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你沖上去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是下坡的,你看不到那個頂。等到頂的時候,馬上就是一個下坡。就跟創業一樣,今天一帆風順,明天可能來了一個大風暴,后天可能又變好了。”
見面那天,楊宇智在一條曲折的、不斷上坡又下坡的道路開車的時候,覺得自己這兩年來的創業路程,就是這樣的。有那么陣兒感覺快要堅持不下去了,但現在產品已經量產并開始交付了。他突然又想到,自己在多年前的一次采訪中,其實就跟我說過這樣的話。
當時,正值他所在的公司51信用卡上市,他是合伙人和執行董事。但是,上市沒多久,他就決定離開公司,因為公司做的業務監管收緊,而當時社會對這個行業的風評和政策都不友好,雖然事業成功了,但他找不到成績感,壓力一直特別大。
他當時就想,如果有機會能夠再干一件事情,一定要干一件既能有經濟價值,又有社會價值的事情。
他摸索著進入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最終在里面選擇了一個垂直賽道——智能電動輪椅。過去2年多,楊宇智帶著團隊埋頭閉門造車,直到今年春節,成功量產,并已經開始向歐洲、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貨,并在近日入駐天貓。
與雙足機器人、四足機器狗相比,智能電動輪椅看起來可能不夠“酷炫”,科技含量不夠高。但是楊宇智覺得,智能電動輪椅如果做好了,賣好了,是能真正提升老人和失能人群的生活質量的,而這個人群,在我國就有幾千萬。因此,他也把公司取名“雙派機器人”,寓意年輕派、健康派,非常有派的意思。
采訪中,“社會價值”是楊宇智提及最高頻的詞匯。他提到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因為創業一度欠了幾個億,但是今年底債務差不多就要還清了,可以上岸了。朋友跟他說,等還完債,就可以先去陪小孩讀兩年書了。因為之前限高,他出不去,小孩一直一個人在外面讀書。但是,公司肯定也還要繼續做下去,那還有一大的團隊,還有很多人的就業機會。
像他們這樣的人,就喜歡在創業周期來穿來穿去,他們相信只要一直在牌桌上,就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也創造社會價值。
以下為《商業與生活》的獨家對話:
01
什么業務能夠很有成就感?
商業與生活:你以前是做互聯網的,為什么也想做機器人?
楊宇智:我2018年國慶節,我去波士頓參加福布斯組織的活動,看了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創業公司,那些公司都是高科技,還去BrainCo(強腦科技,當時他們還在波士頓還沒有杭州辦公司,現在已經是杭州六小龍之一了),受到了一些啟發。那年7月51信用卡上市后,我的心理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是特別焦慮的狀態。
商業與生活:公司上市了,不興奮,反而會焦慮?
楊宇智:這么說吧,上市那兩天,我可能就高興了1分鐘,就是敲鐘的那一刻。敲完鐘之后,一開始是如釋重負,然后就是壓力,排山倒海地又過來了。
當時,我和我們的一個投資人在一塊兒喝咖啡,他就問我什么感受。我說,剛才應該有1分鐘,還挺放松的,但現在馬上就又變得很焦慮了,開始擔心以后怎么交差,以后每個半年或者每年怎么發報表。以前發報表,都是股東內部看看,上市了,就又擔心以后公眾股東會怎樣看待我們了。
而且,那時候整個行業的監管也非常嚴厲,行業風評也不好,我覺得我們做得挺好的,也幫到了很多人,但是我們其實沒有成就感,沒有來自社會的認同感。
從那上是那天起,我就在想,有什么業務能夠很有成就感,有社會價值,又有經濟價值的。
商業與生活:這是去波士頓參觀的感想?
楊宇智:當時是看強腦科技,還看到挺多麻省理工的學生做的那些公司,當時還是很小的公司 。
我就覺得,做一個公司,如果有很好的社會價值,那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只有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不夠,公司可能沒辦法存活很久。如果只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不夠高,你的成就感可能就不夠。你可能做得很好,但做到一段時間,你自己就不想干了。掙了錢,大家可能都很開心,但你可能不會很開心。做公司,一定是這兩者結合找到平衡,才能做到基業長青。
商業與生活:還是要獲得社會的認同?
