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慶日報
7月21日,大慶油田中四采油隊和中十六聯合站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訪客——來自呼和浩特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的50名中小學生研學團。
孩子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走進中四采油隊,聚精會神地聆聽“三老四嚴”的傳承故事,探訪老牌采油隊的新智慧;在中十六聯合站,他們探索著油氣分離工藝,挑戰采油工藝流程復原任務。
整潔有序的作業區、縱橫交錯的管線、規律運轉的設備……構成了一堂生動的工業實踐課。
次日,研學熱情延續至大慶石油科技館。孩子們在“地宮”認識能源寶藏,分組拼裝抽油機模型,讓工業智慧從書本走向現實。
呼和浩特研學團的活動,是今夏大慶紅色研學熱潮中一個鮮活的縮影。7月以來,這座英雄之城已接待182個國內外研學團隊,吸引近20萬人次參與。曾經響徹全國的“工業學大慶”口號,正通過“研學游大慶”這一沉浸式文旅IP,煥發新時代魅力。
“行走的思政課”貫通南北西東
這股熱潮早有預兆。
7月10日,黑龍江省暑期首趟紅色研學專列便滿載著哈爾濱市繼紅小學的600名師生抵達大慶。
此后,從北疆草原呼和浩特到冰城哈爾濱,從“共創明‘Teen’計劃”的香港青少年到“澳門青年看祖國”研習團成員,從英國華裔少年到北京大學暑期實訓學子,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年輕身影紛紛涌入大慶,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感悟初心、汲取力量,持續叫響“工業學大慶、研學游大慶”IP。
從歷史到現實的立體對話
當呼和浩特的少年們在科技館為拼好一個模型部件而歡呼,當香港青少年在“鐵人一口井”沉浸式體驗人拉肩扛精神,當北大學子在現代化的聯合站里探討著石油工業的科技前沿,這場深度對話,揭示了大慶研學持續走熱絕非偶然——
這里不僅矗立著新中國工業發展的豐碑,更蘊藏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一歷久彌新的精神富礦。大慶將抽象的精神轉化為可觀看、可聆聽、可參與的沉浸式體驗,讓教科書上的歷史變得可感可觸、可學可悟。
精神基因的活態傳承
從“工業學大慶”到“研學游大慶”,這座英雄之城正將精神基因轉化為滋養青年的養分。孩子們在研學實踐中學習石油知識、理解團隊協作、感受責任擔當,在觸摸歷史時堅定理想信念。
這種“行走的思政課”,讓精神傳承不再是口號,而是可感知、可踐行的成長體驗。
當抽油機模型在少年手中運轉,當鐵人誓言通過展品在港澳青年心中回響,當油城故事隨學子足跡傳播更遠,大慶精神的新時代傳承已寫下鮮活注腳。
攝影:王翠
編輯:王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