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去房山采風,遠遠望見了那座矗立千年的昊天塔。
一位本地老伯見我拍照,湊過來閑聊:“這塔啊,小時候我們爬上去玩,一抬頭能看遍良鄉。現在周圍高樓多了,但塔還是老樣子。”
這話讓我突然想到:城市在變,但有些東西不該變。
比如對土地文脈的敬畏,對居住本質的思考。就像北京城建·頤知筑,這個在昊天塔旁、新城與大學城之間生長的項目,或許正是房山人對“不變”與“變”的最好回答。
今天我們就從這座塔說起,聊聊2025年北京十大新盤之一,京西容積率最、體量最大的京西第一新盤——北京城建·頤知筑,為何能成為京西改善家庭的“心頭好”。
看房北京城建·頤知筑,加微信menglin_2019!
1
聊項目前,先講個冷知識:北京城建的前身,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
從40多年前到今天,他們從脫下軍裝到拿起圖紙,從修地鐵到建鳥巢,從援建汶川到7天蓋好小湯山醫院——這支“鐵軍”的基因里,始終刻著“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的使命感。
有位粉絲曾說:別的開發商賣情懷,北京城建直接賣“國匠證書“。
這話不假。中國第一條地鐵(1號線)、全球唯一雙奧場館(鳥巢+冰絲帶)、大興機場的“鋼鐵鳳凰”…這些地標背后都是同一雙手。但最讓我觸動的,是他們對待房子的態度。
北京城建總是將“國匠精神”,藏在每一塊磚的基因里。
就像北京城建·頤知筑——項目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研究昊天塔的線條比例,最終把塔身的坡頂、窗欞化作建筑立面的香檳金線條。與其說這是設計,不如說是對土地的一場鄭重告白。
2
“洋房是最合理的逃世之地。” 張愛玲的這句話,放在今天的北京樓市,竟成了北京城建·頤知筑的最佳注腳。
作為2025年北京十大新盤之一、京西容積率最低體量最大的京西第一新盤,北京城建·頤知筑正用“位質、墅質、氣質”重構洋房的價值邏輯。
這種自信和從容,首先來自土地的慷慨。北京近十年土地成交中,容積率1.5以下僅占約17%,而京西2024年至今土地成交中,容積率1.5以下僅此1宗。項目以最低約1.5的容積率(35地塊)的低密洋房,成為京西罕見的“人居范本”。
(效果圖)
這不是簡單的數字體現,而是對土地價值的深度挖掘——當大多數項目在“限高令”下向天空野蠻生長時,頤知筑選擇向下扎根,用5-8層(35地塊)的建筑,為城市留一片呼吸的縫隙。
這種稀缺性不僅體現在土地上,更體現在產品定位上。項目超高的得房率,將低密洋房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園林以王維《輞川圖》為靈感,打造“三境六園”主題景觀,湖景與四季植被交織。奧萊、雙天街、山姆會員店組成的“燙金生活圈”,未來的三軌交匯構筑出區域軌道微中心。在昊天塔下,坡頂線條和香檳金鋁板勾勒出的立面美學與千年文脈相呼應,將“低密洋房”從居住形態升華為一種生活方式。
當人們望向這片京西城市低密人居封面之作,才會理解林語堂說說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是住在洋房里”。
3
都說買房看地段,但房山這么大,到底哪里才算真核心?我的答案很直接:看它離“生活”有多近。
在房山的新城中心與大學城之間,藏著一個的“黃金交叉點”——北京城建·頤知筑就在這里。
向左看,是新城中心的產業爆發力:“1+3+N”規劃中,這里要搞新型儲能、智能制造,逾1400多家企業已入駐,未來產值瞄準約2000億。向右看,是大學城的學府氣:北理工、社科大等約5所高校環繞,約76個省部級實驗室扎堆。
更難得的是,項目沒有困在“產城割裂”的怪圈里,而是縫合了兩種時空:S1/S6/R6的三軌交匯(S6、R6為規劃中),將通勤縮至約27分鐘直達北京西站,未來發車或將增加更多班次,通勤不再是“趕火車”,而是像坐地鐵一樣從容。
約3公里內,有著華北最大奧特萊斯、龍湖雙天街和在建的山姆會員店(2026年開業)等約10余座大型商場;周邊有約26家幼兒園至中學+約7家綜合或專科醫院,約12處大公園不用走多久就都能逛到。對于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朋友們,這房子就是配套界的“天花板”。
約1公里內,梅花莊商街、社區底商滿足日常采買。美團數據顯示,周邊有約700多家約30分鐘內能送達的外賣店家,火鍋、奶茶、輕食…美味隨叫隨到。
周末帶孩子去奧萊逛逛,平日下樓溜達不遠就能享受一杯手沖——這種‘10分鐘生活圈’,在北京太奢侈了。
4
這些年看盤多了,發現一個怪現象:很多項目拼命卷科技、卷概念,卻忘了居住的本質:“家”是幸福的港灣,是讓人真正舒服下來的地方。
但北京城建·頤知筑始終記得——洋房就是要住得舒服!
