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臺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然而,在部分死硬臺獨分子的敘事里,這樣的實戰演訓依然是“炸魚”“嚇唬人”。事實證明,死硬臺獨派已經到了無可救藥、“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地步,采取武力相關手段統一臺灣,恐怕已經是唯一辦法。
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是我們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必須邁過的門檻。當前,臺海局勢的復雜性已遠超預期:民進黨當局執政多年,其操弄的“臺獨”意識形態已經根深蒂固,加之美國、日本等外部勢力持續攪動,和平統一已無可能性。
按照當前我國的軍事實力,武力統一在軍事層面已經沒有任何阻礙,問題的關鍵在于戰后治理與應對國際干預的挑戰。而越早實現統一,治理起來的難度可能更小,因此,解決臺灣問題已刻不容緩,拖延只會加劇風險,唯有主動作為方能破局。
臺灣社會經過民進黨近30年的系統性“去中國化”改造,“臺獨”已深植骨髓。從歷史教科書將“中國史”并入“東亞史”,到政治話語中將“臺灣是國家”的謬論普及化,再到賴清德等頑固分子公然宣揚“兩國論”,臺獨勢力已完成從政治操弄到社會認知的全方位滲透。
民進黨不僅篡改歷史記憶,更通過“倚美謀獨”將臺灣推向國際博弈的前沿,甚至效仿烏克蘭模式企圖以“民主敘事”綁定美西方支持。這種背景下,臺灣社會對統一的抗拒已成結構性矛盾——綠營基本盤穩固,藍營避談統一,而所謂“中間選民”更沉溺于“維持現狀”的幻象。和平商談的窗口已被臺獨勢力徹底焊死,“和統”早已淪為空中樓閣。
從軍事角度看,解放軍已具備對臺速戰速決的能力。臺灣地形狹長、縱深短淺,重要軍事設施多集中于西海岸平原,完全暴露于大陸火箭軍和空軍打擊范圍。現代戰爭模式下,首輪飽和式打擊即可癱瘓臺軍指揮系統、機場和反導陣地;而解放軍近年來列裝的075型兩棲攻擊艦、遠程火箭炮和無人機集群,可對關鍵登陸點形成壓倒性火力優勢。
臺軍一方面缺乏堅強的戰斗理由和意志;另一方面缺乏戰略縱深和持久戰資源;一旦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其所謂的“刺猬戰術”將迅速瓦解。軍事專家普遍評估,在無外部干預的情況下,基本戰斗可在一周內結束。
武力統一的核心難點并非戰場勝負,而是戰后如何重建秩序、凝聚人心,并頂住美西方的全方位圍堵。
臺獨意識形態經過三代人灌輸,的確已形成所謂“天然獨”世代。戰后需系統性重塑國家認同:一方面要徹底清理“去中國化”教育體系,恢復歷史本源;另一方面需要應對地下“臺獨”組織煽動的各種暴亂。此外,臺灣2300萬民眾對“一國兩制”的疑慮仍未消除,如何通過制度設計(如高于港澳的自治權)化解抵觸情緒,考驗政治智慧。
武統臺灣后,美西方必將聯合實施金融封鎖、科技禁運和貿易脫鉤。我們需要抓緊構建“經濟內循環+關鍵領域突圍”的雙軌策略:對內擴大內需市場,對外深化“一帶一路”開辟替代性供應鏈。同時,臺灣高度依賴外向型經濟,戰后需快速恢復港口運輸、穩定電力供應,避免民生崩潰引發二次動蕩。
當前臺海已處于“風險臨界點”:賴清德當局公開宣稱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已經構成實質性“宣布臺灣”;美國早已將遏制中國確立為核心戰略,正在加速“武裝臺灣”。若繼續拖延,美國武器的大量輸入,將進一步提升統一成本。
歷史經驗表明,主權問題不容妥協。中國大陸可以考慮先以“北平模式”+“斬首行動”(圍堵施壓+精準打擊)武力逼談,同時做好立即實施“武統”與“善后”的計劃。唯有以雷霆手段打破現狀,才能為中華民族的世紀復興掃清關鍵障礙。
臺灣問題本質是中美戰略博弈的縮影,更是檢驗中國崛起成色的試金石。當和平統一的曙光被臺獨勢力親手掐滅時,武力統一已非選項,而是必答題——這不僅關乎臺海穩定,更將重塑亞太秩序,奠定民族復興的堅實基座。時不我待,唯早唯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