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有這么一種現象,就是每有“創新”產品,作為“先鋒隊”的官方總要“走在前”,還要“爭先進”。既不管地方或單位的條件適不適合,也不問自身軟硬件條件達不達標。
反正先把旗幟豎起來、牌子立起來、口號喊出來,主打一個緊跟潮流、引領人民和創新舉措,然后再總結中濃墨重彩地大書特書。一種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潮流而潮流的神操作。
這不,近期的就有DeepSeek賦能政務的操作在各地各層級各系統輪番上馬,而早先的更有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至于運動式的行動留下怎樣的一地雞毛,決策者不在乎,當權者無所謂。
你看,像是后者在經歷了這些年的半死不活的狀態后,有的要么關停,有的要么依然半死不活——運營者勉為其難地支撐,哪怕粉絲數寥寥、閱讀量不過百、點贊數更少。反正領導讓繼續那就繼續吧,誰叫官大一級壓死人。
這還算好的。因為,在其中,有一類公眾號可能還有考核或領導要求,為博取流量,在沒有有價值內容支撐下,靠取一些博人眼球的不良標題“自娛自樂”,絲毫不管群眾受得了受不了。
“剛剛,定了!”“明確了!可退款!”“XX人,您這個月有一筆錢到賬!”“時間定了,油價又要變!”“注意!XX已經大量出現!”“XX人被查!”“XX部連夜發布!”……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不妥妥的“標題黨”嗎?這種語焉不詳又危言聳聽的標題,不僅讓群眾心理不舒服,也讓生理不適。如此“下頭”的操作,這不就是戲耍作弄群眾嗎?
真不知道運營者怎么想的?難道就是為了讓讀者點開增加閱讀量?還是懶得起標題,投機取巧?
之前官媒還下場大力批評自媒體標題黨的無恥行徑,怎么到了自己就不能嚴于律己了?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難道也是自甘墮落,淪為流量的奴隸了?
要知道,你們是官媒,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輿論陣地的正規軍,卻如同散兵游勇一樣,像什么話?
當然,站在這個角度,也就能找到了我們的宣傳在國際輿論場上不堪一擊的真實原因了——實在太“草臺班子”了。
縱觀各官方公眾號,拋開央媒具有天然的廣泛傳播性不說,有如“浙江宣傳”這般獲得人民群眾普遍認可的地方媒體屈指可數。
這其實是很可悲的。因為它在說明,地方宣傳能打的沒幾個,壓根不能滿足當下事業的需求。雖然天天都在文章,但是沒什么人看,那你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呢?
除了標題讓人民群眾厭煩以外,其內容更是“營養不良”,往往一副“教師爺”的模樣,打的都是“官腔”,說的都不是“人話”。
說到底,還是沒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認識到宣傳的重大價值,僅是把它當作一項被迫完成的“政治任務”。在心底更是瞧不上人民群眾,不是不會,是不肯說人民群眾愛聽、聽得懂和引起共鳴的話。
輿論的陣地,我們不占領,敵人就要占領。要占領陣地,首要的就是要有一支敢打能勝的隊伍。
對宣傳系統來說,與其天天喊著整治這個監督那個的,不如正人先正己,做到自身正自身硬,可以先從改變這種起標題的形式起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