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仲裁?
- 勞動關系確認:未簽合同但存在實際用工(考勤、工資記錄)
- 合同爭議:訂立、變更、解除勞動合同糾紛
- 離職糾紛:辭退、辭職、經濟補償爭議
- 權益保障:加班費、社保補繳、工傷賠償
- 特殊群體:退休返聘、兼職人員爭議
二、仲裁時效與管轄地
- 時效:爭議發生后 1 年內申請(欠薪爭議離職后 1 年內仍可主張)
- 管轄地: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或單位注冊地仲裁委
- 線上通道:全國多地支持 "互聯網 + 調解仲裁" 平臺,足不出戶提交申請
- 材料準備:申請書 + 身份證 + 勞動關系證明(工牌 / 工資條)+ 爭議證據
- 立案受理:5 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
- 調解優先:仲裁前強制調解,調解成功可快速結案
- 開庭審理:雙方舉證質證,可委托律師代理
- 裁決執行:對終局裁決(小額爭議)可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加班費爭議:需提供考勤記錄 / 排班表,電子打卡≠加班證據
- 社保補繳:仲裁時效 1 年,但可向社保部門投訴追溯更長時間
- 規章制度效力:未公示的內部規定可能無效,企業單方解除需舉證
- 離職證明:單位拒開證明可索賠,按離職前 12 月平均工資計算損失
案例:某公司以 "兩次考核不合格" 解除員工,未履行工會程序且考核標準不明確,最終被判支付違法解除賠償金。
提示:企業單方解除需同時滿足實體合法(規章制度明確)和程序合法(通知工會),勞動者對考核結果有異議應及時申訴。
六、2024 新規要點
- 終局裁決:單項金額≤當地月最低工資 12 倍(如北京 2320 元 ×12=27840 元),企業不得起訴拖延
- 電子證據:微信聊天記錄、郵件等可作為有效證據,但需完整保存原始載體
- 新業態勞動者:明確平臺算法管理屬 "支配性勞動",符合條件可認定勞動關系
勞動仲裁是勞動者維權的重要途徑,掌握關鍵規則能少走彎路。記住:證據是維權核心,時效是維權紅線,遇到糾紛及時咨詢專業人士,用法律武器守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