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6日,懂王簽署行政令,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4月2日正式生效。
墨西哥、日本和韓國,是美國最重要的進口汽車來源地,考慮到墨西哥其實是美國品牌的組裝基地,日韓才是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尤其是日本,此前一直在尋求關稅豁免。
結果呢?
懂王絲毫沒慣著小日子,一巴掌就呼在了臉上。
安倍時代,日本曾經和美國關系不錯,倆人又是一起打高爾夫又是煲電話粥,所以在第一任期,懂王確實沒把小日子咋樣,關稅都沒怎么加,就是讓小日子多承擔一些駐軍費用而已。
對于韓國,也差不多。
這就讓日韓兩國有了一種幻覺,覺得可以和懂王談,雖然懂王對全世界加關稅,但我們和懂王關系不錯,可以討個豁免權。
日本是公開這樣說,而尹錫悅雖然不公開說,但內心百分百是這樣想的,如果有豁免權,日韓就相當于有了特許經商權,別的國家的汽車品牌,進不了美國市場,他們可以。
這不就是巨大的優勢?
以日本品牌為例,雖然日系在華銷量下滑,在東南亞銷量也下滑,不過在全球來說,近年來還略微增長了一點,關鍵就是美國市場,日系的銷量一直在猛漲。
你可能想象不到,就豐田驗證碼這種我們瞧不上的貨色,在美國得加價提車。
斯巴魯汽車知道不?一個在中國市場已經毫無存在感的日系品牌,卻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一年能賣60多萬輛。要沒有美國市場,斯巴魯早就完蛋了。
日韓以為,這種豁免權可以一直持續。
然而,懂王第二任期,卻把目標對準了他們,原因很簡單,要讓工業回流,汽車這么大個產業能放過?光是日系車,就占了美國市場的28%,加上韓系,至少40%以上,懂王會樂意?
必須讓這倆吐出來。所以,懂王第二任期對日本的態度,完全可以用“惡劣”來形容。
怎么個惡劣呢?
去年11月美國大選剛結束,石破茂就想去叫懂王,但懂王說,根據美國法律,上任前不能見外國領導人。
這話聽著很在理是不?
但你仔細想想就知道,懂王這人啥時候在乎過法律,人家也確實不在乎,前腳說不能見石破茂,后腳便見了馬克龍、米萊、澤連斯基等多國領導人。
這些是不是外國領導人?所以說,不是不能見外國領導人,只是不想見日本領導人。
石破茂就一直死纏爛打,好不容易在今年2月份,拿到了訪問美國的許可,但兩個重大訴求(一個是日資收購美鋼,另一個就是關稅豁免權),懂王都不予理會。
一看大事不好,石破茂就想著改善對華關系,作為對沖,改善中日關系沒什么不好,問題在于,石破茂并無誠意。不僅僅是行動上的誠意,連嘴上誠意都沒有。
老是想讓我們重新開放日本海產品進口,又不給交換籌碼,總想空手套白狼。
前幾天,中日韓在日本舉行了三國外長會,會議結束后,各方都發了自己的通稿,中方這邊的通稿上寫了一句“日方充分認識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的重要意義,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
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分別是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1978年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簽署的《中日聯合宣言》和2008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
這四個文件,是中日關系的基礎,即使是安倍時期,中日關系惡劣得不能再惡劣,也沒否認過。
所以,我們通稿里寫一句,日方尊重中國立場,沒啥問題。
萬萬沒想到,石破茂嚇壞了,生怕此舉會導致日本內部的批評,所以公開要求我們刪改通稿。
第一次見這么搞笑的。
中國和美國談判,也是常常雞同鴨講,雙方通稿內容不同,但也沒見過要求對方刪改通稿的呀。
小日子就做得出來。
說明什么?
說明石破茂既想改善對華關系,又一點點籌碼都不愿意出,一點點責任都不愿意擔,連個口頭承諾都不給。
說到底,他還是覺得,懂王會答應日本的訴求,所以,中國這邊做做樣子就得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懂王直接來了25%的進口汽車關稅,雖然歐洲也會有不小的損傷,只不過,主要受傷的還是日韓。對華關系沒改善,對美關系也沒有,三心兩意,就是這個結果。
越想什么都要,就越是什么都拿不到。
按理說,小日子可以耍點手段,比如在美國建廠,再從日本進口零部件過去,實行組裝。這樣既避開了關稅,又不給美國多少好處,過去幾十年,小日子就是這么玩的。
美國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考慮到美日同盟,不想完全撕破臉,就留著這個BUG。
但是吧,小日子沒想到懂王這一次狠得不一般,懂王竟然預判了小日子的預判。我們看白宮公告里,明確寫了,關稅不僅針對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還針對發動了、發動機零部件、變速箱、電氣元件和傳動系統。
這樣一來,小日子想玩進口組裝把戲的可能性,也沒了。為啥日本媒體一片哀嚎,就是因為懂王太狠了,是真要下手。
汽車產業對日本很重要,直接提供了10%的就業,而且大部分是年薪較高的崗位,屬于就業的中堅,如果汽車產業失守,日本將從發達國家,倒退回發展中國家。
以前,日本頂多覺得,汽車產業的最大挑戰是中國新能源車。可從沒想過,美國關稅也是一大挑戰,說好的美日同盟呢?
懂王就說過,以前他不知道中國軍力增長迅速,是安倍拿著數據給他看,說中國的軍費支出短時間內增加了五倍,他才恍然大悟。
這件事,就是日本小心思的縮影。
日本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挑撥中美關系,試圖漁利,按照小日子的嚴謹分析,中美對抗,日本這個重要第三方的態度,就很重要,雙方都要給它好處,連中國也不得不和日本維持“政冷經熱”的局面。
總之,在中美對抗的大背景下,日本怎么著都是贏。
很多人覺得,美國想讓日本當炮灰,對抗中國,其實吧,日本何嘗不想讓美國當炮灰,對抗中國呢?
還記得哈里·哈里斯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日本裔,2016年時還想在南海玩一出獨走,強拉美國下水,為日本火中取栗。
只是小日子沒想到,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懂王在啃不下中國時,會將目光轉向盟友,并對日本汽車產業下手。
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