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從沒有見國家媒體如此激烈的集中對一個商人開炮,更罕見的是,用“漢奸”來定義一名商人。
今年97歲的李嘉誠,經商55載,卻在人生的最后階段,讓一輩子積累下來的名望,化為了烏有。
3月17日,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黯然離世,網上一片哀悼之聲。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農抑商的傳統文化中,一名商人能夠得到如此的贊譽,是十分難得的。
如今香港4大家族的創始人只有李嘉誠在世,但這次因為出售港口資產的交易,已經注定了他黯然離場的結局。他和李兆基的爭斗中輸少勝多,但終其一生的評價,因為這一次錯誤的選擇,他永遠的敗給了對方。
一
1979年,李嘉誠以極低的價格收購英資企業和記黃埔,意外獲得香港國際貨柜碼頭的控制權。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市場,讓這一交易得到了超值的回報,也讓和記黃埔一躍成為全球知名的港口運營企業。
此后,和記黃埔憑借巨大的財力以及和英國政府的關系,收購下了英國費利克斯托港51%股權。緊接著,和記黃埔又拿下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泰國林查班港等多個新興市場的港口。
2006年,和記斥資4.5億美元收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克里斯托瓦爾港和巴爾博亞港40%股權。
截至目前,和記黃埔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3個港口。而且這些港口地理位置優越,比如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的港口,幾乎決定了航運的命脈。
二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毫不掩飾他對巴拿馬運河的野心。
他在演講中稱:在巴拿馬運河的建設過程中,美國花費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資金,并失去了38000人的生命,但在之后被愚蠢地交給了巴拿馬。
巴拿馬對我們的承諾被打破了,我們交易的目的和條約的精神遭到了徹底的踐踏。美國船只被嚴重超額收費,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公平對待。最重要的是,我們把它給了巴拿馬,我們要把它收回來。
2月1日,魯比奧奉命抵達巴拿馬,向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施壓。稱中國正在利用巴拿馬運河要挾美國,美國必須采取措施來應對這一局面,言外之意就是要使用武力奪取巴拿馬。
談判很快有了結果,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在會談后對外聲稱,巴拿馬需要考慮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共同倡議。
三
這個消息,對于善于觀察政治動向,一直把資金安全當作人生信條的李嘉誠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3月4日深夜,長江和記突然在港交所發布戰略重組公告,宣布與貝萊德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控股的所有股份。將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資產打包出售,預期會給長和帶來190億美金的收益。
這筆全球港口業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交易,更因涉及巴拿馬運河兩大戰略港口引起軒然大波。
但在和記的投資人看來,這筆交易讓他們徹底放下了懸著的心。次日,長江和記的股票上漲22%。
李嘉誠更是喜不自禁,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說“對方給出的價格很合適”。從他的角度出發,盡管港口就是印鈔機,但以不錯的價格賣掉,在如今的國際環境下,絕對是劃算的交易。
四
但李嘉誠可能并沒有想到,他的這一選擇,對中國航運業帶來的致命影響。
2月21日,美國發布了一項全新的提案,將對所有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只需支付高達150萬美元的“服務費”,而美國的船只則能享受一些激勵措施。
這是針對中國的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毀滅性打擊。如果提案真的實施,那就意味著以后中國制造的船只無法在美國的港口停留。這對于擁有造船業最大份額的中國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
如果和記擁有的43個港口被美國財團收購運營,按照美國的長臂管轄作風,這些港口都可能成為針對中國船只的工具,中國船只將無路可走。
這絕不是一場純粹的商業交易,貝萊德財團高層曾多次前往白宮,匯報相關事項的進展,這是赤裸裸的借企業之手,行使美國的霸權。
五
從港澳辦轉發大公報的評論開始,社會各界都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這次不同尋常的交易。
當美國用霸權來對中國進行打壓時,中國的企業卻把手中的子彈拱手相讓,如何不讓國人氣憤。
即便是本著在商言商的原則,李嘉誠此次出售港口活動也應該優先考慮國內的買家。他此次出售了43個港口資產,但卻留下了內地和香港的港口。
既想留住優質資產,又把刀子遞給敵人。商業也有道德,從時間點來看,和記在和貝萊德財團的談判中,明顯抱著速戰速決的態度,否則沒有這么容易達成一致。
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李嘉誠這些年一直在把投資向西方轉移。他不怕中國的法治,更怕美國的霸權。
當然,中國并非手中無牌。作為一家香港企業,如此明目張膽做“漢奸”出賣國家利益,怎能坐視不管。
3月14日-15日,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輝率代表團訪問巴拿馬,同當地智庫學者進行了會談,會見了巴拿馬的主要政黨領導人。
新聞報道稱:“巴拿馬愿深化雙方友好交往,凝聚合作共識,推動巴中友好事業持續發展。”
這一表態,和之前一意孤行要退出“一帶一路”截然相反。
3月1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說“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什么是依法依規,《國安法》就是法規!當一個企業的行為影響到企業安全時,國家不能置之不理。任何的商業活動,也不能觸動國家利益。
這些年中美貿易戰,多少中國企業被針對?華為、TikTok、中興等都被美國政府打壓過,即便美國使出扣押人質的方式,最終也沒有讓企業屈服。
哪有純粹的商人,在兩國貿易戰時,商人就是戰士。臨陣退縮,和逃兵無異,主動投降,被罵“漢奸”不冤。
當商業文明被霸權主義取代,在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中,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李嘉誠作為中國商人,他沒有理由置身事外。
這筆交易還遠遠沒有結束,如果政府強行介入,最終的結果還未可知。
當年TikTok差點賣給了美國的甲骨文公司,最后關頭,中國一紙文件,讓這筆交易成為泡影。
接下來,可能有三種可能:
一、香港政府以《國安法》為由,要求場合撤銷這筆交易,長和可能為此損失大筆的違約金。
二、中國向第三國施壓,港口所在國家不批準相關交易。
三、對長江和記和李嘉誠進行調查,以相關交易違規為由對其進行懲處。
除此之外,中國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比如中國企業在海外購置更多港口資產,實現和美國的對沖,降低相關風險。
打造新航線,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扼制西方霸權……
其實美國目前的這些舉措,中國早已提前做了鋪墊。海上絲綢之路早在10幾年就開始布局,為的就是這一天。
對于李嘉誠來說,這筆交易并沒有真正的落袋為安,后面變數很多,而且這一次錯誤的選擇,可能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
答案或許很快揭曉,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李嘉誠樹立了一個錯誤的典范。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嘉誠到手的鴨子,可能要飛走了。
即便真的到手,他也可能享受不到美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