經典的三段式建筑構圖、古韻坡屋頂造型、暖灰色面磚+香檳金鋁板的建筑外衣,遠看像昊天塔的現代轉譯。這里沒有浮夸的炫技,但檐口線條毫米級的誤差控制,暴露了國企的強迫癥。
從高約5.3米、長約35米大尺度主入口開始, 穿過約20㎡迎賓水景后的酒店式大堂,到文冠果樹旁的迎賓連廊,再到約260㎡的湖景疊瀑,三重禮序的歸家動線上,每一步都在提醒你:“慢慢走,享受過程。”
而整個社區做到了“雙配功能”的超標配置!兩處兒童樂園,可以放得下更多快樂與童趣;兩座會客亭散落在園林中,為鄰里社交提供了更多選擇;健身區同樣被“雙配”設計,為更多人提供適配的健身空間;最讓人驚喜的是萌寵樂園,讓“毛孩子”也能享受專屬的歡樂時光。
這種全維全齡的設計,不僅是對空間的尊重,更是對生活的深刻理解——當社區能同時容納孩子的歡笑、老人的晨練、年輕人的奔跑和寵物的嬉戲,還能將更多的面積還給園林,讓社區真正成為了“家”的延伸。
園林上,項目設計團隊沒有照搬“網紅ins風”,而是從王維的《輞川圖》取意,用約50多種植物造出四季輪轉的東方畫境——這種“與自然共生長”的體驗,才是低密社區的靈魂。
5
看過太多“內卷式”豪宅后,頤知筑的室內設計就像一股清流。
北京城建·頤知筑用建面約91-143㎡三至四居的超高使用率洋房,以 “節約空間、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為考量,精選知名品牌,打造“空間+、舒適+、便捷+、設計+、品質+、保障+”的“六+奢適領先人居”。
所謂“領先”,就是替用戶提前做了100次選擇。
當空間在毫米之間較真時,生活便多了一份從容。客廳背景墻拉長,不僅是為了營造“大氣感”,而是讓沙發與電視間有了恰到好處的舒適距離;主臥放棄華而不實的轉角飄窗,北向臥室的側窗引入天光,陰雨天讀書不再需要臺燈補光;建面約100㎡以上戶型的衛生間采用一字型設計,讓馬桶、淋浴、洗漱區形成黃金三角。
最讓人心動的是:建面約96㎡三居設置獨立家政間+U型廚房、南向約4.5米闊尺寬廳甚至做了約270°環幕觀景窗,擁有了堪比百平以上戶型的呼吸感!
這房子更是“細節控福音”:獨立家政間容得下洗烘機和收納架,關上門便是與家務噪音的物理結界。馬桶旁的電源插座亮著提示燈光,深夜充電不再摸黑彎腰;浴室鏡面燈照亮每一根睫毛,省下舉著手機補光的狼狽。
未來在某個加班的深夜回家,入戶感應燈自動亮起暖黃光,一鍵開關喚醒全屋的溫馨,疲憊瞬間消散。
這些設計在購房時或許只是“加分項”,入住后卻成了離不開的“生活剛需”。
更隱秘的時間和成本管理藏在精裝配置里:
中央空調和新風管道藏得妥帖,衛生間背景墻用仿石紋瓷磚點睛,建面約120㎡以上戶型標配的洗碗機和蒸烤機,實木復合地板耐劃痕性是實木的三倍,以及高于市場平均標準的品牌配置,讓業主省去比較參數的糾結。當精裝房不再需要“砸了重來”,才是對時間和成本最大的尊重。
一位裝修公司老板看完樣板間苦笑:“他們把該優化的都優化了,我們以后沒生意了。”
在這座城市中,從不缺高樓,缺的是尊重土地的作品;也從不缺配套,缺的是讓生活慢下來的勇氣。
北京城建·頤知筑沒有選擇追逐潮流,堅持將土地還給生活。
在塔影與新城之間,生出一場關于洋房的文藝復興——居住的終極價值,不是對空間的揮霍,是讓生活回歸“剛好”的狀態。
北京城建·頤知筑首付36萬起,買房加微信menglin_20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