楊宇智:很多業務,有經濟價值,也有社會價值,但是大家就是不認可你的價值。
所以,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們有機會做一個新業務,或者創辦一個新公司,一定要朝著有社會價值、被社會認同這個方向努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別人能認可的,自己向別人介紹這個業務時,也是發自內心的驕傲事情。后來,我們成立了這家公司,其實做過兩個項目,都是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的。
商業與生活:另一個項目是什么?
楊宇智:一開始做的是“馬上報道”,用AI招聘,幫助藍領獲得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報酬。但那個時間點不是特別好,趕上疫情,就沒堅持下去。
商業與生活:怎么最后就變成了現在的智能輪椅?
楊宇智:我老婆有個小姨,小時候做手術導致下半身癱瘓。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女兒剛三歲,小孩上學后,因為媽媽的情況,有段時間心里有些自卑,學習成績很好,但不愿意跟同學介紹她媽媽的情況。
我們在2015年前后,給小姨買了一個電動輪椅,那種比較初級的,但她不再需要人推,就能自己出門了。過了兩年,我們發現,因為她的活動半徑變大了,朋友圈變廣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她還申請了一個維護無障礙通道工作,自己坐電動輪椅去巡邏,就有這么一個事情,小孩還挺驕傲的,也愿意跟同學介紹家里的情況了。
作為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群,心里可能也很想出去逛逛,但因為怕外面異樣的眼光,或者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只能選擇待在家里。因此,我就想,我如果做這個產品,就一定要做得非常漂亮,讓用戶出去的時候是非常驕傲的,讓別人看見了是帶著羨慕的眼神,而不是以前那種異樣或者同情的目光。
所以,我從第一天開始就跟同事講,不管做出什么樣的產品,第一個標準就是漂亮,顏值就是正義。因為顏值,會給很多人帶來我們想象不到的情緒價值。第二個,就是要有科技感,能夠讓他發自內心地驕傲,讓他敢于去到更遠的地方。
02
技術賽道的門檻:速度和時間
商業與生活:從互聯網領域進入智能制造領域,有難度嗎?
楊宇智:一開始想進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感覺還是非常難的,就是找任何一個人都不相信我。他們一聽我以前是搞互聯網的,都不相信我能干成。
我一開始其實想做割草機。之前洗地機、掃地機不是已經火了嗎,我覺得,拿個那技術可以再用來割草坪,主要做出海賣到美國,因為美國那些草坪維護費很高的,我覺得商業前景還是蠻清楚的。
一開始,我去談那些有能力的技術大拿,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然后我又想去買個現成的團隊,一起干。
當時很多機器人創業公司,拿了幾千萬的投資,但一直沒做出東西來,公司賬上可能還剩個千八百萬。我就跟他們聊,對手已經做出產品了,你們還沒做出來,接下來各種資源配套肯定追不上對手了,再做下去就是浪費時間了,不如我們一起干。你有一部分錢,我有一部分錢,加起來還挺多錢的。如果我們一起去打一個人才密度沒那么高、技術門檻沒那么高,但是時間門檻很高的行業,很可能一上來就是吊打整個行業。你今天在這么高精尖的行業,外面的那些人才都比你厲害,很難熬出頭的。
商業與生活:他們同意了嗎?后來都怎么樣了?
楊宇智:我當時談了四五家,等我開始做這個的時候,他們已經快撐不下去了,又過來找我一起合作。但我一開始想做的是割草機,后來換成電動輪椅了,他們也沒有相關的技術,那些公司就都解散掉了。我當時就覺得,他們那個賽道特別難跑出來,人才密度太高了。
商業與生活:可以理解為電動輪椅在技術上門檻不高,但是需要時間?
