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權益市場下跌的邏輯比較清晰,美股上周三盤中開始傳汽車關稅要落地,并且周三盤后正式簽署了行政命令,同時簽署的時候明確表示對等關稅4月2日生效,然后美股上周三開始連跌三天,納指跌超5%,而黃金開始連漲,現貨黃金從3000美刀的位置,以每天1%的速度向上突破,今天上午突破了3100美刀,繼續歷史新高。
市場的避險情緒很明確,且可能一直到4月2日前后都是這么個環境,這里提到的4月2日,是美國東部時間的白天,換算過來,就是我們4月3日,也就是周四的凌晨或者上午,所以,對A股和H股的沖擊,理論上會延續到周四。
今天A股和H股都算很頑強了,下午拉起來后,恒生指數跌1%出頭,wind全A跌不到1%,而海外一片狼藉,特別是亞太地區,日本跌超4%、韓國跌超3%、中國臺灣跌超4%,歐洲那邊跌幅也不小,而美股納指期貨目前也跌超1%,納指可能今晚會創年內的新低。
過程中,等待機會吧,看看能不能等到A股3300點以下的籌碼。
聊一下大行5000億的注資吧,今天,獲得定增的四家,建行、中行、交行、郵儲,今天漲幅分別是3.64%、1.82%、1.22%、0.19%,而銀行指數漲幅0.35%,42家上市銀行漲幅中位數0.19%(就是郵儲了),不管是從漲幅絕對值來看,還是相對漲幅來看,市場對定增,都整體持積極態度。
我從定增涉及的幾個展開說,聊聊誰最能從這次定增當中受益,從高到低說。
1、各路媒體。也包括自媒體,又獲得了一次流量炒作的機會,不乏認為增資后,今天A股要暴漲的,這種怎么說呢,還是之前的觀點,AI時代,為自己篩選實事求是的信息源,是普通人最應該做的事情之一。
2、交行。一方面是因為交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遠低于四大行,急需資本補充;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提到的是,本次財政部參與增資后,對交行持股比例,就從24%不到,躍升到了30%以上,成為正兒八經的控股股東了,而其他四大行,財政部(或者代表財政部的匯金)持股,本就都在50%以上。交行這幾年,一直都屬于銀行里的小透明,貴為大行,但各項業務的存在感都偏低,其中一個尷尬的點在于,自身定位上兩邊不搭——理論上是央企,但總部在上海;身處上海,但也拿不到什么屬地的資源,上海市級的資源,肯定都優先給浦發、上海銀行、上海農商三個親兒子。所以,這回財政部的控股,對交行而言,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3、郵儲。一方面,郵儲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是最低的(不到10%);另一方面,郵儲銀行的股權原來非常集中,郵政集團持股超60%,而財政部此次增資后,直接變成了第二大股東,且還有中國移動、中國船舶兩個央企一起參與定增,相當于又鞏固了兩個對公核心大客戶。
4、建行和中行。這兩家資本充足率都還行,沒有像郵儲和交行那么緊張,因為去年9月國新辦發布會提到過,大行增資會分批進行,之所以建行和中行在先,可能是因為目前財政部對建行和中行的股權,都是通過匯金公司持有的,自身不持股,而對工行和農行已經直接持股,所以把兩家相同類型的放一起,可能省點事。
5、財政部。財政部今天公告了,4月24日,發行25年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應該是30年期,對財政部而言,賬非常好算,30年國債,預計發行利率2%附近,如果這些大行,后續的ROE能夠保持在10%左右、股息率能夠保證在4%以上,那么,不管是單年度的現金流回報(現金分紅-利息支出),還是長期復利,都是賺錢的。所以,站在30年的維度去看,溢價10-20%,是可以消化的。從某種程度而言,財政部的投資,你可以理解為,類似于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回購增持再貸款——從銀行借入2%的貸款,然后買自家股息率有保證的股票。
