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華港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港公司”)與廣東科尼奧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科尼奧公司”)、江門市宏德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宏德公司”)等企業的股權轉讓糾紛案引發關注。盡管華港公司通過法律途徑多次勝訴,但執行款卻因法院執行措施滯后陷入僵局,民營企業合法權益長期受損的問題再度浮出水面。
合同履行遇惡意違約 法院判決解除引爭議
2022年6月,華港公司與科尼奧公司、宏德公司簽署《股權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約定以7150萬元受讓中重開誠(江門)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下稱“中重公司”)100%股權及名下土地。華港公司按約支付2280萬元首期款后,對方卻屢屢違約:逾期完成股權過戶、拒絕共管公司印章、挪用轉讓款償還其他債務,甚至隱瞞土地抵押擔保超限、欠稅等重大風險。更令華港公司震驚的是,科尼奧公司在合同存續期間,竟私自向臺山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合同,并迅速將中重公司股權低價轉至關聯企業,試圖“金蟬脫殼”。
盡管華港公司在一審、二審中提交大量履約證據,并多次表示愿繼續履行合同,但法院仍以“未按期付款”為由判決合同解除。華港公司代理律師指出:“科尼奧公司拒絕接受監管賬戶付款,卻以對方違約為由解除合同,本質是借訴訟掩蓋惡意違約。”2024年11月,江門中院終審判決科尼奧公司、宏德公司返還1780萬元股權款及利息,但兩公司早已轉移財產,執行陷入僵局。
勝訴后遭遇執行難 法院消極應對遭質疑
2025年1月,華港公司向臺山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債權,但法院遲遲未對被執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費、查封財產等強制措施。據執行裁定書顯示,科尼奧公司、宏德公司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實際控制人張旭輝雖持有數處房產,但部分已被抵押或查封,資產遠不足以覆蓋債務。
更令華港公司憤慨的是,科尼奧公司曾在2024年1月通過法院執行取回中重公司股權后,次日即以4000萬元低價轉至關聯企業僑都匯公司,且僅支付4%款項。華港公司提起撤銷權訴訟后,臺山法院認定該交易屬“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判決股權恢復原狀。然而,這份勝訴并未解決根本問題——股權雖被追回,但被執行人財產早已被掏空。
法律程序兜轉兩年 民企呼吁破解執行困局
“打贏官司卻拿不到錢,我們被迫在訴訟泥潭中掙扎。”華港公司負責人表示,為維權企業已投入超300萬元訴訟成本,而項目土地因糾紛被認定為閑置,面臨政府收回風險。目前,華港公司已向廣東省高院申請再審,要求繼續履行原合同,并承諾“若改判將立即支付剩余款項”。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案暴露出三大問題:一是違約方利用法律程序拖延還款;二是法院對惡意轉移財產行為查處不力;三是執行措施缺乏威懾力。根據《民事訴訟法》,執行立案超6個月未果,申請人可申請提級執行,但華港公司多次催促仍未獲實質性進展。
眼下,華港公司已向監察部門提交執行拖延線索,并計劃申請檢察機關監督。本報將持續關注此案進展,呼吁司法機關強化執行力度,打破“法律白條”困局,為民營經濟發展筑牢法治屏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