楊宇智:我們這個行業有點太小了。以前這個行業,技術、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創業者也不研發新東西的,技術門檻是不高的。但是,你照著別人做一樣的東西,很容易。如果你想做一點創新,做一個創新的機型,從立項,到量產能賣,少于兩年的時間是干不成的。
因為涉及老年人,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每一點改動,都要不斷地去做測試,時間成本就擺在這里。不論誰來做,都得花這么多時間,這個時間門檻就高了。
我們要做新的產品、新的方案,就需要用到新的零部件,比如我們需要一個更輕量化的更高效率的電機,原來的供應商做不出來,就得自己找新供應商,找新的工廠。做一個新電機,打樣要三四個月,測試又要三四個月,這還是順利的情況下,半年就過去了。然后從開模到量產,可能又10個月過去了。
我們今天用了很多電機公司,發現原來的供應鏈體系,是不支持你做這么好的東西的,所以要做就得重新來做,要么自己招人,要么就跟合作伙伴一起投錢合作。兩年前,我剛進這個行業時,就有人說要做輕量化的電機,到今天,兩年半過去了,都沒量產。要做新東西還是需要花時間花錢去搞創新研發的。
還有一個門檻是認證。在國內,大家知道醫療器械分一類、二類,我們這個屬于二類,認證的時間可能就需要12—18個月。就是你研發好了,能生產出來,到能正常上市,就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然后,每個國家都要不同的認證,比如說歐洲要EN12184認證,美國需要FDA認證,這些認證,需要時間也需要資金。
所以,做這個行業,有很多顯性的、隱性的門檻。你如果想做一個新產品,一開始就要籌到一筆足夠的錢。因為前兩三年,從研發到認證,你需要投入很多錢,還沒法銷售。我們就是前面兩年半時間,一毛錢收入都沒有。
商業與生活:基本上都是你自己在花錢?
楊宇智:我自己出了一部分,投資人出了一部分。做“馬上報道”的時候,我們就融了一些錢。那個項目結束了,但是公司沒結束,花了兩三百萬,剩下的錢就留下來了,然后就做這個新業務了。
我們設計出第一個樣機后,有一些朋友知道我在做這個事情,他們就來看,看完后覺得好像還有點前景。因為我以前是做互聯網的,他們看我愿意扎下心來做這個,搞得還挺認真的。你看我今天這個辦公室已經是很好的了。我一開始租的那個,連地板都沒鋪,就水泥地還有很多塵土的那種,我們在那里待了一年,有朋友去看我,他們都不理解我為什么能夠在那個地方待一年。他們看我在這種辦公環境里還干得熱火朝天的,就很想支持我們。就這樣,我們中間又融了一筆錢。這個公司做到現在,拿了3千萬的外面的融資。
03
外面機會很多,扎下去,滾起來
商業與生活:中間有想不干的時候嗎?
楊宇智:有,特別是做到一年左右的時候,發現要做出產品這么慢,就特別想放棄。但是,心里就覺得,要是放棄,是很沒面子的事情。這個事情雖然還沒干成,但也沒有失敗,要是中間就停掉了,我感覺所有的朋友都會看不起我,我自己也會看不起自己,然后就咬牙堅持下來了。我說好歹要弄出一個結果,好的壞的,都要弄出一個結果。主要是公司賬上還有錢,產品有市場,外面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商業與生活:外面機會多嗎?
楊宇智:這兩年你看到的是,機會很少是吧?但實際上你進入行業的時候,其實能看到很多的各種各樣的機會。先不說別的,我們這個行業,美國電商的普及率可能在15%~20%,還有80%的空間。我們要是直接拿國內公司的產品,去美國亞馬遜賣,可能很快就能上規模。今天暢銷產品Top100里面,2/3的公司的產品是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上線的,這就是機會。
同樣做一件事情,可以采用不同的路徑來做。正常的模式,都會先去賣產品,收集反饋,再回過來做研發。我們選擇先做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埋頭做研發,最后賣產品。
因為,過往的經歷,告訴我,如果先賣產品,賣得不好,你可能就不想干這個行業了。如果賣得很好,你也沒心思去做研發,就會一直想去做大銷售規模。或者說,到時候再建研發的隊伍,因為原始的積累不夠,基礎就不夠牢靠。我現在對夯實基礎是非常看重的。因為你基礎夯實得好了,以后可以幫你抵御很多風險,扛得住各種各樣的黑天鵝事件。
商業與生活:從互聯網到機器人,你怎么建立技術團隊的?怎么融入行業?