6、保險等追求分紅確定性的機構投資者。這里想講的一點是,很多人測算,增資后,股息率會攤薄,從4.5%-5%左右,下滑到4%-4.5%左右。但是,一方面,上面的測算,是按去年的分紅額,靜態來算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保險這樣的機構投資者而言,大多數是通過OCI賬戶,投資銀行股,獲得穩定的分紅,對他們來說,OCI賬戶,意味著長期投資,所以遠期分紅的確定性,要比單年度的股息率,重要的多——定增后,大行資本充足率無憂后,就可以繼續保持30%左右的股利支付率,繼續舍得分紅了,這對這些市場化的機構投資者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跟著財爸這個大股東后面,享受分紅的確定性,是很好的戰略。
7、中小股東。就比如你我,短期來看,EPS等都是實實在在被攤薄的,但往好處看,增資后的銀行,不僅業務擴張有了保證,而且分紅確定性更高,能夠吸引住機構投資者不走或者增持,所以,應該說,短期利空、長期利多,關鍵是看你能看的多遠。
8、財政部以外的其他定增機構。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船舶、中國煙草,畢竟他們本來可以在二級市場,用更低的價格買入的,但是卻實實在在地溢價10-20%增持了,賬面肯定是不劃算的,當然從央企通盤協助、銀企聯動等角度看,這賬,就比較復雜了。
9、其他沒辦法獲得增資的銀行。很簡單的道理,兩個練健身的人,一個天天吃蛋白粉,另外一個天天吃菜葉子,那么肯定是前者的塊兒,最后練得比較大吧。那么,其他銀行,就像那些沒錢買蛋白粉的——對很多中小銀行而言,原有的地方大股東手里可能也沒錢增資,業務上會被擠出的更厲害。港股市場也一樣,大行的分紅有確定性,南向資金肯定繼續買入大行,而像渤海銀行這種股份行,就注定無人問津,PB只有慘烈的0.1倍出頭。
10、長期投資者。短期要發5000億超長國債,增加債券供給,理論上肯定是短線利空。包括上周湖南省提到的6月底前完成專項債發行,這些都是二季度供給端的壓力。
多聊幾句市場的熱點哈,一季度漲幅第一的權益板塊出爐了、債券的二季度展望,跟投建議。
1、權益,一季度第一的板塊出爐了。
投資A股的股票型ETF一共900只左右,今天A股跌完后,年初以來收益為正的,正好450只左右,將將一半。
然后上周以來,比較有意思的是,隨著市場風格的持續高低切,一季度“冠軍基”的寶座,也在最后兩周,易主了。
A股這邊,黃金股相關的ETF,一季度收益率在22%以上,徘第一,超越了科創AI的21%,以及機器人的15%,這個應該出乎很多人的意外。
港股那邊,上午開盤,創新藥板塊大漲超過3%,相關ETF的年內漲幅,一度全線超過港股科技板塊,但下午回落了,以至于兩個板塊的漲幅都在30%左右,平分秋色,算是共享金牌了。
港股創新藥開盤大漲的原因,主要是恒瑞醫藥昨天下午發了24年的年報,營收增速20%+,凈利潤增速接近50%,創新藥銷售占比超過50%,是歷史首次。雖然恒瑞醫藥不是港股創新藥的成分股,但創新藥龍頭財報超預期,還是直接提振了整個板塊的情緒,畢竟我們說過,港股創新藥的“創新濃度”,是更高的。
表韭全球是2月底調倉中,增加了港股醫藥的配置,提到看好醫藥板塊的反轉行情。
另外,3月初在《》里,和大家講過這輪港股創新藥的邏輯,主要在于三塊,美元降息周期的資金成本、AI醫療對研發效率的加持、以及政府對創新藥政策支持的邏輯。
大家現在在公眾號發消息給我,發送“創新藥”,還是繼續能拿到銀華做的,關于創新藥的科普小冊子。
那天聊完后,近期銀華的港股創新藥ETF,159567,又漲了10多個點,換手率一直在100%以上,應該是目前港股交易活躍度最高的ETF之一了。
2、債券,二季度展望。
今天,季末最后一天,除了10年國債上行1bps,其他債券品種表現都還可以。
從央媽的態度來看,連續兩日凈回籠后,今天轉為凈投放。
展望4月份的話,思路也比較簡單,外部沖擊加大的情況下,預計4月份的貨幣政策會比較友好。
從債券來看,預計波動率比3月份低,整體表現會略好于3月份。但不至于過度樂觀。
3、跟投建議。
表韭純純的債,近期無操作了,大家想跟投的,最近時機都還可以,沒有特別明顯的利空。
表韭量化和表韭全球,思路都比較簡單,冷靜迎接4月2日前的市場沖擊,爭取撈取更加便宜的籌碼,低位堅定的定投加倉。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