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油田評選出三基建設十大標桿并命名表彰。
宣傳文化中心第一時間啟動“三基建設標桿示范行”全媒體報道活動,采用“機關+基層+專業”聯合跨界采訪模式,深度挖掘十家標桿單位基層管理經驗,推動全油田形成“學標桿、創標桿”熱潮。
——《勝利日報》4版 20250221
“三老四嚴”過時了嗎?
采訪組所到之處、所見之事,都已給出了答案:“三老四嚴”永不過時!
1966年2月,大慶油田中四隊28名石油人,攜三面旗幟,跨越一千四百公里,從遙遠的大慶來到勝利。
與之同來的,是“三老四嚴”的優良傳統,蘊含在其中的精神力量,早已融入每一名干部員工的血脈,成為一個群體的共同價值選擇,并轉化為一種務實、謙遜、永不屈服的信念,一種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高度自覺。
追尋老故事里的 光
“進了三區的門,就要做‘三老四嚴’的傳人。”“三老四嚴”是勝利采油廠采油管理三區的傳家寶。在這里,新入職員工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歷史和傳承;班子換屆,學習的第一項內容就是“三老四嚴”傳統。
人人學傳統、事事重傳統、處處見傳統。
在采油管理三區,“三老四嚴”故事周周講、“嚴細實”主題班會月月開,已經成為雷打不動的“規定動作”。
在一代做給一代看的傳承下,干部員工努力把每一件平凡小事做細做實。304站員工李明虎的眼睛就是“尺”,他平出的井場被公認為“三區標準”;整潔的庫房、疊成“豆腐塊”的被子,303站處處彰顯著“嚴細實”的作風;察覺到套壓遠程傳輸數據不準確,技術室新員工譚嘉辰、楊梓晗逐一查找、現場比對,找出問題所在。
“繡” 出千米油層的樣子
“三老四嚴”在新時期如何弘揚?采油管理三區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不斷探尋“三老四嚴”的新時期打開方式。
歷經60余年開發,采油管理三區所轄油藏含水高達97%,采出程度43%。
“油田老、精神不老,含水高、斗志更高”,他們立足高質量發展主題,瞄準主責主業,錨定“極致開發”理念不松懈。
對比952口測井曲線、分析3452個小層,技術人員剖析每一口單井,刻畫每一個砂體,認清每一個油層。采油管理三區恢復地質儲量367萬噸,年均產量增長2400噸。
對于勝采廠提出的“百噸井”目標,管理三區經理黃佳博認為,要想不敢想,做不敢做,努力在特高含水油田“極致開發”中走在前、作表率。
當好傳家寶 傳承人
在采油管理三區每周一的工作例會上,有兩項盲抽:“三室一中心”辦公場所5S隨機抽查、“消防設備”“心肺復蘇”等操作的現場演練。
致力于“一站一特色”的班站基礎管理建設,采油管理三區在304站“三老四嚴”傳統教育基地建設完成的基礎上,正在逐步建設303站“三個最強”練兵基地和306站幸福家園團建基地。
人人都是三基踐行者。采油管理三區將三基管理體系落實到24項工作目標、37個工作項點,讓全員融入三基建設。
采訪者說
站到勝坨這片土地上,行走在采油管理三區的站點井場之間,原來像“三老四嚴”這種優良傳統,或者扎根荒原,或者航向深海,但其精神從未斷線,其征途從不孤單,注采304站如此,采油管理三區如此,勝利采油廠如此,勝利油田亦是如此。
——李佐恩
宣傳文化中心黨建專家,
人力資源(組織)部主任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踐行,是最有力的傳承
根脈不斷,方能行穩致遠
一代又一代石油人
賦予“三老四嚴”新的底色
薪火相傳、守正創新
——這就是新時代的“三老四嚴”
時空變換
唯精神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