xiàn)在這個鳥樣,不應該反思嗎?
隨著歐洲工業(yè)的大規(guī)模衰退、撤離,隨著東大工業(yè)品占領全世界,隨著美國的戰(zhàn)略收縮,北約的實質瓦解,歐洲人還能維持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嗎?
只能說,歐洲人的苦難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