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什么是“背靠背”骨折,“背靠背”骨折如何手法復位。今天我們舉個例子來解釋“背靠背”骨折。如圖兩個面對面站立的人,其中黑衣人要想走過去需要繞過藍衣人形成了背靠背。這就是背靠背移位形成的過程。也是“背靠背”骨折一詞的來源。黑衣人要想返回到面對面很簡單,他可以原路退回,或者另一側返回,或者直接轉身再轉身返回。但對于骨折來講,由于軟組織和空間的束縛不能像人這樣有各種返回的選擇。只能原路返回。
具體到骨折的“背靠背”移位過程我們還是結合圖片來闡述。
什么是“背靠背”骨折呢?
什么是“背靠背”骨折呢?我的理解是斜形骨折斷端其中一端(遠折端或近折端)繞骨的正常軸線繞了一圈(180度),使骨折兩端斜形的尖端(紅色箭頭和白色箭頭)相對。一般發生在尺橈骨或脛腓骨(極少見)雙骨干部位,其中一骨無骨折或青枝裂紋骨折(尺骨,腓骨),而另一骨發生“背靠背”骨折。“背靠背”骨折并非簡單的重疊移位。(以上為個人理解,定義不全面之處還請諒解)。
背靠背骨折應該如何復位呢?
背靠背骨折應該如何復位呢?我們就要用到回繞手法,回繞中的“回”即指原路返回的意思,而“繞”是指這個人(骨折斷端)來的時候是繞了一圈來的(不是走直線),所以我們要這個人(骨折斷端)回去也需要繞一圈。(個人解釋也許不準確)
那么就有人要問了為什么不能用折頂法直接復位呢?因為直接用折頂法不能使骨折直接復位甚至暴力復位會造成骨折,原因在于背靠背骨折特點是斜形骨折,斷端“尖對尖”(紅白箭頭),我們要想折頂復位,需要肢體延長很大長度,而這是手法牽引很難達到的,如果暴力折頂很有可能是斜形骨折的尖端發生再折。
就本例而言我們應該從哪個方向回繞,應該繞遠端還是近端呢?我們選擇以遠找近(不是所有骨折都是),利用手法讓遠端從橈側繞到掌側達到復位“面對面”(藍色箭頭)。
分享一例極少見脛骨“背對背”骨折。
復位前
復位中
復位后
大家可自行揣摩本例脛骨“背靠背”骨折的移位過程及復位過程。
不知說明白沒有,望有所收獲。
來源:天醫正骨
作者:夏立雷 趙洪洲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為轉載內容,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相關權利人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立即處理配合采取保護措施,以保障雙方利益。
為什么要投稿?是為了記錄自己的醫學之路!是為了與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讓傳播知識成為一種習慣,是“玖玖骨科”讓你投稿的理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