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來點恐怖故事吧,此時搬出“恐怖大師”斯蒂芬?金(他的小說我寫過不少,鏈接:《必需品專賣店》、《閃靈》、《寵物公墓》、《解決那個局外人》、《頭號書迷》)。
在斯蒂芬?金的“恐怖地圖”中,撒冷鎮赫赫有名。可惜,《撒冷鎮》卻讓我很失望,甚至對斯蒂芬?金營造的恐怖氣氛祛魅了,這部小說就像一出“恐怖鬧劇”,鬧鬼、捉鬼都像走流程一樣隨意。
斯蒂芬?金出生在美國緬因州,也長住于此,他的小說背景基本都是緬因州,因此美國讀者讀起來特別有親切感,寫的都是他們熟悉的生活。
▲ 書本封面。
撒冷鎮
先說撒冷鎮。
斯蒂芬?金說:“盡管撒冷林苑鎮周圍的城鎮都確有其地,但撒冷林苑鎮本身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此處的居民若是與現實中的人物有所相似,則純屬巧合,絕非故意。”
耶路撒冷林苑,這個小鎮位于坎伯蘭市東側,波特蘭以北二十英里處。在美國歷史上,這并不是第一個逐漸枯萎乃至雨打風吹去的鎮子,恐怕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肯定是最怪異的一個。美國西南部鬼鎮林立。一旦發現金銀富礦,社區便會平地而起,等礦脈干涸就隨之消失,留下空蕩蕩的商鋪、旅館和酒吧在死寂中漠然腐爛。
撒冷鎮于一七六五年立鎮,原名是耶路撒冷林苑。據說最早的一個叫坦納的居民養豬,其中一頭大母豬起名耶路撒冷。
某天喂食時,耶路撒冷沖破圍欄,逃進附近林地,化身兇狠的野獸。接下來的許多年里,為了不讓小孩進入自己的地盤,坦納經常倚在門上,用烏鴉嘎嘎叫一般的陰森嗓音警告孩子:“離耶路撒冷的林苑遠點兒,要是還想讓腸子留在肚皮里!”他的警告流傳下來,名稱亦然。談不上有多少意義,也許只證明了在美國連一頭豬也有希望名垂千古。
撒冷鎮慵懶舒適,根據人口調查,1970年撒冷鎮只有1319人。幾年后,小鎮發生怪事,居民逐漸消失,“鬧鬼”流言四起。鎮上只剩下廢棄荒蕪的商鋪、空無一人的住宅、雜草叢生的庭院、死氣沉沉的大街小道。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馬斯滕古宅
馬斯滕古宅是撒冷鎮的“地標”。
老宅面向小鎮,巨大,不規整,已經開始沉陷,窗戶亂糟糟地被木板釘死,因此它和所有空置多年的舊房屋一樣,顯得有點兇險。日曬雨淋剝走了油漆,因此屋子通體灰沉沉的。暴風雨卷走了大部分木瓦,大雪壓垮了主屋頂的西角,屋子看起來佝肩僂背、沒精打采。右邊欄桿的起柱上釘了一塊“閑人免進”的牌子,也同樣破爛不堪。
一九七五年九月五日,本?米爾斯回到撒冷鎮。他是作家,以前在小鎮居住過,這次回來是想寫本小說,以小鎮為背景。
他聽說馬斯滕老宅賣掉了,很震驚,誰會買這個“兇宅”?
當年馬斯滕和妻子隱居在古宅里,誰也沒進去過。直到1939年的夏天,郵差發現郵箱塞滿了太多報紙和雜志沒取走,他察覺異樣,叫了小鎮的居民一起進去。
那天,鎮上熱鬧極了,大家“參觀”古宅,看到馬斯滕轟掉了他妻子的半個腦袋,而他上吊了。屋里還布下一系列機關,如果大家不小心,早就命懸一線了。
之后,馬斯滕古宅成為一個陰森恐怖的專屬名詞,大家加油添醋,傳說更加嚇人。
本在九歲時逞強進去過,那個老宅已經空置了十二年,到處是垃圾。他進入馬斯滕上吊的房間,竟然看到馬斯滕吊在房梁上,還睜開了眼睛……他直到現在還會發噩夢。
古宅被人買下了,然后又有孩子失蹤了,感覺是屋子召喚了另一個邪惡的人。
“我認為那幢屋子是休伯特?馬斯滕為邪惡豎立的紀念碑,是通靈能力的共鳴板,或者說是超自然的信標。這么多年它聳立在這兒,把休比的邪惡精髓掌握在它古老的腐朽骨架里。”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邪惡降臨
小鎮的怪事接二連三出現了,先是老文的獵犬被殺,然后是小孩的離奇失蹤。
一晚,哥哥拉爾菲帶著弟弟丹尼去找馬克玩,母親要兩人九點前到家,但到了十點仍不見他們回來。母親打電話去馬克家,才知道兩兄弟根本沒去馬克家。
兩家人正在擔心,此時丹尼回來了,他說穿過樹林時見鬼了,然后就暈過去了。拉爾菲就此失蹤,更悲慘的是,一直健康的丹尼沒多久就得了白血病去世了。
邁克在墓園工作,他為丹尼填坑埋土后就病了,很快死去。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失蹤和死亡接連不斷地光顧撒冷鎮,邪惡的因子在空氣中蠢蠢欲動。
小鎮很小,但深藏很多秘密,鎮民心照不宣,守得很牢靠,邪惡降臨小鎮仿佛是命中注定。
這些是小鎮的秘密,一部分后來重見天日,一部分永遠不會為人所知。小鎮守著這些秘密,臉上不露出哪怕一絲一毫的表情。
小鎮對魔鬼的行徑漠不關心,就像它對待上帝的行徑和人類的行徑。小鎮了解黑暗,而黑暗就已經夠了。
外地人開車經過也不會發現小鎮的異樣,這只是一個偏僻小鎮。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捉鬼小分隊”
顯然斯蒂芬?金想在現代社會融入吸血鬼傳說,但這種融合有點刻意了。
“捉鬼小分隊”有五個人:作家本、神父卡拉漢、老教師麥特、醫生吉米、男孩馬克。怎么樣,是不是太勢單力薄了?而且,“捉鬼”也很隨便啊。
他們要對付的吸血鬼頭目叫巴洛,盤踞在馬斯滕古宅,他們的首要任務去驅逐巴洛。巴洛有個人類代理人叫斯特萊克,斯特萊克出面買下馬斯滕古宅,以及辦理其他具體事務。
卡拉漢神父五十三歲,酗酒,他不喜歡天主教重新詮釋邪惡的理論,等于瀆神。
“進入二十世紀后,天主教教會開始接受一個全新的概念:小寫的邪惡。魔鬼不再是尾生長刺、蹄子開叉的紅角怪物,也不是花園里蜿蜒爬行的大毒蛇——盡管這幅心理學圖景相當適合。按照《弗洛伊德福音書》說的,魔鬼是個巨大的復合本我,是所有人潛意識的總和。”
行動之前每人都必須告解,然后每人都要隨身攜帶一小瓶圣水和一小塊圣餅,由卡拉漢神父“開路”。
他們在白天前往馬斯滕古宅,巴洛并不在此。卡拉漢神父怎么開門呢?
