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財經
近日,美的集團(000333.SZ/00333.HK)發布2024年年報,披露已徹底清倉持有近10年的小米集團(01810.HK)股票,累計套現金額近20億元,獲利約5.6億元。
據媒體報道,美的集團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清倉屬公司正常投資操作,沒有特別原因。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此舉與業務戰略調整“沒有關系,業務還是 ToC 與 ToB 并重發展”。
美的集團對小米的投資始于2014年底,以12.73億元戰略入股,成為小米早期重要股東。
彼時,小米以手機業務為核心,而美的則希望借助其互聯網基因探索智能家居協同。
2018年小米赴港上市后,雙方曾合作開發智能家電產品,形成“生態盟友”關系。
然而,隨著小米家電業務的爆發式增長,雙方關系逐漸從合作轉向競爭。
2020年,美的首次減持小米股票套現8.76億元,恰逢小米股價從上市低點反彈至30港元區間;2023年再次減持5918萬元,對應小米家電業務快速擴張期。
2024年,隨著小米股價攀升至歷史高位,美的全年拋售超9億元并徹底清倉,十年累計套現近20億元。
小米股價自上市以來累計漲幅超200%,美的通過精準卡位估值周期實現收益最大化。
2024年小米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達1.28萬億港元,美的選擇在高位離場,符合財務投資退出邏輯。
小米近年來加速布局家電領域,2024年空調出貨量突破680萬臺(同比增長50%),冰箱、洗衣機出貨量分別達270萬臺和190萬臺,直接沖擊美的7000萬臺空調的市場護城河。
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米以性價比和智能化吸引年輕消費者,已成為美的在白色家電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
美的年報明確提出“退出非核心股權投資,聚焦智能制造”,并計劃將資金用于全球化布局和工業互聯網轉型。
2024年,美的赴港募資306億港元,同時推出267億元分紅和100億元回購計劃,顯示其對現金流的需求。
消息公布后,小米港股當日下跌3.13%,而美的A股和港股分別上漲2.12%和4.26%,反映出投資者對美的戰略調整的認可。
小米與美的的競爭已從家電延伸至新能源汽車領域。2024年,小米SU7系列交付量達13.68萬輛,計劃2025年提升至35萬輛;而美的與蔚來合作開發汽車零部件,加速布局智能駕駛和熱管理技術。
業內人士預計,雙方在智能家居、AIoT等領域的博弈將進一步升級。
美的集團副總裁趙磊透露,2024年美的家用空調國內外總銷量突破7000萬臺,海外收入占比超40%,全球化戰略成效顯著。
而小米則計劃通過425億港元融資進一步擴大家電和汽車產能,其智能化和性價比優勢仍將對行業構成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美的與小米的“分手”并非終點,而是家電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技術深耕”的縮影。
未來,雙方在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競爭或將推動行業加速洗牌,而消費者則有望受益于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和技術創新。
在這個屬于自媒體的
摩登時代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