楊宇智:一開始就打了一圈電話,跟朋友說自己想干這個事情,讓他們介紹,有個朋友就介紹了他一個正好在做這種項目的同學。
一開始,跟他們在一起干活,我是特別難受的,因為他們講的那個話語體系跟我(做互聯網的)不太一樣。比如去供應鏈,他們已經有幾十年的積累在那里,能跟供應鏈打交道,但我完全不懂。頭半年,我去工廠,幾乎都不說話,我也讓他們出去的時候盡量別介紹我,就說他自己是總經理。我就像個小老頭一樣,跟在他們后面,就跟跟班一樣,就聽他們講,跟著學習。大概過了七八個月時間,我才覺得自己差不多能摸懂了。
商業與生活:見供應商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楊宇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見一家核心部件的供應商,我問他這幾年有新的玩家過來找你嗎?他說,每年都有,但目前為止好像沒有一家做出來東西。
又過了一年,我們就發布了第一代機器去參加展會,他正好也在。我就說:趙總,我們還可以吧,是不是做出來個東西了?他說:你是我見過的,第一個來找我的時候,還沒開始做,最后又做出來東西的人。
當時,我聽了還挺高興的,特別驕傲。我說,我跟你說過了,我要么不干,要干一定做出個成績來。他說,那就拭目以待。他那句話,有期待,也有挑釁。因為他知道,我們當時的產品離量產還很遠。確實,那個樣機是不能量產的。
我當時覺得,我們做出樣機,三個月后就可以量產了。但實際上,差13個月都不止哦。 這個行業,我進來兩年半了,看著有挺多玩家,但真正做出新東西的,可能就是兩三個,其他人都是抄來抄去的。
商業與生活:智能輪椅和互聯網行業的文化也不一樣?
楊宇智:現在,我經常談業務,還能當個像個工程師一樣給他們介紹產品。像歐洲很多人,都是工程背景的,看著我用什么軟件設計這個東西的,在中國,根本就不會有人問你這些東西。
互聯網就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到了這個領域,你發現學不完的東西。上次去德國,一個工程師問我,這個曲面是怎么做出來的?我也用你們一樣的軟件,為什么做不出來這個曲面。我說,這個曲面是我們手動一點一點調的。
我現在感覺,做了兩年半之后,對這個行業慢慢積累了一些獨特的認知,也有了接下來做產品的思路。
商業與生活:我看你朋友圈到處參加海外展會,是怎么樣去開拓海外市場的?賣得怎么樣?
楊宇智:我們一月份剛開始量產交付,現在開拓客戶,就是去每個地方都先去參加一個展會,找到當地附近的有這個業務的經銷商,給他發郵件打電話,邀請他去展會看產品。他只要看到我們的東西,大概率都想做我們的產品,接下來就是看價格了合不合適了。
現在,我們在北歐、愛爾蘭、意大利、羅馬尼亞、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已經發了貨了。加拿大也在根據客戶需求做一些定制化方案了。
商業與生活: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做一些這種定制化的改動(ODM)?
楊宇智:現在還是要做這個動作的。創業做產品,大家一開始,都想著必須是自己的品牌,必須是自己標準化的產品。但真做起來,特別是出海的,ToC的產品,你在國外還沒有口碑、不可能上來就自己去賣。找當地經銷商、合作伙伴做定制化產品,先把渠道打開,把產品推出去,把成本降下來,讓公司活下來,獲得口碑,鍛煉團隊,先跑起來,比其他的都更重要。你跑起來之后,再想做自己的品牌,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4
時間點和趨勢很重要,但技術也不能領先太多
商業與生活:從“馬上報道”到“雙派”,你團隊換了嗎?
