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的很多人群來說,真正最好賺的錢只有一種人,那就是老年人群體。只要你抓住老年人的弱點,就可以很快地發家致富,其中有一條就是投其所好,掌握老年人的愛好,同時又嘴巴甜一點,經常跟老人聊天問候。
在這種賺老人錢的群體當中,有好幾類商家是迫不及待的,一個是保健品商家,一個是收藏品商家,還有一個就是保險公司的員工。這些商家抓住了老人怕死的心理,或者是發財的心理,不停地灌輸他們的發財經驗和養老經驗,使得老年人上當受騙耗費巨資。
我是“老虎觀社會”,和你一起追蹤社會熱點,感受百姓生活,解讀人間百態。
3月23日,北京一名李女士就找到記者稱,自己的父親生前為古玩瘋狂了五十年,花費上百萬購買的千件藏品,經過鑒定專家一看發現都是假的。而唯一的真品僅僅是一枚元豐通寶的錢幣,應該是北宋鑄造的一枚錢,但是不值錢市場價不過十塊八塊錢。
而從現場鑒定專家所看到的李女士父親的藏品,粗略一瞥發現都不對,瓷器,玉石,青銅器,書畫等,假的各有各的離譜。而李女士稱父親生前為了買這些藏品,自己的工資根本不夠,還得向別人借錢購買,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李女士對記者說;“他把他所有的錢都拿去買這個古玩了,每月的工資都不夠買,還要去跟便宜去借錢,有上百萬幾千件吧。”不得不說像這樣的老人,自己掙的工資不養家,卻養了一群買瓷器和假古玩的騙子,不知道他地下有靈知道是假的會不會氣得坐起來?
而網友們也對李女士父親的這種癡迷,不得不說出自己的看法。遼寧一名網友跟帖留言;“玩了五十年的古玩了,竟然分不出真假,你還玩什么古玩,這不是硬生生往里面砸錢嗎?假貨買的越多就越不會看真貨了,真的把假貨當成真貨收藏了。”
山東一名網友跟帖留言:“我媽媽正在買假貨的路上,快手待收47件,已經花費5萬多,堅信有人來收,讓她報警就激動,真的很無奈!”吉林一名網友跟帖留言;“他是真么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真品,能被騙五十年也是本事啊,古玩城擺個地攤賣了吧不用進貨了。”
我們都說玩物喪志,指的就是這種把古玩當成了職業,卻根本沒有基本的古玩知識的人,往往就陷入了古玩的騙局里,連自己的工資和一輩子的老本都搭進去了。李女士的父親玩了五十年,按他80歲去世,也就是說從30歲開始玩了50年,連養家都不顧了只顧玩古玩。
當一個人的智商只夠勞動賺錢之外,千萬別想著走捷徑能發發財,如果你真的買到了價值連城的古玩,早就有人上門找你收割和變現了。而這種被蒙在鼓里五十年的收藏古玩,也算是一條道走到黑,屬于鉆牛角尖的一類人,妻子和子女都勸不醒他們的一類人。
很多有錢人是用錢買黃金或者奢侈品,起碼還有保存的價值,唯一讓人容易上當受騙的,就是這些搞古玩的,還有那些熱衷于買保健品的老人。他們一輩子辛辛苦苦工作,最終把所有的錢全都交給了騙子,而且還心懷夢想指望一夜暴富和長命百歲。
如今,網上鑒寶的活動可謂如火如荼,大家都希望自己也能撿漏,一下子就收藏到價值千萬的藏品。所以,才會有很多老人迷戀收藏,被一張假的鑒定證書欺騙,認為自己有發財的命。不過,這種投資上百萬最終只值10元錢的上千件藏品,實屬讓人驚訝。
有一名網友說得好;“你就是把上百萬現金拿來買福利和體育彩票,起碼也要有百分之一的中獎率吧?這倒好買了一對假古董不僅不值錢還占地方。現在的很多賣保健品和古玩的電商,專門給老人洗腦,就喜歡上當受騙,這才是必須注意和掃除的社會隱患。
大家對于這種老人玩古玩五十年,投資上百萬最終真品僅值十元錢有什么想說的?如果你遇到這種老人該怎么對付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