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在這個屬于全球消費者的重要日子里,我們不僅應該關注維權,也應該警惕消費陷阱、反思消費行為。
警惕消費陷阱
|虛假促銷:滿減湊單/限時折扣的數學游戲|
“滿299減50”“限時3小時5折!”這樣的促銷標語,總讓人忍不住點開購物車。為了湊夠滿減門檻,人們很容易為了湊單而加購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最后發現所謂的“省了50塊”,實際多花了200塊。更隱蔽的是,有些商家先抬高原價再打折,算下來和平時價格相差無幾。面對這種促銷策略,我們只需要記住:不買立省100%。
某店鋪折扣促銷海報
| 直播帶貨:氛圍式消費的沖動陷阱|
直播間里主播喊著“全網最低價”“只剩最后10單”,背景音是叮咚叮咚的下單提示聲,和“一二三上鏈接”的大喊。在這種氛圍下,人們很容易在激動中下單,清醒后才反應過來:搶到的“買一送十”,小樣加起來還沒正裝一半多,號稱“原價599”的毛衣,其他平臺常年標價199。直播間的緊迫感像一場集體狂歡,讓人忘了思考“我真的需要嗎”,只記得“不買就虧了”。
某店鋪折扣促銷標題
|小額貸款:X唄與超前消費|
超前消費的習慣,就像是:一個人,他只有一定的胃容量,但每一次他都不斷地吃撐,于是胃口越來越大。超前消費影響的是我們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而這個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作為經濟主要依靠父母的學生,我們應該盡量避免超前消費的行為。
某小額借款廣告海報
反思消費行為
|跳出來,思考一下|
讓我們來假設這是一場名為地球OL的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戲。你所操控的這個小人每個月有一定數額的資金進賬,那么,你會怎樣使用它呢?
你會任由自己揮霍它嗎?或是合理規劃它?
小人需要食物和水來維持生存,當吃到好吃的食物時心情值會上升,這很好。當小人照顧好自己時舒適度會上升,這也很好。那么小人花費金錢所在的其他物品上呢?
通過這個假設,我們可以暫時抽離出來思考,我們給這些商品增加了那么多附加值以及額外的屬性,不妨想想,你真的需要它嗎?它真的值得那么多嗎?
某商品折扣促銷海報
|工業社會,商品與消費焦慮|
工業社會里我們生產大量的東西,而后,為了讓經濟循環,我們制造各種各樣的需求,來賣出這些東西。這些需求中也包括“焦慮”。焦慮是最有效的東西了,它讓你覺得自己“缺少”了什么,除非擁有它,自己才完整。在消費社會里我們都約定俗成地默認了這種觀念的流行,但對于個人來說,它卻是值得反思的。
我·消費
|流行的消費主義觀念|
在當今消費主義社會里,我們購買大量的商品,衣服,風格,標簽,來給我們自己加上各種各樣的符號。這折射出了一個潛移默化的非常流行的觀念:“你買什么樣的東西,彰顯了你是什么樣的人。” 我們也很少反思,如此約定俗成地認為著。
但是真是如此嗎?
你真的由這些商品“定義”嗎?
你是誰?
實際上,只要稍微想想,很容易得出結論:不是的。
不是“你買的東西彰顯了你是什么樣的人”,而是:“你做了什么,彰顯你是什么樣的人”。
你不是由穿的衣服、不是由你配戴的東西、不是由你買的東西來定義的。
你是誰,是由你自己來定義的。
當然,你擁有的這些東西,也由你來定義。
你由你自己定義
|“冷靜一下”|
下一次,在沖動剁手前,不妨給自己一天或更長的時間,想想這件商品給自己帶來的是什么、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件商品吧。相信這個“冷靜期”會讓你足夠明確,它是否真的值得買。
重要的是,不要被你所買的東西定義,它們只是你的附屬品。你本身,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獨一無二之造物。
消費更少,創作更多
學生編輯:盧巧兒
責任編輯:吳娟 牛晴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