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的逆襲之路
周群飛的故事,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奮斗史。1970 年,她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貧困山村,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對她充滿了考驗。5 歲時,母親的離世讓這個本就艱難的家庭雪上加霜,而父親因意外雙目失明,更使生活的重擔早早地壓在了她稚嫩的肩膀上。
15 歲,對于許多人來說還是在校園里無憂無慮的年紀,周群飛卻不得不輟學,加入南下打工的浪潮。一張車票,承載著她對未來的憧憬與迷茫,駛向了遠方的大人世界。來到深圳后,她先是在建筑工地守了四個月的活動房,之后進入了澳亞光學,一家生產手表玻璃的工廠,從此與玻璃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澳亞光學的日子里,周群飛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奮與好學。工廠生活條件簡陋,但她沒有絲毫抱怨,反而將目光投向了附近的深圳大學。她省吃儉用,報名讀夜校,學習會計、電腦等知識,還自學掌握了絲網印刷技術。短短四年,她就從一名普通工人晉升為工廠主管,這些寶貴的經歷和技能,為她日后的創業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0 年,命運的轉折點悄然降臨。澳亞光學準備擴建擴產,然而老板卻因對前景擔憂而打算撤資停工。周群飛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向老板爭取到了接手工廠的機會。她運用所學的絲網印刷技術,在手表玻璃上印字和圖案,這種創新的產品迅速在市場上走紅,工廠的收益也越來越好。
然而,好景不長,公司管理層的內斗讓周群飛深感疲憊,最終她選擇離開,帶著僅有的 2 萬元積蓄開始創業。她召集家人,租下民房,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開啟了玻璃絲網印刷業務。憑借著不服輸的勁頭和出色的商業頭腦,她的生意逐漸走上正軌,一年下來就賺得了幾十萬利潤,公司規模也不斷擴大。
2001 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周群飛接到了一筆 TCL 翻蓋手機面板設計的訂單。當時她并未開發手機玻璃技術,但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勇于嘗試的精神,她將手表玻璃工藝應用到手機上,經過多次失敗與嘗試,終于研發成功,趕制出了產品,由此誕生了全球第一款使用玻璃屏幕的手機 ——TCL3188。這一突破不僅打破了有機玻璃屏的壟斷,也讓周群飛正式進入了手機玻璃領域 ,成為行業的開拓者。
藍思科技與蘋果的十年糾葛
談及藍思科技,就不得不提到其與蘋果長達十余年的緊密合作,這段合作史堪稱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業傳奇 。2006 年,蘋果在第一代 iPhone 的研發過程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采用玻璃面板取代傳統的塑料材質。這一決策在當時極具前瞻性,卻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全球范圍內能勝任玻璃大屏幕生產的廠商寥寥無幾 。而藍思科技,憑借其在玻璃加工領域的深厚技術儲備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成功進入了蘋果的視野,成為了其合作伙伴。
從那時起,藍思科技便深度參與到蘋果的產品研發與生產中。幾乎每一代、每一款蘋果新產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Vision Pro 等,都離不開藍思科技的身影。在合作過程中,藍思科技不斷投入研發,推動技術創新,為蘋果提供了高品質的玻璃面板、后蓋玻璃等關鍵部件。例如,在 iPhone 后蓋玻璃組裝產線上,藍思科技實現了雙溫度保壓的創新工藝,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得到了蘋果的高度認可 。
然而,這種緊密的合作關系也給藍思科技帶來了巨大的風險。2016 年,iPhone 銷量出現自 2007 年發行以來的首次下滑,藍思科技來自蘋果的營收也隨之同比減少了 30.80%,導致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營收負增長。這一事件讓藍思科技深刻認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尤其是像蘋果這樣的行業巨頭,會使公司的業績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
此后,蘋果在藍思科技營收中的占比持續攀升。2018 - 2021 年,蘋果一直是藍思科技的第一客戶,營收貢獻占比分別為 46.97%、43.07%、54.97%、66.49%。2020 年,藍思科技對蘋果公司銷售額突破 200 億元,占比大幅提升 12 個百分點;僅僅一年后,銷售額就突破 300 億,貢獻度再提升 11 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藍思科技幾乎 2/3 的營收都依賴于蘋果 。
過度依賴蘋果,不僅使藍思科技的業績隨蘋果訂單的波動而起伏,還在二級市場上對其股價產生了巨大影響。每次外界傳出藍思科技被蘋果砍單的消息,其股價都會遭受重創,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這種業績的不穩定,讓藍思科技意識到,必須尋求改變,擺脫對蘋果的過度依賴,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藍思科技開始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在堅守消費電子主業的同時,不斷向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AI 智能終端等新興領域進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藍思科技已與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比亞迪等眾多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其提供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儀表盤組件等產品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藍思科技與智元機器人公司合作生產的靈犀 X1 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已成功批量交付,展現了其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此外,藍思科技還與 AI 交互領域的領軍企業杭州靈伴科技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加速布局 AI 智能終端領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
盡管藍思科技在 “去蘋果化” 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目前蘋果仍然是其最大客戶。2023 年,蘋果訂單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仍高達 57.83%,而除蘋果外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合計僅為 25.27%,不及蘋果一半 。這表明,短期內藍思科技仍難以完全擺脫與蘋果的 “捆綁”。不過,隨著藍思科技在新興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業務多元化的深入推進,相信未來它將逐步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實現更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 。
奔赴港股,開啟新征程
