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宋美齡曾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胸前常佩戴空軍軍徽,但她并不是飛行員。直到2003年,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才培養出一名佩戴空軍少將軍銜的真正女飛行員將軍,她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女飛”的岳喜翠。
岳喜翠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首位女飛行員將軍,能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原因很多,但與她的家庭跟學校教育有直接關系。
岳喜翠,1948年出生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岳家莊一個礦工家庭。看到岳這個姓,你或許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飛,答案顯然易見,她的父親岳志剛就是岳飛的后裔。
岳喜翠在父親身邊長大,父親的一言一行,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打下了“愛黨、愛國”的烙印。
“到部隊好好干,聽黨組織的話,要把飛機開好!”
岳志剛簡短質樸的囑咐,成了她的座右銘。
岳喜翠有個好父親,也有個好老師。她的班主任杜嫦娥是烈士后代,所以她常常用父親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事跡教育學生不忘國恥,好好學習。在老師的教育下,岳喜翠明白,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
老師的故事讓她有了要參軍的想法,她要上前線保衛國家。
岳喜翠17歲那年,空軍到泰安招女飛行員,岳喜翠喜出望外,立刻報名參軍,岳喜翠憑借著自己的天生條件,從上千人里脫穎而出,成為空軍第三批飛行員。
岳喜翠在航校順利完成了內場的理論學習后,轉入外場學習飛行駕駛,但沒想到的是,她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的挫折之一。
剛飛了幾個飛行日,岳喜翠就患上了“全身游走性關節痛”,全身大小關節不停地竄著疼痛,行動受限,導致她被迫停飛。
為了恢復身體,岳喜翠忍著劇痛,每天天一亮,她就到室外跑步,距離越跑越長,另外復習航空原理和回憶飛行動作,為復飛做足準備。
勝利永遠屬于準備好的人。岳喜翠以頑強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創造了奇跡,兩個多月后,醫生在她的體檢報告上簽下四個字——飛行合格!
在岳喜翠的努力下,她成功被分配到部隊。岳喜翠開的飛機越來越大,她的職務也從飛行員、機長、中隊長、副大隊長,到師政部副主任、副師長、軍區空軍參謀助理、軍區空軍副參謀長……
1968年12月28日,岳喜翠在老機長的帶領下,到西北執行核試驗的保障任務,那天正好是她20歲生日。
1972年夏天,24歲的岳喜翠正式成為機長。上任后,首次率機組到山東半島,出色地完成了高難度的模擬衛星跟蹤觀測任務,受到科研單位的好評。
1985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岳喜翠載著10多位首長,從河南飛往湖北,中途遇到超大雷雨,雨點跟石子一樣打在飛機身上,一道道閃電在舷窗上閃爍著。
面對險情,岳喜翠沉著冷靜地駕駛飛機從云層縫隙中成功突圍,保證了首長和飛機的安全。由此可見,岳喜翠不但飛行技術高超,而且膽子也是非常大的,她有著其他機長沒有的沉著和冷靜,這也為此讓她從一群飛行員中脫穎而出。
1978年,岳喜翠接到一個重要任務,這項任務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新疆老百姓的生活。這年冬天,新疆遇到罕見的旱災,200多萬畝小麥急需雨水的澆灌和大雪的覆蓋。
為了緩解災情,氣象部門決定用飛機進行大面積人工降雪,空軍派出執行任務的就是岳喜翠。
28日晚上,氣象部門終于盼來一層從蘇聯方向沿天山以北涌來的龐大云系。氣溫下降到零下二十度左右,天空中飄著雪,這正是人工降雪的好天氣!
但是能見度不到1000米,還是深夜,在這樣的條件下升空作業,是非常危險的!面對困難,岳喜翠沒有絲毫猶豫,她果斷聯系塔臺,準備起飛。
岳喜翠知道,這次的任務跟人民利益掛鉤,即便是犧牲,她也要為人民起飛!
就在飛機即將離地的瞬間,風擋玻璃被迎面而來的冰霜給糊住了,前方的兩行跑道燈此刻完全消失了,面對突發的險情,岳喜翠果斷拉桿升空,靠著儀表指示在黑漆漆的前方爬升。
如果她有零點零幾秒的遲疑,終止起飛,那么飛機很可能就會沖出跑道,到這個時候,那可真是,救災不成,反成空難。
岳喜翠憑著勇敢跟果斷,完美完成了任務,我國首次人工降雪大獲成功!
喜訊很快順著電波訊號傳遍全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爭相報道這一喜訊。熒幕前的你對當年這件事還有印象嗎?歡迎您在評論區里分享您的記憶時刻。
在這之后,岳喜翠還得到前往莫斯科學習的機會。抵達訓練場后,她對部屬們說:“咱們是為祖國出來學習的,一定要把外國人的技術學到手,要多問,不要客氣,飛一個小時的350美元的學費,這是人民的血汗錢,每個同志都必須以優異的成績過關!”
岳喜翠憑借著精湛的技術在藍天叱詫風云,得到國家的重視,但是她卻選擇了平凡。
1985年,岳喜翠所在的飛行大隊被撤編。作為副大隊長的她從大局出發,帶頭表態擁護上級決定。
關于撤編后的人員的去向有三個選項:一是去民航繼續飛行;二是可以做地面工作;三是留在部隊飛行,但是要離開大城市。
有人建議她去民航,當時正好趕上民航的發展時期,飛行員待遇要比軍隊高很多,但是岳喜翠還是選擇留在部隊,同時還向組織提出三個要求:
第一,不要職務,當普通飛行員
第二,不留戀大城市
第三,改裝新機型保證盡最大努力,一定盡快飛出來
組織上同意她提出的條件,就這樣,她被調回鄂西山區老部隊飛行,成了一名普通的飛行員。
岳喜翠為何沒有選擇待遇更好的民航呢?
她用一句話解開了大家的疑惑:
“個人待遇再高,也不及人民培養一個飛行員的零頭!”
岳喜翠始終沒有忘記人民培育的深恩。
在她43歲時,就任某航空兵師政治部副主任一職,1994年,46歲的她被提升為副師長,授大校軍銜。
1997年,49歲的岳喜翠被任命為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2001年,53歲的岳喜翠當上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2003年,55歲的岳喜翠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隨著職務的不斷變動,岳喜翠也給自己立下了“約法三章”:不把榮譽當資本,不把職務當特權,不忘密切聯系群眾。
岳喜翠說到做到,始終是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她就是人民心中好機長的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