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講一遍李世民的故事!”
最近,我偶然入手了一套《超有料漫畫資治通鑒》,沒想到這套書竟然讓7歲的男孩子愛上了歷史。
小男孩天生就喜歡打打殺殺的東西,而這套書恰好就有各個朝代文官武將大PK,而且場場都是經典戰役,想不喜歡都難!
現在每晚睡前,兒子都抱著書催我:“媽媽快看!楊廣為什么輸給李世民啊?”
這套書共4冊,以《資治通鑒》為脈絡,用數百幅爆笑漫畫串聯起從戰國到五代十國的歷史大事件。
每冊聚焦不同的朝代典故,分別為戰國至秦朝、西漢至東漢、三國至南北朝以及隋朝至五代十國。兒子最愛的是隋唐盛世這一趴,他說:“李世民像超級英雄,但他不用武器,靠腦子就能贏!”
沒錯,老母親內心狂喜:終于不用硬背“貞觀之治”了!
為什么孩子對它“上頭”?四大亮點征服小學生
● 漫畫+段子,歷史比動畫片還精彩
書中人物全是“戲精”:劉邦撓頭吐槽“當皇帝比打江山還難”,諸葛亮搖著羽扇說“我這人設不能崩”……兒子邊看邊笑:“原來古人也這么逗!”
再比如講“田忌賽馬”時,孫臏被畫成精通賽馬策略的軍師,田忌則是舉著賽馬號碼牌的“熱血教練”,兒子瞬間記住“下等馬忽悠對方上等馬”的策略,小計謀get√。
更難得的是,搞笑背后藏著歷史的嚴謹,但卻用幽默有梗的現代語言搭配漫畫形式,讓孩子沉浸其中,看歷史上的人物“搞事情”,從而實現無痛閱讀。
● 成語典故“埋伏”在故事里,暗藏“雞娃”小心機
書中將上百個成語巧妙融入劇情:韓信受“胯下之辱”時,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時,直接用生動的漫畫表現。兒子看完《三國篇》,居然主動問我:“媽媽,‘樂不思蜀’是說劉禪沒心沒肺嗎?”
同時,這套書還設計了《司馬光大講堂》、《超有料小課堂》,會對一些有爭議的歷史事件進行詳細拆解,讓娃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老母親測:這套書為何值得閉眼入?
● 性價比碾壓興趣班,一杯奶茶錢讀半年
全套4冊定價不到百元,均攤下來每本才一頓快餐錢。對比動輒上千元的國學網課,這種“自助式歷史啟蒙”簡直太香!兒子讀完后,主動要求去博物館“找書里的文物”,老母親順勢省下一筆游學費用。
● 悄悄解決“親子溝通代溝”
現在全家吃飯時,兒子會突然蹦出“房謀杜斷”“管鮑之交”的典故;逛公園看到柳樹,他脫口就是“李世民給隋煬帝戴綠帽子”。雖然用詞雷人,但歷史邏輯沒錯啊!
這套書不僅讓他愛上歷史,更給了我們“高質量聊天”的素材。
寫在最后
以前我總擔心:7歲孩子讀《資治通鑒》會不會太早?但這套書用行動證明:歷史可以比奧特曼更熱血,比《米小圈》更有營養。
它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而是用故事啟發思考,用觀點培養主見,用細節夯實素養——正如美國歷史學家與哲學家威爾·杜蘭特所說:“研究歷史,就是參與偉大的對話。”
如果你也想讓孩子:
? 提前進行歷史啟蒙,主動捧起書本
? 張口就是典故,作文不再干巴巴
? 從小建立辯證思維,不做“跟風黨”
那就閉眼入這套漫畫版《資治通鑒》吧!畢竟,還有什么比聽娃說“媽媽,我覺得秦始皇不該焚書”更讓老母親欣慰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