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I領域可謂熱鬧非凡,特別是大洋彼岸的美國硅谷,上演著比漫威宇宙更刺激的AI大戲。中國的黑馬DeepSeek剛用"白菜價"改變了大眾對“AI燒錢”的固有認知,腳踩ChatGPT登上了美區App Store下載榜榜首,美國本土就殺出個程咬金——馬斯克麾下的xAI祭出大殺器Grok- 3,又將下載榜榜首改成了自己的名字。這波AI攻防戰,打得比《三體》里的水滴突襲還要迅猛。
這個Grok- 3可不是吃素的,號稱能把頂尖AI的算力按在地上摩擦。它將強大的推理能力與廣泛的預訓練知識融為一體,在超強運算能力加持下,解題編程信手拈來,連宇宙奧秘都想摻和一腳。馬斯克這廝果然不忘"火星人"人設,腦機接口還沒整明白,又惦記著用AI破解宇宙密碼。要我說,這野心比他在推特上炒狗狗幣還野。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鬼文子的科技考古,今天我們來解析一下馬斯克的AI梟雄之路,強征特斯拉精英,手握華人軍團,押注數十萬GPU,他是如何做AI的呢?
1、
時間倒回2013年,智能機剛普及的年代。馬斯克在SpaceX洗手間刷推特時,突然被谷歌收購DeepMind的消息驚得菊花一緊。這位科技界的"鋼鐵俠"瞬間預判:谷歌這老小子要搞事情!果不其然,辛頓、哈薩比斯等AI大神紛紛投誠,眼瞅著就要整出個“大殺器”。
為什么那時候的馬斯克認為他們會整出一個“大殺器”呢?因為他在深度思考之后,認為谷歌的目的是打造一個影響世界的超級人工智能,并且這個人工智能很可能會在未來脫離人類的控制。他后來更是直接在推特上表達了這份憂慮:“我們要對人工智能格外小心,它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
可惜當時網友還沉浸在4G網絡的飛速體驗中,似乎理解不了馬斯克這份憂慮,沒有多少人搭理他的“瘋言瘋語”。說來也是,那時候的人工智能能干啥?頂多像哈薩比斯那樣,拿去玩玩雅達利的游戲,其余的功能都僅存于科幻小說,完全沒有落地的可能性。氣得老馬直拍桌子——既然沒人信邪,老子就自己當滅霸!
2014年的舊金山灣區,馬斯克拉著薩姆·奧特曼、杰弗里·辛頓的徒弟伊爾亞·蘇茨克維,以及未來圖靈獎的獲得者約書亞·本吉奧等等科技新貴,搞了個號稱"為愛發電"的OpenAI。這陣容堪比復仇者聯盟,可惜漫威編劇早看穿結局——英雄內斗才是流量密碼。
早期這群人都還是和和睦睦的,但要是不出點意外,可能馬斯克就在OpenAI常駐了,那樣就沒有xAI什么事了。
轉折來得比馬斯克換女朋友還快。2017年谷歌的工程師祭出變換器網絡“Transformer”的架構,把OpenAI的臉打得啪啪響。
老馬他們慌了,緊急推出了GPT-1 模型,結果這倉促上馬的半成品,被谷歌的BERT模型按在代碼堆里摩擦。更絕的是,馬斯克這時玩起了"辦公室政治",想把OpenAI打包塞進特斯拉。薩姆·奧特曼等人當場黑人問號:說好的拯救人類呢?
