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一上午在聽 Bill Evans這張《 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 》 ,真好聽。
春天通常被認為是萬物復蘇,處處涌動生命的跡象。
但Bill Evans在張唱片里要表達也許要復雜一些。
這張唱片里有兩首曲子,
Bill Evans的演奏很深情,但不濫情,如涓涓細流。
你聽著聽著像是在春雨里經歷憂傷。
這兩首曲子都是獻給逝去的人。
一首是《B minor Waltz(for Elaine)》,
獻給曾經的女友Ellaine。
Evans是在一個海邊的炸雞店遇到Ellaine的,
后者在那當服務員。
Bill Evans有另一首曲子《There You Came 》,
也是寫給Ellaine的,
描述的就是他第一次見到她時的場景。
兩人交往了有12年的時間。
說是女友,
但在這段歲月里,
他們是以夫妻相稱,盡管沒有登記結婚。
他們都喜歡小動物,養過兩只貓,
有一只是叫 Harmony。
他們很相愛,是彼此的一切,
但某種程度上也是互相照鏡子。
因為兩人都有海洛因毒癮,
而且Ellaine精神狀態也有問題。
后來,Bill Evans移情別戀,
主要原因是他身體每況愈下,
但又很想有個子女,
而Ellaine又無法生育。
Bill提出和Ellaine分手。
Ellaine起初看起來很平靜,
像是接受了這個現實。
但在Bill Evans離開紐約之后的某一天,
Ellaine跳向了一列地鐵,自殺身亡。
《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里的另一首曲子
《We Will Meet Again》,
是Evans獻給自己的哥哥Harry。
他們是兩個看上去很不同的人——
一個身材矮小但強壯,
性格隨和,常常大笑;
另一個瘦高,戴著眼鏡,
動作緩慢,說話輕聲輕語。
但他們某些方面又很像——
Harry是對Bill影響很大的人。
在他們年幼時,
其實是Harry先學了鋼琴,
哥哥上課時,
Bill會趴在一旁聽,
哥哥下課后,
Bill會去有模有樣地彈。
兩人后來都以音樂為生,
但人生軌跡有些不一樣。
Harry在17歲時對上學失去了興趣,
他應征入伍,去到了長崎,
目睹了被原子彈轟炸后的城市。
這段經歷結束了他的童年時光,
也對此后的他有了深遠影響。
不過,倆兄弟后來都去上了大學。
Bill各門功課都學得不錯,
Harry則時常在課堂上睡大覺。
畢業音樂會上,
Bill演奏了貝多芬的曲子,
Harry送給了弟弟一個刻字的打火機。
畢業后,
Harry成為了一名音樂老師。
Bill的故事就更為大家熟知了。
兄弟倆的關系一直很好,
Bill時常會來哥哥家探訪。
Harry結婚后有個了女兒,
那首著名的《Waltz for Debby》,
就是Bill寫給哥哥的女兒Debby的。
Harry后來在事業上越來越好。
去攻讀了博士,并且被提拔為學校主管,
但他的行為舉止開始異樣,
經常自言自語,四處游蕩。
Harry被診斷出得了精神分裂。
最終,在1979年的某個夏日,
Harry把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腦袋。
Bill獻給哥哥Harry的這首
《We Will Meet Again》,
是在哥哥去世后發表的,
所以Harry生前不知道這首曲子的存在。
但實際上,
《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這張專輯,
也是在Bill Evans死后一年才發布的。
Harry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
Bill Evan去世,享年51歲。
爵士樂評論家Gene Lees曾說,
Bill Evans是個漫長的自殺者,
他在每一次演奏中都留下了紀念碑,
一個憂郁、沉思的身影。
Bill的遺愿是和哥哥葬在一起,
他們現在長眠在巴吞魯日的一座墓園里,
緊挨著對方。
PS: 這不是我第一次分享《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這張專輯,之前分享的,更多是關于我自己跟這張唱片的故事,關于怎么知道它,以及手上這張唱片的來歷。 如果有“life soundtracks ” 一說的話,我想我會把這張唱片列入其中之一。
·lov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