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如果法國人當初沒有拿普通農村人開刀,把自己的農村,整成富農的聚集區,恐怕就不會有1984年那么困難的時期。
從1984年開始,法國的失業人口都在急劇飆升。
當時有100多萬人領不到救濟金,而且還有100多萬人的日收入,只有30多法郎了。
遇到如此嚴重的就業問題,以至于當時的法國人不得不開放地鐵,供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居住。
不可否認,因為當時出現了全球性的經濟都在緩慢恢復中,但法國當時的失業率實在是太高了。
總體失業率在10.8%!
為什么失業率這么高?
歸根到底,是法國人之前的農業政策出現了問題。
法國之前的農業政策有什么特點呢?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為法國開始了對外經濟開放的態度,但農業的競爭力,太過貧乏,只能采取淘汰普通農人的辦法,將農業交給了大農場們經營。
此舉之后,農業的競爭力上來了,雖然被驅趕弱勢的農業從業者,也獲得了一定的經濟保障。
但是,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農村沒有了承擔經濟危機的能力。
那些被驅趕的弱勢農業從業者,他們離開了已經賴以生存的農村,即便他們有引退金,他們的后代子孫,又怎么辦?
只能進城打工!
如果法國人的經濟,一直很好,這種生態,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
怕就怕出現經濟危機,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城市那么多的失業人口,往哪放?
后來,80年代的石油危機突然爆發。
它影響了很多國家,其中就包括法國人,雖然法國人盡最大努力,消除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
法國總理雷蒙巴爾的第一巴爾計劃,雖然在壓低通脹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幾乎為此斷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是巴爾自己和自己的繼任,乃至繼任的繼任,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換而言之,如果法國政府當初沒有把弱勢農民,從原來的土地上攆走,或許他們依靠著農村的幾畝地,是能消化掉不少失業人口的。
當時因為需要救濟的人很多,法國人從政府層面,幾乎已經很難維持救濟金的盈余了。
不過好在車到山前必有路,1986年之后,法國政府開始鼓勵一些私人慈善機構,為沒有生存能力的人提供保障補助。
當時有個參與救濟的人說,“我沒法讓你吃的很好,至少不會餓死!”
可見,當時淪為饑民的失業者,他的境遇壞到了什么樣子!
雖然私人慈善機構真盡了很大一部分力氣,用在救濟這些人身上,然而,面對越來越多需要救濟的人,這種被動的救濟,只不過只是飲鴆止渴而已!
因為,失業人口的數量,不減反增!
1997年,法國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達到了500多萬。
好恐怖的數字!
當時的法國人口總共有多少?
當時的法國人口,大約在6000萬左右!
也就是說,有十二分之一的人,生活沒有著落。
而法國人,又在所謂的發達國家行列,這個數據,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從某種角度說,越是幫扶失業和貧困線以下的人,他們的數量越多。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好像是一個無解難題一般,很難根治!
回到問題的關鍵,當大批失業人口出現的時候,哪里能容納?
可能只有廣大的農村吧!
只要他們愿意活下去,只要在農村有土地這樣最基礎的生產資料,失業者就有立足的資本,甚至還有翻身的機會。
之所以,很多國家,人一旦失業,便徹底沒有翻身的機會,原因很簡單啊!
沒有供他們渡過艱難期的生產資料!
最關鍵的是,如果失業者幾乎沒有從事農業生產,即便將他們引入農村,讓農村收容他們,他們也未必能在土地上種出莊稼來吧!
畢竟,任何行業,從進入到熟練掌握,都需要一個時間適應吧!
大家覺得是不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