2018年的分手大戲堪稱商戰經典。馬斯克使出"送牛奶"挖墻腳的騷操作,把OpenAI技術骨干的工位變成了諜戰現場。最終特斯拉老板帶著破碎的AI夢轉戰推特,留下薩姆·奧特曼在OpenAI的廢墟上默默發育。誰曾想,這個被老馬拋棄的"棄子",4年后竟用ChatGPT掀起AI革命。
此時的馬斯克嘴上喊著"AI危險",背地里卻狂囤GPU。這波操作像極了渣男分手時說的"我配不上你",轉身就和新歡xAI閃婚。
2、
2023年7月,馬斯克帶著新歡殺回戰場,公司名字都透著中二氣息——xAI,不知道的還以為是X戰警分部。
馬斯克這次學精了,玩起資源整合的帽子戲法。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團隊?挖!推特的數據流量?蹭!連華人科學家的春節假期都不放過!靠著這手"乾坤大挪移",xAI像開了外掛般瘋狂發育:
2023年11月,xAI發布了旗下大模型Grok-1的早期版本,能夠通過馬斯克旗下的社交平臺X實時獲取信息。
2024年3月,Grok-1的半代升級版本Grok-1.5發布,進一步增強了推理能力和長上下文理解能力。
2024年4月,多模態模型Grok-1.5V登場,在Grok-1.5的基礎上增加了視覺功能,可以推理交錯的自然語言和圖像。
2024年5月:60億刀融資到賬,估值飆到240億。
2024年8月:推出了全新聊天機器人大語言模型Grok-2.0,新增了圖像生成功能,該功能一度差點搞出政治大瓜,有人用其生成特朗普與哈里斯的曖昧圖片一度在網上瘋傳。不少人因此開始抵制Grok-2.0。不過老馬聳聳肩,表示他可不管這些。
2025年2月,馬斯克帶著華人天團丟出“王炸”——Grok-3,直接叫板GPT-5。
最騷的是孟菲斯數據中心,數十萬塊GPU的算力堪比奇異博士。馬斯克這波操作完美詮釋了什么叫"你的資源很好,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3、
在Grok-3發布會現場,吳宇懷和Jimmy Ba把老板擠到角落的場面,活脫脫現實版《硅谷》喜劇。這支華人占比超4成的夢之隊,愣是把AI研發玩成了春節聯歡——馬斯克為了遷就中國年俗,連產品發布都敢延期。要我說,這波文化輸出比孔子學院好使多了。
從吳宇懷到張國棟,這些黃皮膚黑眼睛的科技忍者,正在改寫AI霸權規則。他們設計的"思維鏈"架構,讓AI學會了像人類一樣解幾何題、寫代碼,甚至搞出俄羅斯方塊+寶石迷陣的縫合怪游戲。難怪網友調侃:AI世界大戰,最終是華人內戰。
從外界看來,xAI的局面似乎穩中向好,有錢又有技術,既有馬斯克這樣的世界首富坐鎮,還有吳宇懷這樣的AI天才少年加盟。迭代進度快,革新功能強,怎么看都是一副超越GPT,腳踩Gemini,走向AI巔峰的趨勢。
然而,暗地里,表面風光的xAI并不平靜。快速發展的背后,是馬斯克在不斷"拆東墻補西墻"。他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精英、推特的計算資源、SpaceX的火箭算力……一股腦地打包往xAI里塞,這種神操作,讓投資人看得心驚肉跳——畢竟誰也不想看到下一個FTX慘劇。
老馬倒是理直氣壯:"我這是防止人才外流!"但這話騙騙外行人還行,明眼人都懂。但愿他能認真地在幾個公司間調度制衡,不要玩崩了才好。
4、
從OpenAI到xAI,馬斯克始終在扮演矛盾綜合體,一邊高喊AI威脅論,一邊瘋狂推進研發。既想當科技救世主,又要做商業掠奪者。這種神經操作,像極了在懸崖邊跳踢踏舞。
但不得不承認,正是這種危險平衡,催生了AI領域的指數級進化。當Grok- 3展示出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潛力時,我們突然意識到:這個滿嘴跑火車的硅谷狂人,或許真能搗鼓出理解宇宙的鑰匙——盡管這鑰匙可能先用來打開華爾街的金庫。
站在2025年的時空節點回望,馬斯克的AI征程猶如一部科技羅生門。OpenAI的背叛、xAI的逆襲、華人軍團的崛起,每個轉折都充滿戲劇張力。這場持續十年的AI權力游戲,既沒有絕對反派,也沒有完美英雄。
科技革命的敘事正在被重新書寫,當吳宇懷們站在C位調試代碼時,我們突然看清了未來戰爭的真相——這早已不是國家間的較量,而是人類智慧與硅基生命的終極博弈。不過,未來究竟誰勝誰負,恐怕連賈維斯也無法預料。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估值近3000億!馬斯克的Al公司xAI謀劃巨額融資
2、犧牲特斯拉等業務發展xAI?美媒揭秘馬斯克的 “瘋狂”做法
??3、馬斯克 “靠邊”,杭州95后Al科學家坐C位!
??4、馬斯克發布 Grok3,這位杭州95 后憑啥坐C位?
5、??中美Al競賽,本質是“在美中國人”對打 “在華中國人”?
6、??我為什么創辦xAl?馬斯克自述從OpenAl到xAl的心路歷程
碼字不易,看完幫忙點個“在看”唄,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