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馮先生因為排便困難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馮先生做一下腸鏡檢查,但卻被他拒絕了,因為馮先生認為自己并沒有便血,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所以開點通便藥就可以了。
但問題真這么簡單嗎?
在醫生的耐心勸阻下,馮先生終于同意接受腸鏡檢查,檢查很快發現,導致馮先生排便困難的元兇,其實是直腸癌。
醫生說,由于腫瘤堵塞了腸腔,從而引起了腸腔的狹窄,內鏡無法通過,自然就會導致異常的排便困難。
很多人都有這樣錯誤的理解,覺得直腸癌導致的癥狀主要是便血。其實并不是這樣,一般而言,只有直腸癌非常大的時候才會引起便血,因為腫瘤長到一定程度,腫瘤表面密布血管,很容易引起便血。
可是,早期直腸癌由于體積并不大,所以患者并不一定會有典型的便血,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直腸癌早期不是便血,而是身上有這4大異常,早發現早治療。
第一,排便習慣改變
直腸被稱為排便感受器,當大便來臨的時候,直腸括約肌舒張,從而有利于大便的排泄,如果直腸這里長了惡性腫瘤,就會反復刺激腸粘膜,從而引起異常的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可能變得雜亂無章。
第二,大便變細
當直腸里長了惡性腫瘤的時候,由于管腔狹窄,大便在通過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異常的大便變細。
第三,便秘
直腸屬于腸道的末端,當直腸癌來臨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排便困難,這就是大家所說的便秘,醫學界對于便秘的定義是,排便困難,大便干結,每周排便的次數小于三次。
第四,腹瀉
很多人是因為腹瀉到醫院就診,腹瀉就是大便是黃色水樣大便,次數較多,當直腸癌來臨的時候,很容易刺激直腸粘膜,患者就會出現反復腹瀉的現象。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一定要警惕大家的是,直腸癌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遺憾的是,它所受到的重視卻遠遠不夠,很多人都是在出現明顯癥狀的時候才去醫院就診,殊不知往往已經錯失最佳治療的時機。
直腸癌的早期病變是直腸腺瘤性息肉,要想及時發現這種病變,最佳的檢查方式是腸鏡檢查,遺憾的是,很多人覺得腸鏡檢查太過痛苦,不愿意接受腸鏡,殊不知這樣一念之差往往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
腸鏡檢查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痛苦,如果太過擔心腸鏡的痛苦,也可以去做無痛腸鏡,不過并非所有人都適合無痛腸鏡檢查,如果有嚴重的心肺疾病,或是目前處于嚴重感染,其實都不適合做無痛腸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