楊宇智:全換了一遍。“馬上報道”在決定不做的事情,已經一個月需要150萬的成本了,如果再堅持一年,就要消耗1000多萬,也就等于要把當時公司賬上的錢全燒完了。我就評估了一下,跟股東商量,一年時間疫情都不知道什么情況,客觀的因素不確定性太大,可能再努力,也沒辦法跑出來了。所以就索性不努力了,就先躺著,先把錢留著。
現在來看,留著有可能是對的,但也有可能是不對的。因為當時其實就想著搞AI了。要是一直搞AI面試,做到今天的話,說不定也能做出什么來,對吧?你中間會面臨著很多選擇,每個選擇都走向不同的一個岔路口。走到不同的岔路口之后,我們也不知道結果會是怎么樣。但今天已經走到這里的時候,我們就想要接下來每一個路口選擇的時候,都是往前走,選對了就有一個好的結果。
商業與生活:雖然我們也叫機器人,但是看起來不像宇樹那種看起來有科技感。
楊宇智:我們的目標,還是未來要做什么樣的機器人。我們要分步驟走,步子一下子邁太大了,一上來就直接干機器人,很可能活不到那天。如果還沒有商用的場景,就要不斷地去燒錢。
可能也跟創始人的背景相關,比如宇樹科技,他們的創始團隊就是技術背景出身的,而我們是商業背景,我們要想辦法讓公司先滾起來,先往前走,然后再逐步加強研發能力。我們做互聯網的經驗,就是先上一個低配的技術版本,先跑起來,再不斷地補強。雖然說,我們覺得技術水平不高,但我們的產品已經是行業里面頂級的存在了。
商業與生活:就是對用戶來說技術含量已經夠用了?
楊宇智:對,相比這個行業來講,我們已經是頂級的存在了。
我們面前的客群,歐洲老人比中國老人更保守,他們能接觸到的新技術,或者愿意去嘗試的新技術,要比我們今天理解的先進技術要落后得多。
今天,中國在智能化的水平,智能化應用技術水平應用上是領先的。你要去給老年人用,今天的主流用戶是誰?是四零后、五零后,他們都是經歷過那種吃不飽飯的年代的人,智能手機可能都玩不明白,所以給他們的產品要實用,還要容易操作。如果我們今天做得太先進了,很可能就成先烈了。
我們今天就是像比亞迪或者像理想一樣,一開始先造一個舒適的滿足需求的,不是那么智能的車出來,先把一個車本身先做好,然后先贏得客戶,然后再想辦法讓這個車變得更智能,再獲得更大的用戶。等接下來五零后、六零后開始用到電動輪椅的時候,他們對智能化要求可能會更高,購買力也更強,我們新的產品正好推出來。我覺得今天我們面向的這個群體和市場,這個路徑可能是最適合的。
時間點很重要,你不能領先太多,應該剛好匹配上市場的周期,所有的點你都能踩中。
商業與生活:就是,你的節奏,要跟市場的節奏完全匹配起來?
楊宇智:我那天發了一個朋友圈,好多朋友留言說:哎呀,楊總又踩中了這個風口。我說,不是我踩中的風口,是我去預判了這個趨勢,然后提前做了一些投入。但最重要的是,我今天還在牌桌上,還在戰場上。就可以跟著這個政策去走,跟著形式去發展,接下來應該就不會被落下。
我覺得創業者創業這個事情還是要講趨勢的。趨勢在那里的時候,你只要在上面,你就往前走,如果你努力一點,你就可以走到前面,你的運氣再好一點,你就能走在最前面引領趨勢。最后你要成大事情,我覺得還是要看運氣。
05
進窄門,走遠路
商業與生活:上個公司上市后,你離開公司后怎么沒有想到說我要躺平了?
楊宇智:說實話,也是躺過的,但發現自己躺不平的,積累還不夠。就躺兩個月,到處去玩,還挺開心的,到第三個月就覺得自己沒用了。要是不干點事情,朋友都不會找你。不做事情,你身份都沒了,或者說你連職業都沒有了。還是想要追求自我價值,社會價值,想有一個事情做起來,去追求更有挑戰性的目標。
商業與生活:怎么沒有想再跟孫海濤一起干事情?
