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宣布了一項重磅決策,關閉安卓的開源項目 ,未來安卓系統的開發將全部轉入內部的閉環進行。
這意味著,全球數百萬開發者和手機廠商,不再享受免費的安卓大禮包。雖然小米、OPPO等中國手機廠商表示,合作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谷歌的閉源風暴,可能會給中國手機行業帶來更深層次的危機,但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機遇。
一,安卓閉源,中國廠商真能“高枕無憂”?
從短期來看,中國廠商與谷歌的長期合作仍然有效,用戶不用擔心自己購買的手機變成“磚塊”。
但是如果安卓閉環以后,各個手機廠商對于安卓系統的深度開發,可能會被谷歌一刀切地進行限制。
安卓系統閉環化的根本原因,是谷歌開始收回安卓系統生態的控制權。如果中國手機廠商失去對于安卓系統代碼的自主開發權,可能會面臨與華為相似的遭遇。當年華為被斷供安卓系統以后,海外市場瞬間崩盤。
二、安卓生態“去中國化”?開發者與用戶的雙重沖擊
開源安卓項目,曾催生無數個人開發者和第三方ROM(如LineageOS),讓極客用戶能夠“魔改”系統。閉源以后,這種創新可能會被谷歌“合法封殺”。
華為鴻蒙系統的成功,給中國手機廠商提供了新的機遇。截至2025年1月為止,鴻蒙生態設備已達10億,一些版本仍然兼容安卓。
如果中國的手機廠商加入開源鴻蒙項目,可以選擇構建去“去谷歌化”的替代方案。
三、一場倒逼自主創新的機遇
如果中國手機廠商繼續使用安卓系統,需要受到谷歌的協議約束和國內數據安全法規的限制。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陷入“兩頭受氣”的境地。
過去十多年間,中國手機廠商憑借“性價比”和“微創新”在全球手機市場上崛起。并且在全球手機市場中占有很大的份額。
如今安卓閉源將會迫使中國的手機廠商加速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vivo的影像芯片V3、小米的澎湃OS都是逐漸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谷歌的閉源決策,表面上看是商業策略的調整,實則是對中國科技自主的“壓力測試”。短期來看,中國廠商仍需與谷歌周旋;中期來看,鴻蒙等自主系統或成為關鍵變量;長期來看,這或許是國產操作系統突破安卓、iOS壟斷的轉折點。
當安卓不再“免費”,中國手機廠商是繼續“躺平”依賴,還是背水一戰?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