在 2025 年的資本市場上,藍思科技的赴港上市計劃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吸引著無數投資者和行業觀察者的目光。3 月 12 日晚間,藍思科技發布公告,正式宣布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 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點燃了市場的熱情,也讓人們對藍思科技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藍思科技此次赴港上市,絕非一時沖動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公司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藍思科技深刻認識到,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快全球化進程,拓展國際市場份額 。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金融體系、豐富的投資者資源和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無疑是藍思科技走向世界的最佳跳板。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藍思科技此次 H 股發行擬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四大方向:全球化產能布局、豐富產品組合、提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能力及補充營運資金 。通過港股上市,公司可以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與資源,加速海外生產基地建設,優化全球供應鏈布局,從而更高效地響應客戶需求 。目前,藍思科技在湖南、廣東、江蘇等地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并在越南投資建廠,滿足蘋果、特斯拉等高端客戶對于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零組件的需求。未來,公司還計劃在北美等地區進一步布局產能,以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 。
此外,港股上市還將為藍思科技帶來雙重估值紅利 。一方面,港股市場機構投資者占比高,他們更偏好具有技術壁壘和穩定現金流的龍頭企業,藍思科技在消費電子精密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有望獲得更高溢價 。另一方面,A+H 股架構可以吸引更多國際長線資金,如主權基金、外資投行等進入,優化股東結構,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 。這將有助于藍思科技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和支持,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和品牌影響力 。
從市場反應來看,藍思科技的赴港上市計劃也得到了投資者的積極響應 。盡管公告發布后,公司股價出現了一定的波動,但整體市場關注度居高不下。許多投資者認為,藍思科技在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此次赴港上市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推動公司業績更上一層樓 。
在當今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下,藍思科技赴港上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它不僅是藍思科技自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制造業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個縮影 。通過登陸港股市場,藍思科技將能夠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本和資源,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為實現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制造企業的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相信在未來,藍思科技將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
“A+H” 上市潮下的企業選擇
在當前的資本市場中,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正愈演愈烈,這一現象背后蘊含著復雜的原因和深遠的影響 。從現狀來看,2025 年以來,港股 IPO 市場異常活躍,眾多行業巨頭紛紛加入赴港上市的行列 。藍思科技、寧德時代、海天味業、恒瑞醫藥等企業的身影,無疑成為了這股熱潮中的焦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23 日,今年港股 IPO 公司達 13 家,同比增長 44.44%;IPO 總額達 150.88 億港元,同比增長 315.39% 。而港交所在積極處理的新上市申請更是多達 122 個,其中不乏大量內地企業 。
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對企業境外上市給予了大力支持 。2025 年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旨在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化水平創造有利條件 。國家外管局副局長表示將優化對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資金管理,簡化境外上市外匯登記,降低企業境外上市的資金運作成本與合規難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在境外資本市場的融資與資金調配更為順暢 。監管部門提出 “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制度”“完善境內外上市聯動機制”“繼續推動資本市場‘惠港 5 條’落實落地” 等,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融資持支持態度,為其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監管環境 。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內地企業境外上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激發了企業赴港上市的積極性 。
從市場角度分析,港股市場具有獨特的優勢,對內地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港股市場是一個真正國際化和成熟的市場,擁有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完善的金融體系和豐富的投資者資源 。其靈活的發行架構,能夠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尤其吸引新經濟公司 。港股市場的日均成交額大幅增長,投資者熱情高漲,為企業上市后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南向資金對于香港市場的強經濟作用更加明顯,2025 年南向資金占香港市場每天成交額的比例將近 25%,為市場注入了充足的流動性 。
內地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也是推動赴港上市熱潮的重要因素 。許多企業希望通過赴港上市,拓展多元貨幣融資渠道,提升公司國際形象,加速全球化布局 。以藍思科技為例,其赴港上市是為了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 。通過在港股上市,企業可以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與資源,加速海外生產基地建設,優化全球供應鏈布局,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 。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支持和港股市場的不斷優化,預計赴港上市的 A 股企業數量還會繼續增加 。瑞銀證券預判,到 2025 年將有超過 30 家 A 股公司在港上市,其中大部分將是大型企業 。這將進一步提升港股市場的活力和影響力,促進內地企業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 。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也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面和發展潛力,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