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堪稱患者生活質量的“隱形殺手”,不良的生活與工作習慣,往往是誘發這一病癥的“幕后推手”。
在疾病尚未發作時,若能早期自覺調整生活習慣,積極采取預防保健措施,并堅持進行康復訓練,這無疑是當前公認的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發作的“黃金法則”。
那么,腰間盤突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保健呢?以下六大要點值得牢記。
一、保持正確坐、立、站姿,穩固腰椎生理平衡
正確的站立姿勢是健康的基礎。站立時,應做到兩眼平視前方,胸部自然挺起,腰部挺直,雙腿筆直站立,兩腳之間的距離大約與骨盆寬度相當。
如此一來,全身的重力能夠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遞至下肢,再由雙下肢平穩地傳至足部,真正實現“腳踏實地”。這種正確的站姿有助于維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減少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
二、拒絕長時間固定姿勢,適時活動緩解腰部壓力
人體在完成各類工作時,需要不斷變換姿勢,以此緩解腰部所承受的壓力。倘若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變,極易導致局部出現累積性損傷。
尤其是長期處于不良姿勢下,更會大大增加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風險。工作強度較大時,若無法保持脊柱有效的生理曲度,就容易造成腰背肌肉長期處于僵硬、痙攣狀態,進而使腰椎間盤的負荷持續增加。
因此,無論是久坐辦公室的白領,還是長時間站立的勞動者,都應定時起身活動,放松腰部肌肉。
三、掌握正確彎腰拾物與抱持姿勢,避免腰部過度受力
在日常生活中,抬拾重物時務必采取正確的姿勢。盡量采用屈膝屈髖下蹲的方式,或者一條腿半跪,將身體盡量靠近重物,同時保持背部平直,注意運用腳部力量。
避免直接彎腰搬抬重物,因為這種姿勢會使腰部承受巨大的壓力,極易導致腰椎間盤損傷。此外,在抱持物品時,也應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均勻分配重量,減輕腰部負擔。
四、預防便秘,規避增加腹壓的不良因素
便秘以及猛烈打噴嚏、劇烈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都可能對腰椎間盤造成不良影響。為了預防便秘,應盡量減少肉類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導致排便時用力過度,進而加重病情。
建議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情況。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發猛烈打噴嚏和劇烈咳嗽。
五、遠離高跟鞋、低腰褲與久坐沙發
對于椎間盤突出患者而言,高跟鞋是絕對的“禁忌”。因為穿高跟鞋會導致身體重心前移,使脊柱彎曲程度加大,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
中跟鞋和坡跟鞋同樣會引起重心前移,只是程度相對較輕。
此外,低腰褲可能會使腰部暴露在寒冷環境中,不利于腰部保暖;久坐沙發則會使腰部缺乏足夠的支撐,導致腰椎生理曲度改變。因此,患者應盡量選擇平底、舒適的鞋子,穿著能夠保護腰部的衣物,避免久坐柔軟的沙發。
六、注重腰部保暖,合理佩戴護腰
腰部受寒、受潮極易使腰椎間盤癥狀加重或復發。因此,患者要格外注意腰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
適當佩戴護腰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十分必要,其主要目的是制動,即限制腰椎的屈曲、伸展等運動,特別是協助腰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讓損傷的腰椎間盤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在選擇護腰時,應挑選既具有制動功能,又能保暖、透氣、不積汗的高性能康復護腰,以更好地保護腰部。
總之,腰間盤突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腰部健康,從點滴細節做起,積極采取保健措施,才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作,提高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