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門診服務質量,營造更加包容、溫暖的就醫環境,3月12日,黔南州中醫醫院門診部特邀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資深手語教師楊麗英老師,為繳費窗口、導診等一線醫護人員開展手語技能專項培訓。本次培訓以"手語傳情,服務暖心"為主題,旨在幫助醫護人員掌握基礎醫用手語,為聾啞患者提供更精準、更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教學相長氛圍濃,手語傳情暖意融
培訓現場,楊麗英老師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素養,通過"理論講解+情景模擬+互動練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她耐心演示問診常用手語動作,結合聾啞患者實際就醫場景設計"主訴癥狀""用藥指導""安撫情緒"等情景對話,并舉一反三教學其他的就醫手語,如數字一、二、三的三便可學會“三都”這個詞語的手語。授課過程中,楊麗英老師詼諧幽默有耐心,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化解復雜手勢難點,引得現場掌聲連連。
求知若渴練技能,躬身踐行顯擔當
臺下醫護人員展現出高漲的學習熱情:有的同事舉著手機全程拍照,反復比劃"請、醫院、醫生、檢查"等相關手勢;導診臺小羅與同事結成練習小組,模擬聾啞患者掛號場景;老師帶領所有人員練習動作要領。門診部主任更是帶頭參與考核,逐字逐句糾正發音口型與手勢同步技巧。參訓人員紛紛表示:"學會一句'別擔心,我們幫您'的手語,比任何儀器都更能傳遞醫者溫度。"
服務提質無止境,人文關懷踐初心
此次培訓是門診部"無障礙服務提升"的重要舉措,后續將通過無障礙設施優化、引入志愿者支持、專人陪同就診等系列措施,切實解決特殊群體就醫溝通難題。正如門診部主任在總結中強調:"醫療服務不僅要'治已病',更要'暖人心'。掌握手語不僅是一項技能,更是我們踐行'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職業精神的生動體現。
今后,黔南州中醫醫院將持續推進服務創新,讓更多溫暖舉措化作溝通橋梁,用實際行動詮釋"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