楊宇智:我要離開51信用卡那段時間,我們都還挺心灰意冷的,都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里走。但是跟海濤比,我還可以選擇不干,但他是1號位,不能說不干就不干。
我當時就跟海濤商量,讓我先去外面摸索摸索,后面有機會,再一起干。他一開始是十分不同意,甚至特別生氣,有那么兩個月時間都不理我了。后來我出去玩了倆月,海濤就開始去做木工了,敲敲打打,后來他就開始搞露營。他搞露營的時候,叫我們回去溝通這個事情,但我覺得露營還是一陣風,可能做不了多久。海濤也很快發現了很多問題,最終轉向現在做的能露營的智能小電車—Vala多功能車。
他做這個車的時候,又叫我們一起吃飯,當時2月份他計劃是6月份出樣車,9月份交付。我就說,我那個難度還比你這個小,一開始也想六個月搞一個,結果,我很努力地搞,也都搞一年了還沒交付。
他說,那是你想太多了,你是從零開始做,我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改。我問他,那前臉換不換,你去找供應鏈聊一聊,看看開前臉的模具就需要多長時間。開模都要兩個月,設計還得要兩個月,再打個樣還得要兩個月吧,這半年就過去了。他說,那我先去干。又過了六個月,我們又一塊吃飯,我問他,是不是沒做出來?他說,真沒有想得那么快。
我說這就對了,這個事情要投入時間,投入精力,所以計劃不要做得太激進。然后去年底,我們又一塊出去玩,這個時候,我們都開始交付量產車了。回想一下,我們一開始想什么時間上,現在是什么時間,完整的兩年過去了。要搞產品,就得專心,一門心思把產品搞好。
前一段時間,海濤找我,讓我做一個能夠裝到他那個車里的電動輪椅,然后我們倆一集合不就能成一個新的物種了嗎。我說等我把現在這個賣出去了,然后想辦法看看怎么搞一個新東西,能夠一起很好的結合。
商業與生活:你還挺享受這種創業狀態的?
楊宇智:這兩年半時間,我們就是閉門造車。昨天晚上跟朋友聚會,他們還問我進展怎么樣。我說今年過完年之后,感覺是各種各樣的好消息來了。前兩年,可能每半年都有很多個壞消息,偶爾一個好消息。
商業與生活:你對今年經濟形勢的預期很樂觀?
楊宇智:到現在為止,我見到的創業者,大家都覺得開年之后,預期確實比往年好不少。特別樂觀還沒有,但是確實是比之前要好。因為我們剛開始銷售,就不斷地有好消息。我原來還有個下屬回去接她老爸的班,她講,今年確實比往年好不少。她屬于供應鏈,做生產線的設備,就是行業龍頭。他說他還有兩家競爭對手,加起來大概是他1/3的量。我問她后面想怎么去競爭?她說,我就好好干,我爸有我接班,另外兩家的小孩是玩咖沒法接班,我熬就能把他們熬沒。我覺得特別好,熬得長,活得久,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反正,我身邊的人在做業務的人,預期都會更好一些,有信心最重要,有信心就敢花錢敢投資。
商業與生活:杭州原本是電商產業聚集地,為什么突然有這么多人搞機器人?
楊宇智:我昨天的經歷,可能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昨天是星期六,我昨天跟孫海濤在一塊,跟管委會的領導們在一起聊。他問我們,他能幫我們做什么事情。我們搞創業的,其實都不擅長跟政府的人打交道,都是他們主動過來找我們,看看現階段能幫我們做什么,然后安排人去對接。
比如,杭州對去參加CES、廣交會這樣大展會的企業,有參展補助,但是我們這種特別垂直的行業展會,就不在補貼名單里。他們就主動建議我們幾家公司一起去提交申請,這樣就可以把我們這個行業也納進補貼名單了。
杭州政府的是在想方設法地幫我們做工作,甚至包括幫我們找場地、砍房租這些事。我覺得,杭州是一個天花板足夠高的城市,營商環境特別好。
商業與生活:你們有融資計劃嗎?
楊宇智:是有這個想法,但是感覺時間還不完全成熟,還是想先把業務好好搞一下,拿下更多的訂單。今年上半年,我感覺是一個特別好的窗口。我們覺得有個明顯的趨勢,原來已經失業、離開的FA又回來了,市場上的資金也開始有信心了。
商業與生活:最后,你還有什么想分享的嗎?
楊宇智:我選擇進這個行業,一開始很多人是不看好的。不管是行業里的人也好,原來自己熟悉的人也好,他們都覺得這個行業太小,太窄了。
我最近的一個成長就是,進窄門走遠路。你在一個小的系統領域里面,如果能夠扎根下來,做出成績,你后面是可以不斷地拓寬的。我覺得還挺幸運,一開始選擇了智能輪椅。如果我在這個領域里面能做出來成績,那這個公司,包括我自己,應該都能做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比以前的那個高度要高得多,希望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我們。
—End—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