“以圣父的名義!”他叫道,他的嗓音嘶啞,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語氣,使得其他三人都湊近過來。“我命令邪惡離開這幢屋子!惡靈,退散吧!”他拿著手里的十字架猛擊正門,連自己也沒料到他會這樣做。
光芒一閃——事后眾人一致同意他們都看見了——隨著一股刺鼻的臭氧氣味和一串仿佛木板在嘶喊的爆裂聲,門上的扇形氣窗向外炸開,左邊面對草坪的大凸窗同時崩裂,玻璃砰的一聲落在草地上。
卡拉漢神父用圣水給地窖消毒,用圣餅封住每一扇門。巴洛要是再回去,就會死掉,他必須另覓住處。他們的第一步成功了。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醫生吉米對吸血鬼的傳聞半信半疑,但小鎮越來越多人死亡,而且尸體失蹤。
假如承認了吸血鬼可能存在,那么從學術角度來看,整件事情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吸血鬼想建立聚集群落會是多么輕而易舉。
林苑鎮的居民基本上都在波特蘭、路易斯頓和蓋茨瀑布工作。本鎮沒有企業,因此無故曠工不會引起注意。學校由三鎮共建,逃課名單即便比平時略長也算不了什么。很多人去坎伯蘭的教堂,更多的人根本不去教堂。電視足夠普及,除去在米爾特店里逗留的那些廢物之外,老鄰居現如今也很少見面了。
臺面上風平浪靜,水底下可以暗流涌動,而且效率奇高。
小孩馬克對吸血鬼的認識來自怪物雜志。譬如,吸血鬼必須得到邀請才能進屋,因此丹尼漂浮在二樓的窗戶外引誘馬克開窗,馬克用十字架趕走了丹尼。
▲ 丹尼拍窗的劇照還是挺嚇人的,就不放了,這是馬克走到窗邊。
十字架也很隨便,外面不安全就不要出外,在家做十字架。
“自己做一個,就算把兩根木棍粘在一起也行。放在床頭。”
▲ 《撒冷鎮》電影劇照(1979年)。
再來說具體步驟。
“聽我說,你們必須這么做:帶著木樁去找他。還有槍,免得斯特萊克依然活著。麥卡斯林警長的左輪就挺好用。
木樁必須刺穿心臟,否則吸血鬼還會再起。吉米,你可以自己看書。刺穿他心臟后,你們必須切掉他的頭,用大蒜塞滿他的嘴巴,面朝下放進棺材。
在大部分吸血鬼文藝作品中,不管是不是出自好萊塢之手,被釘了木樁的吸血鬼會立刻化為灰燼。現實生活中恐怕并非如此。如果他沒有化為灰燼,你們必須給棺材綁上重物,扔進流水。言下之意就是帝王河。還有問題嗎?”
每人戴一朵白玫瑰。綁在頭發里,或者掛在脖子上。
不能看吸血鬼的眼睛,否則的話會被他虜獲,聽從他的指令。
▲ 放一張兇巴巴的狗的劇照。
“捉鬼”的過程也很兒戲(也許看影片會很恐怖吧),最終只剩下本和馬克,他們殺死了巴洛,逃出了撒冷鎮。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他們重返馬斯滕古宅,放了一把火。
早在一九五一年,馬斯滕古宅起了一場大火,小鎮得以凈化;如今,他們重演這一幕。小鎮會因這場火混亂、危險,但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他們有藏身之處,”他說,“但他們將失去那些地方。很多人將被殺……被毀滅,這個字眼更適合。但不可能消滅所有人。你明白嗎?”
“明白。”馬克答道。
好家伙,又是一場大火,斯蒂芬?金太喜歡用這招來“凈化”一切。
▲ 再放一張兇巴巴的貓的劇照。
依我看,什么怪力亂神都沒有人心恐怖。小鎮的秘密在于黑暗,但人類最黑暗的事情都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做,這才是最恐怖的。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遭遇嚴重車禍,康復后立刻投入寫作。他說:“幸好,這世界上有撫慰傷痛的最好方式——那就是到另一個世界去。我喜歡這種逃避現實的生活方式。”其實,看小說又何嘗不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呢?
(本文文字原創。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